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思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世界上的事物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的,我们 必须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不能以传统 的思维定势去理解和解决问题。因此动态思维的方 法不仅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于企业的管理 和进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谁动了我的奶酪》里面有四个人物:嗅嗅与匆匆、唧唧与哼哼;一对老鼠、一对矮人。 他们一直生活在深深的迷宫之中,靠着奶酪生 活着,嗅嗅与匆匆只是智商水平一般的老鼠,他们 对什么事情做出的改变都是固定的,没有安定的想 法,没有享受的念头,有的只是那种最原始的生存 技能,而唧唧与哼哼则不同,他们有着敏锐的判 断,做事之前,他们要深思熟虑方才行动,他们有 着很高的智商。 有一天,他们四个发现了一个很大的奶酪站, 他们每个几乎都疯掉了,然而嗅嗅与匆匆还是继续 他们的习惯,一边享受奶酪,一边为将来做打算; 而唧唧与哼哼看到这么多的他们一辈子也享受不完 的奶酪时,他们停止了他们的脚步,他们在奶酪站 安了家,做好了舒适的房子,享受他们快乐的生 活,因为对他们的人生而言,这么多的奶酪足够 了。

然而好景不长,嗅嗅与匆匆发现奶酪已经不在 了,便立即采取了行动,而当唧唧与哼哼发现奶酪 不见后,第一反应居然是怎么可能,谁动了我的奶 酪,他们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他们毫无措 施,只能呆呆的,就这样,他们害怕原来他们生活 的方式,他们不愿去改变自己,心中充满了无数的 恐惧与不安,他们只能借着还残留的那点点奶酪生活着。

动态思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于是唧唧提出了要出去继续寻找奶酪的想 法,然后还是被哼哼否决了,他觉得奶酪肯定就在 附近,肯定没走多远,他不愿接受这一切的改变, 唧唧也慢慢失去了自己的想法,他不知道未来是什 么样子,他已经没有了以前寻找奶酪的工具了,他 无法确定未来,一步一步的,他已经完全被他心中 的恐惧给打败了。 但是他知道这样是不行的,终于他坚定地走了 出去,因为他很多天没吃东西,他的体力开始出现 问题,他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但是他告诉自己 我必须接受这一变化。 他开始有所改变,慢慢的他得到了一些奶酪, 这让他兴奋不已,当补充足够的能量后,他开始享 受着这一改变的东西,他觉得是改变让他变得更加 享受,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 奶酪……

其实故事始终贯彻的是我们要敏锐地观察周边 的一切,当周边环境出现变化时,我们要提早做出 应对措施,当出现问题后,我们要去解决,积极地 面对问题,来对这些改变采取措施,而且要迅速才 行,改变就是这里面的奶酪,它会不断地变化,只 有对这些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掌握真正的生 存之道,嗅嗅与匆匆虽然智商不高,但是他们对这些变化采取的措施迅速,以至于他们根本没受到什 么太大的影响。 世间万物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是唯物辩证 法的基础,只有深刻地理解变的内涵,才可以在动 态变化中寻求平衡的方法。

动态思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在中国这样一个充满变 化的时代,动态思维显得越发重要。你不变,但市 场在变、整个社会外部环境在变,所以最好能做到 的就是以变应变,在变化中取得动态均衡。因此, 我们要有动态思维——前瞻性思维,事物既然是动 态的,那么我们必须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 展,不能以传统的思维定势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英特尔的总裁曾经说过一句话,在一个变化的 时代里,可能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那你这个企业 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呢?就要不断地学习。你要想 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必须让你学习的速度或者改变 的速度,能够超过或至少等于你周围的环境,也就 是这个时代的变化的速度,否则的话,这个企业终 究会被时代淘汰。 企业管理需要动态思维,比如一个制度的制 定、颁布、运作,离不开动态思维。

如某企业制订 出了一系列的考核办法和管理制度,在实施前并未 做过系统的调研、培训,就直接按新制度进行管理 了,结果员工连为何被扣工资都搞不清。这毫无疑问,就像在一个新生国家中将犯罪分子抓过来就直 接枪毙了。试问,罪犯有没有权知道犯了何法何 条?在原来那样做并不犯法,新法成立并未经颁布 就实施,在新法中是犯法。如果在这里加上动态思 维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新法颁布,要公示、 宣传、培训。

之后大家都能按新的规则行事,再从 实施的过程中通过信息的反馈进行调整。这将会是 更完美的。 企业管理的进行,这是一个日趋完善的过程, 不能说一个制度一下子进行到底,直到企业关门为 止。企业要发展,制度自然也要跟着变化。

动态思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一个阶 段的制度要刚好适合这个发展阶段,企业的那些高 管们拥有一肚子的管理知识,是否想过大企业的管 理经验拿到小企业中套用会不会起到反作用?别人 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是不是一定会合身?就如成年 人的衣服让一个六七岁的儿童去穿,不用讲,肯定 是穿着浑身不舒服,连走路都会困难。那作为一个 管理工作者是不是立马想到给他换下来,换一套正 好是六七岁时穿的衣服。

如果不这样做,那么走路 都不能走好。如何让他顺利地往前行呢?这里六七 岁的孩童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 段里我们用的是线段思维,在这个阶段里我们要站 在系统的高度去审视这个时期的管理模式。作为一

个管理工作者,我们或许真的该反思一下为何你在 大企业可以胜任工作,到了小企业反而放不开手脚 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