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今天愚人節。


但,有人開了個並不好笑的玩笑——


韓國男團JYJ成員金在中,發ins說自己確診新冠肺炎,全網震驚,飄正感懷時。



“喜提”三條熱搜和一片罵聲。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今年愚人節,大家並沒有互開玩笑圖一個樂呵的氣氛。


畢竟進入2020以來,我們已經經歷了太多好似“愚人節玩笑”的真新聞:


英國正式脫歐、疫情全球蔓延、美股反覆熔斷、東京奧運會推遲……


魔幻的2020,我們每天都在見證歷史。


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件件成真,包括這條——


2020年高考延期一個月。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而2020年,高考報名人數共1071萬。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消息一出,迅速飆上熱搜第一。


無他。


在中國,高考是一件大事。


有多大?


沒有人能用一句話來簡單概括它。


今天不妨借一部紀錄片,來聊聊——


《高考》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不管過了多少年,跟高考有關的場景,應該是每個人無法磨滅的記憶。


長達一年的高強度學習、不分晝夜地拼命做題……


飄初中的英語老師講過:


工作好幾年後,有時她還是會夢到,在高考考場上做題,發現自己不會做,急得滿頭大汗的場景。


醒來發現,不過是一場夢。(不要唱出來……)


這種刻骨銘心的緊張感,是每個經歷過高考的人,都深有體會的。


高考,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往小了說,它不過就是一場考試。


可往大了說,這場考試,甚至關係到了上千萬個人,乃至上千萬個家庭的命運。


因而,沒有人能真正把它僅僅當作一場考試來看待。


不然,在中國也不會有這樣一個地方——


毛坦廠中學。


毛坦廠中學號稱是“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每年這裡都會有上萬名考生參加高考。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為了儘可能多坐學生,老師講臺的位置被擠到不足半米寬,教室裡坐得滿滿當當。


一個年級上百個班級,一個班級裡近兩百人。


教室大、學生多,老師講課都要拿著麥。


在這樣的一所學校,“笑”成了一種奢侈。


飄飄打開紀錄片看了好久才發現這一張笑臉,可“笑”裡,多少帶著苦澀和無奈。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程曉東是復讀班的班主任。


他自習的時候跑到校監控室查看學生情況,結果發現學生在溜號吃東西。


咧嘴一笑,趕緊拿出手機拍下“證據”。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而其餘的時間,在這個“超級中學”,看到的更多的只有兩個字——


“拼命”


校園裡、教室裡,到處都貼滿了讓人窒息、但又似曾相識的標語。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學習成績不是簡單的一個數字,而是直接和“個人尊嚴”“命運”掛鉤。


標語觸目驚心,老師的話更是句句都紮在學生的心窩窩裡。


(你的成績)二本和三本之間擦邊球那種

三本我講難聽點

有可能畢業就失業了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面對鏡頭,程老師也毫不遮掩,直言道:“我們這裡叫修理廠。”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毛坦廠中學,三分之一的學生都是復讀生。


在這裡,高考失利的人,就是一個失敗者。


因而,來到這裡復讀的學生,都被視為需要返場重修的機器。


修理的過程,在老師和學校眼皮子底下,無處躲藏。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學校老師拼命,家長也在拼命。


在毛坦廠中學誕生之前,毛坦廠鎮只是一個普通的小鎮,常住人口只有萬人左右。


但如今,這所小鎮湧入了四五萬人。


除了近三萬學子外,還有他們的家長。


有的學生成績下滑得厲害,程曉東把家長喊來——


最好你來陪著

你別再做你的生意了

你再做你的生意

你小孩真的是考個三本

考不上都有可能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不少家長都因為這個,放下工作和生意,來到這個小鎮陪讀。


每天也不做別的,就只負責做好孩子的後勤保障工作,為的就是讓他們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


人一多,小鎮的房價、物價水漲船高。


一間十幾平的房間,在2014年房租就已經高達三四千,遠遠趕超北上廣。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貴,但又不能不住。


有陪讀家長算了一筆賬,在毛坦廠中學,家長陪讀三年,要花十幾萬。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不是所有家庭都能付得起這筆開銷的。


第一次高考失利的何飛來複讀,但成績一直在中下游。


何爸爸家裡並不寬裕,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是他每天蹬三輪賺的百十來塊錢 。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但,為了孩子沒辦法。


班主任的一句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只能建議你家長不要看著眼前

你不怕到時候你小丫頭責怪你的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何爸爸一狠心,請何飛的奶奶來小鎮上陪讀,照顧女兒的生活起居。


學校、老師、家長,都不過是助力器,關鍵還是每一個已經站上這條跑道的高三學子。


飄飄打開紀錄片看了三分鐘後,就感到一陣窒息。


在這裡的學生,比我們想象中還要拼命。


牆上貼滿了保證書——


保證不走神、保證不犯同樣的錯誤、保證考進前一百名……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晨讀時,每個人都自帶兩倍速。


一個英語單詞唸了一遍又一遍,彷彿一個沒有感情的復讀機器。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教室後面站了一排學生。


不是犯了什麼錯,而是上課犯困,為了讓自己打起精神,主動去教室後面站著聽課。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每天的午飯,是家長做好後送到學校門口。


學生們就站在門口一陣狼吞虎嚥,午飯的時間只有十分鐘。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每天晚上一兩點睡覺,早晨六點起床。


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


週考、月考、摸底考……


晚上如此高強度的節奏,別說學生,就是陪讀的家長都受不了。


經過七個月的備考,很多學生的體力出現透支。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精神上也有些堅持不下去了。


何飛在一次月考中成績又一次下滑後,開始“叛逆”。


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也不知道怎麼補救,開始“軟抵抗”——


不去教室、不想考試。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年紀輕輕的,“宿命論”都出來了。


回到家趴在床上,碎碎念。


我肯定會考不好的

我遭報應了

因為我以前笑太多了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毛坦廠中學像一個巨大又無情的機器。


學校、老師、家長、學生,每個人都成了這臺機器上的一個小小的零件。


他們提及“高考”,用到的詞語都是諸如此類——


地獄、恐怖、毀滅性的……


但,電源不關,機器不停。


只能拼命運轉。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而給這臺巨型機器按下開關的,是“高考”。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為什麼這麼拼命呢?


因為在他們看,這就是“生死一線”。


家長說——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學生說——


怎麼會不考呢

不考會死得更慘

考了還有希望呢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一次考試而已,對很多人來講,卻是兩極分界。


這條分界線跨過去了,就是希望。


跨不過去,就倒在了黎明之前。


但,高考對於我們來說,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對於一些從小生活在城市、家境尚可的孩子而言:


高考或許只是一項人生必須完成的任務。


有的人目標明確,有的人還懵懵懂懂。


它也像一場成人禮,第一次讓人隱約意識到——


通過努力學習,手握一個好成績,你就有選擇權,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也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2017年福建高考理科狀元陳汜玄,在採訪中曾經說過:


高考考個好成績,是“在現有體制下,看看一個人能做到什麼地步”。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高考對於這些孩子而言,是一個既定的社會體制,也是一個所有人同步競爭的遊戲規則。


可放之於大城市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或是大山裡的孩子身上。


高考的意義,顯然要重得多。


我們以前常說,高考是目前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最公平的方式。


大部分農村家庭的父母也抱持相同的念頭。


《高考》中,父母從江蘇沛縣到上海打工,從小在上海“久牽機構”(外來工子女培訓學校)上學的武子璇。


一到高三,就被父親叫回老家,原因是:要參加高考,考大學。


父親的考慮很實在:


最公平其實還是高考

你畢竟還是考呀對吧

你要不上大學就完了

老爸又不是大老闆

你不上大學,最後打工你就完了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在武子璇的父親看來,考上大學,意味著人生有更多更好的選擇,意味著不需要重蹈父母的道路。


這些外來務工的孩子都很早熟,考上了UWC,到國外讀預科學校的林蘭蘭。


雖然不參加國內高考,但也是通過考學,第一次強烈地感受到:


在家庭背景、教育資源沒有任何優勢的情況下,如何靠僅有的努力,夠到更高的跳板。


如果你一開始就不如人家的時候

你跟別人拼什麼

拼家庭,拼錢,拼關係嗎?

你什麼都拼不了的時候,只能拼自己的努力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這是殘酷的、有資源傾斜的、從一開始就註定不公平的社會現實。


他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也看得清楚。


對於這些孩子而言,高考,是能屏蔽與父輩掛鉤的社會條件,賦予他們競爭底氣的,唯一道路。


這個未來,看得見、也碰得到。


越是貧困的地方,越會將脫離貧困、改變階層的沉重願望,寄託在高考上。


甘肅省會寧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但也是教育名縣。


劉洋洋所在的“宏志班”,歷年重點大學上線率突破90%。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對於劉洋洋來說,高考,不僅僅關乎成績好壞。


它還是走出大山,打開外面世界大門的一把鑰匙。


只有考上大學,才不辜負年邁的奶奶,一直撐著病體等她好消息。


才對得起到處籌錢、甚至向銀行貸款,就為了湊錢供她上學的叔叔。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最後,她選擇了陝西師範大學。


憑她的學習成績,本可以上更好的大學,但,因為師範大學有補助,學費也便宜,她能幫家裡減輕負擔。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對於有的人來說,一生中可以有無數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高考,只是其中一次而已。


可在某些人的人生裡,改變命運,就只有高考這一次機會。


而這一次,也是竭盡全力,才能夠著的跳板。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高考真能改變命運嗎?


或許談不上改寫命運這麼嚴重。


但它確實能讓一個學生,換一種方式生活。


劉洋洋的班主任李志明,就是依靠高考,上大學,擺脫了祖祖輩輩務農、靠天吃飯的生活方式,成為一名高中老師的。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考上UWC的林蘭蘭,也清楚地意識到:


好好讀書的結果是,自己以後的選擇會更多。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高考成為他們擁有更多選擇權、拓寬生命厚度的工具。


但,萬一考砸了,人生就沒有希望了嗎?


不少考生在高三那一年,在考試的那一刻,對這一點,是深信不疑的。


學校的標語也都類似——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聽了太多類似“考砸了,你的人生就全完了”這樣的話。


他們以為高考就是賭上了自己以後全部的人生。


考好了,就有了未來;考砸了,人生就沒希望了。


和林蘭蘭、武子璇一同在久牽學習的劉燕霞,因為不想回老家,所以選擇留在上海讀中專,再找工作。


但,因為學歷限制,雖然能在拜耳這樣的企業實習,卻無法轉正留下來。


小姑娘忍不住哭了,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沒有高考,人生或許會更波折。


想得到的,需要費更大周章,才能獲得。


比如想要的工作,入戶的積分。


但,它沒有把其他的路堵住。


劉燕霞之後在久牽老師的幫助下,去了一家蛋糕店工作。


在工作過程中,她逐漸想明白了,自己想要在工作中獲取的,是一種不可替代的價值。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1000萬人的命運,都在這9.1裡


所以你看,高考固然很重要。


如果考砸了,或許會成為一生中耿耿於懷的遺憾。


但,它的成功與否,並不代表人生的勝敗。


其實,飄飄距離高考,已經過去很多年了。


但每次回過頭看,總有一個奇妙的感覺,而且越來越強烈。


它就像一個奇妙的命運轉盤


在那短短三天裡,考多一分,考少一分,指向的,其實是全然不同的以後。


上什麼學校,讀什麼專業,交到什麼朋友。


以後找什麼工作,會遇到什麼伴侶。


開心與難過,遺憾與喜悅……


這些構成你生命裡的全部,都只是我們在十八歲那年,懵懂之間做下的一道選擇題。


但,選擇錯了,也還有填空題可以把握。


此前飄飄一直為這屆考生擔憂。


總想著,以我的自控力,在今年的情況下,恐怕要壞。


但既然有了這樣歷史性的改變,何不更好、更有把握地去應對呢。


人生每一刻的選擇,都是蝴蝶效應。


當我們擲下骰子的那一刻,並不知自己的生命紋路會是如何走向。


而沒走上夢想中的花路,也不代表,所有的路就都封死了。


我們只要知道,無論是哪一條路,邁了多少步,就能走多遠。


這才是人生試卷的恆久答案。


高考不是終點,是新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