露天西瓜如何種植?覆膜有什麼用?時間是什麼時候密?度是怎麼樣

露天西瓜如何種植?露天西瓜覆膜有什麼用?露天西瓜種植最重要的是什麼?露天西瓜的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露天西瓜的種植密度是怎麼樣?


  露地西瓜是我國普遍採用的一種西瓜種植方式,耕種幫在此建議露地西瓜在種植時採用地膜覆蓋,這樣可以顯著地促進西瓜根系和蔓葉生長,提早開花結果,比不採用地膜覆蓋的提前10~15天上市,同時產量也可以增加20%~30%。

露天西瓜如何種植?覆膜有什麼用?時間是什麼時候密?度是怎麼樣

  一、露地西瓜覆蓋地膜的作用

  地膜的透光性好,好,且具有不透氣性,因此使用合適的地膜覆蓋可起到提高地溫、保墒防澇、改良土壤結構、早熟增產、防除雜草、減輕病蟲害發生、改善近地面小氣候等積極作用。

露天西瓜如何種植?覆膜有什麼用?時間是什麼時候密?度是怎麼樣

  二、露地西瓜採用的地膜

  地膜的種類很多,在西瓜種植上採用較多的是無色透明膜,但由於各種有色地膜的出現及普及,增溫、防除雜草效果更好的黑色地膜使用範圍也在逐漸擴大。

  1、無色透明地膜:這種地膜在農業種植上普遍使用,透光性好,光透過率可達到80%~93.9%(水滴、灰塵、泥土汙染會影響其透光率)。這種地膜一般可使土壤耕層溫度提高2~4℃。


  2、銀灰色地膜:這種地膜呈銀灰色,反光性強,故能增強地上光照,特別是還具有驅避蚜蟲的作用,從而減輕病毒病危害,成為驅蚜蟲專用膜。西瓜生產中覆蓋這種地膜能減少植株上的蚜蟲數量,並使蚜蟲發生期向後推遲,起到避病作用。但後期西瓜封行後,驅避蚜蟲的作用會降低。

  3、黑色地膜:這種地膜是在聚乙烯樹脂中加入2%~3%的炭黑製成的,呈黑色,透光率極低,個有遮光作用。其增溫效果不如無色透明膜,本身能吸收太陽光熱。春季用黑色地膜覆蓋,一般可使土壤增溫1~3℃,但薄膜本身常因吸收太陽光熱,卻不容易將熱量傳給土壤而軟化。黑色膜能有效防止土壤水分蒸發和抑制夏季雜草生長。

  4、殺草地膜:這種地膜是將除草劑和聚乙烯樹脂混煉吹塑而成的專用膜。膜的一面含有除草劑,使用時膜內的除草劑便溶解在土壤水蒸氣中,當水蒸氣遇冷時凝成水滴,滴落在畦面上,形成一層藥劑處理層,能殺死剛萌發的雜草幼芽。殺草膜除草比較省工,而且效果好而持久。但西瓜對一些除草劑較為敏感,必須考慮西瓜對除草劑的選擇性,嚴格選擇適用的殺草膜,並應先進行小面積試驗後再大面積推廣使用。

露天西瓜如何種植?覆膜有什麼用?時間是什麼時候密?度是怎麼樣

  三、露地西瓜地膜覆蓋方式

  因各地的溫度、溼度、土質、風力等氣候條件差異很大,栽培方式不同,所以覆蓋地膜的形式有較大的差別。

  1、普通平畦覆蓋法:這種是最基本的覆蓋方式。先將瓜畦做成中央隆起呈龜背形高畦,後將地膜展開,呈條幅式水平鋪蓋於瓜畦畦面。畦面高度及蓋幅寬度因地區而異。北方地區,西瓜生長期正值乾旱少雨季節,畦高10釐米即可。陰溼多雨地區可採用20~25釐米的高畦種植。多雨地區宜採用幅寬100釐米以上的地膜,最好覆蓋全畦,以利雨季防澇及伏旱季節保墒。乾旱地區,為灌水方便,幅寬宜為60~80釐米。

  平畦覆蓋簡便省工,適用於降水量少、春季多風的地區及土壤保墒性差的地塊。缺點是受光面積小、增溫效果差,不利於雨季排水防澇。

  2、遮天蓋地法:此方法做畦與普通相同,畦做好後,直接覆蓋一層地膜,幅寬70~80釐米。然後將竹條彎成弓形或半圓形,順瓜行插成支架,成小拱棚狀。上扣1.2米幅寬、0.015毫米厚普通透明地膜,棚高30~50釐米,寬40~50釐米。

  這種覆蓋方式升溫快,10釐米地溫較普通式平均高2~3℃,因而可早播5~8天,提早成熟10天左右。但保墒性稍差,必須及時澆水,且易滋生雜草,應及早防除。同時,由於地膜很薄,抗風、抗拉能力較塑料棚膜差,覆蓋空間較小,小,氣溫較高時易灼傷瓜苗,應適時撤除。一般終霜過後10~15天,即栽植20~25天,瓜苗4~5片真葉,蔓長30釐米左右時撤棚較好。

露天西瓜如何種植?覆膜有什麼用?時間是什麼時候密?度是怎麼樣

 

 四、露地西瓜品種的選擇

  採用地膜覆蓋的露地西瓜上市期較設施栽培西瓜晚,價格偏低,因此不宜選用產量較低的早熟品種,而應選用增產潛力較大、產量較高的中熟良種。尤應選擇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食用習慣、抗逆性較強及大中果型、高產、優質、耐貯運品種。可採用豫藝甜寶、綠之秀、新機遇、龍捲風、新墨玉、臺灣黑寶等中熟品種。

露天西瓜如何種植?覆膜有什麼用?時間是什麼時候密?度是怎麼樣

  五、露地西瓜種植地的選擇及做畦

  種植西瓜應選擇旱能澆水、澇能排水、土質較肥沃的沙壤土,最好表層為沙土,底層為壤土,兼有沙土與黏土的優點。若土壤偏黏,可冬翻深耙,增施有機肥,瓜溝壓沙、摻沙等進行土壤改良;若土壤過沙,易漏水、漏肥,應加強後期肥水管理。地塊最好是背風向陽、溫暖、墒好、地勢平緩,以利西瓜早熟豐產。

  瓜田在上年秋作收穫後,立即深耕,使土壤充分風化、疏鬆並積蓄大量雨雪,提高保水透水能力,為西瓜根系發育製造良好條件。早春解凍後耕耙一次,整平土地。播種或定植前15~20天,在瓜田按行距1.7米左右挖瓜溝,又稱豐產溝,掘地鬆土寬40釐米,深30釐米,將15釐米深表土挖出放在順風的一邊,下面15釐米底土挖出放在迎風方向一邊。再將溝底土壤挖活,不必挖出。晾曬數日後回填,先將表土填入溝底,再將豐產溝兩側、兩溝間表土起出一層填入豐產溝中,填滿稍多,耙平、鎮壓

  北方地區為方便乾旱灌溉,畦面多與地面持平或略高於地面8~10釐米,並分成大、小兩個畦。小畦即瓜畦,寬60~70釐米,起壟成龜背形,壟面與壟溝高差10釐米;大畦即串蔓畦,寬130~140釐米,用於西瓜爬蔓,畦面高與瓜畦壟面持平,以利灌水。

露天西瓜如何種植?覆膜有什麼用?時間是什麼時候密?度是怎麼樣

  六、露地西瓜播種

  採用地膜覆蓋種植西瓜可以育苗移栽,也可以進行直播(育苗移栽比直播早熟)。西瓜一般在在16℃時開始發芽,所以各地早春地膜覆蓋栽培直播的適期應為幼苗出土時,剛好當地終霜期已過,氣溫穩定在15℃左右,以防出苗後瓜苗遭受霜害。露地種植西瓜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種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6月下旬開始收穫上市。

露天西瓜如何種植?覆膜有什麼用?時間是什麼時候密?度是怎麼樣

  七、露地西瓜種植密度

  西瓜屬於喜光性作物,適宜的種植行距是1.5~2米,株距0.5~0.7米,間作套種的株、行距可適當加大。

  西瓜種植過稀,會造成地力的浪費,漏光損失嚴重,西瓜稀植雖然單株產量可能提高,但群體產量降低;如種植過密,西瓜葉片重疊,下層葉片容易過早枯黃脫落,植株長勢減弱,單株產量下降,小果比例增加,雖然群體產量可能稍有提高,但商品率和品質降低。

  耕種幫建議:早熟品種、雙蔓整枝,每畝定植1000株左右;多數中晚熟品種適宜採用三蔓整枝,每畝定植500~600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