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做琴梯田为弦,看!4月的宜君,正在奏响“希望的田野”

从金锁关沿210国道蜿蜒山路进入宜君,沿途层层叠叠的地膜玉米梯田,如一曲曲曼妙婀娜的五线谱,农人踏着五线谱,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勤耕细作,施肥覆膜,点播着春天的种子。

大地做琴梯田为弦,看!4月的宜君,正在奏响“希望的田野”

宜君旱做梯田里层层叠叠,条条纹路清晰可见,又像是以梯田做弦,弹奏的一曲“大地的乐章”,让人不由得想起那首传世经典《在希望的田野上》。

大地做琴梯田为弦,看!4月的宜君,正在奏响“希望的田野”

宜君旱作梯田作为农耕文化的印记、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宜君百姓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诠释了宜君人民顽强拼搏的当代“愚公”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传承延续,是干旱地区人类战胜自然的杰作,是传统耕作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的代表,更是一座弥足珍贵、不可移动的活态文物遗产宝库。

大地做琴梯田为弦,看!4月的宜君,正在奏响“希望的田野”

宜君是一个集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雨养型旱作农业县,不仅承载着仰韶文化的历史底蕴,更凝聚着战天斗地的农耕记忆。古往今来,勤劳质朴的宜君百姓,在沟壑交错的宜君大地上,绘就出了一幅幅雄奇壮美的梯田画卷。旱做梯田作为镶嵌在黄土高原上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蕴涵着先民们不屈不挠、改造自然的无畏精神。

大地做琴梯田为弦,看!4月的宜君,正在奏响“希望的田野”

据悉,从艰苦奋斗的80年代至今,宜君县大力推广地膜玉米,亩产又提高到2000斤,两次刷新全省玉米单产记录,创造了西北山区粮食高产的奇迹。据不完全统计,宜君县地膜玉米已发展到15万亩,成为全国高产玉米示范县、“陕西地膜玉米第一县”。

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