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铁骑横扫世界,无人能敌,为何在南宋身上却败下阵来

蒙古铁骑可以说是整个十二世纪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为什么会在看似弱小的南宋面前跌了跟头,败下阵来,而历代的西方学者也拿不同的蒙古远征部队做比较,可相比而言,进攻钓鱼台的却是精锐,而远征欧洲的却仅仅只是分部而已。其实蒙古帝国依然是以统一中国为最大目标,以至于对欧洲的战争只不过是黄金家族内部的势力分割而已,最终远征欧洲来得非常顺利,而进攻南宋却节节失利。这也一度让蒙古打算与南宋讲和,可事实却是讲和在以正统为自居的南宋士大夫眼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长久的拉锯战便展开了。原本希望速战速决的一场战争打了足足四十多年,这也间接掏空了蒙古帝国整体的实力,因此不少学者也借此说四大汗国也因此而短命。

蒙古铁骑横扫世界,无人能敌,为何在南宋身上却败下阵来

就在蒙古帝国远征欧洲时,当时统一性还算是高度集中的,蒙哥坐了汗位也让其他黄金家族成员没什么话说。可就在钓鱼台战役后,蒙哥的去世给了整个蒙古帝国相当大的打击,黄金家族趋于分裂,当然这其实更多的是利益瓜分不均等结果,正因为得知南宋占据了富庶的江南地区所以蒙古铁骑就算是遇到再大阻碍也要硬着头皮打下去,相反远征欧洲的部队却对这片地区一无所知,因此就算占领了大半个欧洲还是觉得不如直系进攻南宋的要来的直接,因此当元朝的前身努力对南宋作战时面临着巨大的财政缺口,而其他汗国却无动于衷,其根本还在于无利可图,这种变脸速度,可以说是比中国周代到战国到历史迅速走了一遍,最终也使得蒙古帝国彻底走向了离心。

蒙古铁骑横扫世界,无人能敌,为何在南宋身上却败下阵来

一、南宋失利的根本在于蒙古帝国内部的分裂

蒙古帝国在钓鱼台被南宋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远征欧洲的诸部却各自心怀鬼胎。由于蒙哥刚刚去世,所以为了汗位争夺,这些常年远征的蒙古远征军还是被迫停止来扩张的脚步,赶紧撤回了蒙古境内,但汗位争夺的结果十分不尽如意,忽必烈名义上当上了蒙古帝国大汗,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名誉而已,蒙古诸不服不服他还是一个问题呢。很显然黄金家族内部对这个选举结果是不太满意的,于是对于忽必烈积极推进的进攻南宋的政策也一直没有付诸于实际。后来元朝成立后逐渐与其他汗国划清了界限,不过这也代表了蒙古帝国整体实力的下降。并且在元朝成立之初由于财政困难所以希望向其他汗国募集资金和粮草准备对南宋发起总攻,可其他几个汗国打心眼里并不希望南宋被统一,因为一旦元朝完成统一会不会对自身构成构成威胁还说不一定,况且一旦南宋呗元朝击垮那么元朝的经济实力将远超其他的几个汗国,这也使得其他汗国在针对南宋的战役中经常从中作梗,同时元朝由于财政困难一直没有得到改善也不得不在入侵南宋的战争中打打停停,可以说这也给了南宋不少喘息之机,并导致南宋军队有了反攻的机会,于是针对南宋的战役也由此持续了45年之久。

蒙古铁骑横扫世界,无人能敌,为何在南宋身上却败下阵来

二、蒙古帝国的战略迫使其无法有效突破南宋的防御圈

自从忽必烈继承汗位以后,蒙古帝国的精锐虽然绝大部分掌握在中央,可是依旧有不少精锐部队被其他汗国带走,这也是黄金家族内部分裂的军事表现。对于即将成立元朝的中原地区其实是不少征战欧洲的蒙古诸部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奈何封地不同便造成了命运的截然不同,但人还是存在虚荣心的,所以对忽必烈一人独霸中原地区,其他的蒙古诸部似乎并不太愿意买帐,而最直接的冲击就是贸易往来的减少,经济开始有所滑坡,国家收入就此减少,这也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将面临军费不足的现状。可蒙古进攻南宋对粮饷却是逐年递增的,除了绕过钓鱼台直扑四川腹地之外,还要在江南地区与南宋水军进行决战,所以不仅军事压力很大,财政压力也不小。由于蒙古采取了深入四川意图包围南宋的策略,这也使得蒙古骑兵平时的威力难以发挥,所以在军事上遇到的不利也实属正常,只要蒙古帝国持续的采用围点打援的策略,应该是可以击垮南宋在四川地区的防线的,可实际上效果却十分甚微,主要还是蒙古后来的后勤补给出了问题,所以即使坚持进了这么久却依旧未能突破南宋的整体防御圈,而钓鱼台即使成了孤岛却依旧严重威胁蒙古军队的后方,导致其不得不两线作战。

蒙古铁骑横扫世界,无人能敌,为何在南宋身上却败下阵来


蒙古铁骑横扫世界,无人能敌,为何在南宋身上却败下阵来

三、蒙古帝国水军实力过于薄弱无法有效威胁到南宋都城

蒙古帝国起初是没有水军的,另外在决战花剌子模和入侵欧洲的过程中也未有见使用水军,此时的蒙古帝国是高歌猛进,立刻占据了大半个世界,而要说起蒙古四大汗国里最早成立水军的恐怕还是元朝了,这是有硬性要求的,第一时要南下统一中国,另外是要维持海外贸易,所以造船是摆在忽必烈面前一个最硬的骨头。而为了有效渡过长江天险,蒙古帝国又不得不继续造船,可如同当年曹操南下灭孙权想得那般简单,没过几招就被南宋水军击溃了,全军覆没后,刚刚成立的元朝又面临着控制西北以及稳定国内金融市场等重任,所以对重新建立水军再次以水路进攻南宋的提议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没有水上的直接威胁所以这也让南宋得以偏安一隅。而利用攻占四川来包围南宋的方法其实事实证明是最为消耗实力的策略,但无奈蒙古帝国过去的水军过于薄弱,无法在水面上与南宋水军相抗衡,于是这导致原本两线针对南宋作战的策略变成了单线作战。在蒙古帝国军队加速进攻四川防线的时候,南宋这边其实也没闲着,而是利用层层叠加的防线来阻击蒙古军队的大规模进攻,这也使得想借助四川对南宋构成东西合围的策略其实从一开始便破产了,单线进攻南宋相比于其他汗国进攻欧洲或中亚的一些国家而言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南宋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所以对于抵御蒙古对入侵而言,防御能力自然高很多。因此在无法对南宋构成东西合围的局面时,蒙古大军实际已经陷入两难的境地了。


蒙古铁骑横扫世界,无人能敌,为何在南宋身上却败下阵来


结语:南宋的防御组成体现了当时世界上军事的最高水平

都知道当时南宋是全世界GDP最高的国家,产粮总量也较高,所以凭实力而言,蒙古帝国若硬攻,没个十年的功夫还真别想拿下南宋,相比于其他汗国进攻一些小国的轻松,元朝灭南宋可以说是拼尽了血本,可以说把能用的精锐都用在了进攻南宋上,并且逐渐高居不下的军费开支已经令元朝难以承受,因此这也为元朝短命而亡埋下了伏笔。看似南宋军事实力很弱,可那都是与辽国,金国以及西夏国这些强国去对比的,而在当时的世界上能有这样的水平可以说已经是超一流了,况且南宋积蓄实力已经非常久了,对于战场的持续性也能很好的消化,反观蒙古就完全不同,一贯利用速战速决的战术似乎并不能在与南宋对抗中取胜,另外,南宋军队

蒙古铁骑横扫世界,无人能敌,为何在南宋身上却败下阵来


蒙古铁骑横扫世界,无人能敌,为何在南宋身上却败下阵来

的防御组成确实体现了当时军事的最高水平,火器大规模使用,军民融合互动,有效地利用地势构成防御网等。这些战术已经让蒙古军队吃尽了苦头,特别是在火器运用上,南宋是第一个在防御战术上大规模使用火器的,而同时代的蒙古军队里还流行抛石机,可见代差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抛石机运输不便,容易被敌方突袭摧毁,所以在元代中叶以后抛石机便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南宋也针对了蒙古军队的这一特点开发出了众多防御战术,也堪称是当时世界上防御战术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同时南宋有效的补给线也构成了其坚不摧的防线。

参考文献:

《元代战争史》

《蒙古帝国的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