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常識】106個公基常考地理知識點彙總

▎1.洋流按冷暖性質分:洋流按其水溫低於或高於所流經的海域的水溫,可分為寒流和暖流

▎2.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

▎3.寒流:從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

▎4.洋流按成因分類:洋流按成因分類:洋流按成因分為風海流、密度流和補償流。

▎5.風海流:在風力作用下形成的洋流。盛行風是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盛行風吹拂海面,推動海水隨風漂流,並且使上層海水帶動下層海水流動,形成規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風海流。世界上大洋表層的海洋系統,按其成因來說,大多屬於風海流。

▎6.密度流:在密度差異作用下引起。不同海域海水溫度和鹽度的不同會使海水密度產生差異,從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異,在海水密度不同的兩個海域之間便產生了海面的傾斜,造成海水的流動,這樣形成的洋流稱為密度流。

▎7.補償流:因為海水擠壓或分散而引起的洋流。當某一海區的海水減少時,相鄰海區的海水便來補充,這樣形成的洋流稱為補償流。補償流既可以水平流動,也可以垂直流動,垂直補償流又可以分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魯寒流屬於上升補償流。

▎8.洋流分佈規律一:中低緯度海域形成以副熱帶海域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運動,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運動。

▎9.洋流分佈規律二:北半球中高緯海域形成以副極地海域為中心的逆時針方向運動的大洋環流。

▎10.洋流分佈規律三:南半球40°附近海域形成環繞全球的西風漂流,性質為寒流。

▎11.洋流分佈規律四: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典型的季風洋流,夏季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冬季洋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12.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暖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溼作用;寒流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溼作用。

▎13.洋流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寒暖流交匯的海區,海水受到擾動,可以將下層營養鹽類帶到表層,有利於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魚類提供餌料;兩種洋流匯合還可以形成“水障”,阻礙魚類遊動,使得魚群集中,易於形成大的漁場。比如在秘魯附近海區,受離岸的東南信風影響,深層海水上湧把大量的營養物質帶到表層,形成了著名的秘魯漁場。


【公基常識】106個公基常考地理知識點彙總


▎14.洋流對海洋航行的影響:海輪順洋流航行可以節約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霧,對海上航行不利。此外,每年洋流從北極地區攜帶冰山南下,也給海上航運造成較大威脅。

▎15.洋流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洋流還可以把近海的汙染物質攜帶到其他海域,有利於汙染物的擴散,加快淨化速度。但是,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汙染,使汙染範圍擴大。

▎16.本初子午線:也是零度經線,是東西經度劃分的起點,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以西為西經。同時它也是零時區的中央經線,世界標準時間的參照線。主要穿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等地。

▎17.180°經線:與本初子午線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經線圈。它是東西十二區的中央經線,以它的地方時作為東西十二區的區時。180°經線大致和國際日期變更線重合,從東向西經過180°經線日期加一天;從西向東經過180°經線日期減一天。

▎18.西經20°,東經160°:東西半球分界線。因為這一條經線圈基本上在大洋通過,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分在兩個半球上。

▎19.東經120°:東八區的中央經線,北京時間的參照線。

▎20.赤道: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它的緯度為0°,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周長約4萬千米。毛澤東詩云“坐地日行八萬裡”所在地為赤道附近。赤道穿過的大洲分別是非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

▎21.南北迴歸線:迴歸線是太陽每年在地球上直射來回移動的分界線。南北迴歸線分別是南緯23°26′和北緯23°26′。

▎22.南迴歸線是太陽直射的最南界線,熱帶和南溫帶的分界線。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的緯度達到最大,此時正是南半球的盛夏,此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

▎23.北迴歸線是太陽直射的最北界線,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的緯度達到最大,此時正是北半球的盛夏,此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南移。

▎24.南北極圈:分別是南緯66°34′,北緯66°34′。

▎25.北極圈是有極晝或極夜最南界線,北溫帶和北寒帶的分界線;南極圈是有極晝或極夜的最北界線,南溫帶和南寒帶的分界線。

▎26.南北緯30°:北緯30°,是北半球低緯度和中緯度的分界線;南緯30°,是南半球低緯度和中緯度的分界線。

▎27.南北緯60°:北緯60°,是北半球中緯度和高緯度的分界線;南緯60°,是南半球中緯度和高緯度的分界線。

▎28.南北極點:北緯90°,北極點,位於北冰洋中心;南緯90°,南極點,位於南極大陸中心。

▎29.二十四節氣的順序是: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穀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30.立春:開始進入春季。相關詩句: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31.雨水:空氣溼潤,雨水增大。相關詩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32.驚蟄:冬眠生物開始活動。相關詩句: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33.春分: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相關詩句: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

▎34.清明:氣溫回升,天氣變暖。相關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35.穀雨:氣溫回升加快,農作物得以生長。相關詩句:問東城春色,正穀雨,牡丹期。

▎36.立夏:氣溫顯著升高,雷雨增多。相關詩句: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

▎37.小滿:夏熟作物顆粒開始飽滿,但未成熟。相關詩句: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

▎38.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相關詩句: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39.夏至: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相關詩句: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40.小暑:入暑,天氣炎熱。相關詩句:節到小暑進伏天,天變無常雨連綿。

▎41.大暑: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在伏天。

▎42.立秋:秋天開始,氣溫開始下降。相關詩句: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

▎43.處暑:暑氣結束,天氣變涼爽。相關詩句:處暑動刀鐮。

▎44.白露: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相關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45.秋分:晝夜幾乎等長,氣溫逐日下降。相關詩句:如今晝夜均長短,佔錄無勞史姓譙。

▎46.寒露:氣溫更低,露水增多。相關詩句: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47.霜降:開始有霜凍,晚稻就怕霜來早。

▎48.立冬:冬季的開始。相關詩句: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49.小雪:開始下雪,但不是大雪紛飛。相關詩句: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

▎50.大雪:漸有積雪,大雪不寒明年旱。

▎51.冬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相關詩句: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豔開。

▎52.小寒:天氣寒冷但還沒到極點。相關詩句: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53.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節。相關詩句:春節前後少農活,莫忘魚塘常巡邏。

▎54.天氣:指的是短時間的大氣狀況,是易變的;

▎55.氣候:是長期的(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是穩定的。

▎56.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溫度出現在午後2小時左右(14時);最低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會計算氣溫日較差)

▎57.氣溫的年變化: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則相反。(會計算氣溫年較差)③五帶中,熱帶氣溫變化最小,溫帶寒帶較大。

▎58.會使用氣溫資料,繪製氣溫曲線圖,並讀圖說出氣溫的變化規律。

▎59.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60.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61.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62.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

▎63.從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64.在南北迴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65.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

▎66.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67.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是赤道附近;最貧乏的地區是南北迴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

▎68.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齊;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

▎69.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寒帶:寒帶氣候

▎70.溫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71.溫帶地區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72.溫帶地區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73.亞洲(Asia):是世界第一大洲(佔全球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人口居世界第一位。共有48個國家和地區,代表性國家如中國、日本、印度等。

▎74.非洲(Africa):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共有56個國家和地區,代表性國家如埃及、南非、剛果等。

▎75.北美洲(North American):是世界第三大洲,人口居世界第四位。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其最主要的兩個國家——美國和加拿大均為發達國家。

▎76.南美洲(South American):是世界第四大洲,人口居世界第五位。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代表性國家如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巴西、智利、阿根廷等。

▎77.南極洲:是世界第五大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78.歐洲(Europe):是世界第六大洲,人口居世界第三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代表性國家如英國、德國、法國、瑞士、意大利等。

▎79.大洋洲(oceania):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代表性國家如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等。

▎80.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

▎81.亞洲與非洲的分界:蘇伊士運河、紅海、曼德海峽。

▎82.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峽。

▎83.亞洲與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84.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

▎85.歐洲與北美洲的分界:丹麥海峽。

▎86.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馬運河。

▎87.南美洲與南極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峽。

▎88.太平洋(the Pacific Ocean)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深的海洋,從美洲西岸一直延伸到亞洲和澳洲的東岸,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

▎89.太平洋是島嶼、海灣、海溝和火山地震分佈最多的海洋。

▎90.太平洋的範圍:①西南以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至南極大陸的經線與印度洋分界;②東南以通過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經線與大西洋分界;③北經白令海峽與北冰洋連接;④東經巴拿馬運河、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溝通大西洋;⑤西經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通印度洋;⑥總輪廓近似圓形。

▎91.太平洋中的主要港口: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日本神戶、大阪等,中國香港、大連等,美國洛杉磯、聖弗朗西斯科(舊金山)、西雅圖等,加拿大溫哥華、維多利亞等……

▎92.大西洋(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位於歐洲、非洲與南、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

▎93.大西洋的範圍:①北以冰島-法羅島海丘和威維爾-湯姆森海嶺與北冰洋分界;②南臨南極洲並與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③西南以通過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經線同太平洋分界;④東南以通過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經線同印度洋分界;⑤西部通過南、北美洲之間的巴拿馬運河等與太平洋溝通;⑥東部經歐洲和非洲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通過地中海,以及亞洲和非洲之間的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的附屬海紅海溝通。

▎94.大西洋的主要港口:波士頓、紐約、新奧爾良、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威尼斯等。

▎95.印度洋(Indian Ocean)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大部分在南半球。

▎96.印度洋的範圍:①西南以通過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經線同大西洋分界;②東南以通過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至南極大陸的經線與太平洋連接。

▎97.印度洋是溝通亞、非、歐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①向東通過馬六甲海峽可進入太平洋;②向西繞過好望角可達大西洋;③向西北通過紅海、蘇伊士運河,可入地中海。

▎98.北冰洋(Arctic Ocean)又稱北極海,是世界最小最淺以及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極圈為中心,位於地球的最北端,被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環抱著。

▎99.北冰洋的範圍:①在亞洲與北美洲之間有白令海峽通太平洋;②在歐洲與北美洲之間以冰島-法羅海丘等與大西洋分界;③有丹麥海峽及北美洲東北部的史密斯海峽與大西洋相通。

▎100.奧林匹克五環由藍、黑、紅、黃、綠5種顏色組成:黃色代表亞洲,黑色代表非洲,藍色代表歐洲,紅色代表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合稱),綠色代表大洋洲。——不包含無人居住的南極洲。

▎101.大陸:面積廣大的陸地,那要大到什麼程度呢,只要比北美洲的格林蘭島大就是大陸.

▎102.島嶼:面積狹小的陸地,那要小到什麼程度呢,只要和北美洲的格林蘭島一樣或比它小就是島嶼.

▎103.大洲: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

▎104.半島:陸地向海洋突出的部分,三面環海,一面和陸地相連接.

▎105. 海:大洋的邊緣部分,也就是大洋河陸地之間的交界部分.

▎106.海峽:連接兩個水域的狹窄的水上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