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了親戚40年,親戚訛我5000萬”: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貪心不足蛇吞象,還不懂得感恩知足,這才是人性最大的惡。


最近,電視劇《安家》正在熱播,劇中的情節也一度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每一個房子背後,都承載著主人的生活故事,讓我們得以窺見人世間的百態。


其中,最惹眼的是一套上海的老洋房。


房主是一位姓龔的先生,因為家族企業資金斷裂,所以想把這套老房子賣出去,預估價在1.5個億。


本來房子很快就能脫手,但沒想到,半路殺出個太表姑奶奶,拖家帶口地賴住不走,還揚言要和龔先生分房款。


原來當初,太表姑奶奶喪夫,走投無路之下,帶著兩個孩子投奔龔家。


龔先生看她可憐,便在洋房旁邊給他們搭了間小平房,供她的兩個兒子上學、工作、結婚、買婚房,平時沒少照顧他們家。


後來,太表姑奶奶一家搬走了,中間再沒聯繫,直到聽說龔先生要賣房,才故意跑來敲竹槓。


龔家顧及過去情分,先是答應給三百萬的安家費,最後又加到一千萬,他們還是不滿意,獅子大開口要五千萬。


那副貪得無厭,恩將仇報的市儈嘴臉,讓人氣得牙癢癢。


我為你雪中送炭,你卻為我雪上加霜。


貪心不足蛇吞象,還不懂得感恩知足,這才是人性最大的惡。


“養了親戚40年,親戚訛我5000萬”: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生而為人,常懷感恩


應該有不少人聽過《農夫和蛇》、《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故事雖短,可寓意不淺。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受到他人的恩惠,不但不知感恩反而加以算計,恩將仇報。


“養了親戚40年,親戚訛我5000萬”: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朋友嘉嘉給我發過微信,吐槽她在公司遇到的一件事。


前段時間,她新入職了一家公司。每到中午飯點,有幾個同事就會叫她幫忙帶飯。


因為是新人,她便應承了下來。


可每次帶回來,卻沒有一個人主動轉錢給她。


一開始嘉嘉覺得是小事,也有點不好意思,就沒有主動提。


可時間一長,她發現自己為同事墊的飯錢已經越來越多,就順口和他們說了一下。


沒想到,卻在洗手間,聽到了同事們的嘀嘀咕咕:“這麼點小錢,也要在意嗎?”


嘉嘉徹底寒了心,明明是她幫忙帶飯,怎麼到頭來卻成了她的不是了。


她這才明白,什麼叫人情薄如紙,人心涼如水。


自此,她收起了往日的和善,果斷拒絕了同事幫忙帶飯的要求。


想起三毛說過的一句話:“朋友之間,相求小事,順水人情,理當成全。過分要求,得寸進尺,是存心喪失朋友最快的捷徑。”


就像嘉嘉一樣,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帶了飯給你,不說聲“謝謝”也就罷了,還要得寸進尺,覺得那是別人欠你的。


如果助人為樂的結果,反而是兩頭不落好,久而久之,誰還會願意善良呢?


生而為人,可以不完美,可以不優秀,甚至可以趨於平凡,唯一不可以的就是忘恩負義。


榮華富貴的時候,不能忘記雪中送炭的人;風生水起的時候,不能忘記一起吃苦的人;事業有成的時候,不能忘記鼎力相助的人。


或許你我生而平凡,但唯有心懷感恩與善意,才能照亮溫暖彼此,幸福也會與你我不期而遇。


“養了親戚40年,親戚訛我5000萬”: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養了親戚40年,親戚訛我5000萬”: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鬥米養恩,擔米養仇


美劇《吸血鬼日記》裡,有兩句經典臺詞:


“為什麼你不讓別人看到你善良的一面?”


“因為如果他們看見了,就會期望我一直是善良的。”


是啊,人和人之間的矛盾,主要是來源於有那麼一撥人——


總是義正言辭斥責別人,卻唯獨忘了嚴格要求自己,忘了審視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獻上過一份自己的愛心。


英國慈善家奧利弗·庫克,一生樂善好施。


她為皇家退伍軍人籌款,長期給數十家慈善團體募捐。


為了能幫助更多的人,她幾乎捐出了自己全部的退休金,生活過得很是拮据。


但是,她的善良並沒有換來人們的讚揚與感激。


相反地,庫克每天都能接到超過200封郵件和無數通電話,那些得到她幫助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指責她“給得太少”。


善良,永遠填不滿慾望的溝壑。


原本的善舉,在貪得無厭的人眼裡,竟然也能成為必須履行的“義務”。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邊際效應”。


講的是,第一次接觸事物時,情感體驗最為強烈。


但是,當第二次接觸時,就會淡一些,第三次,更淡一些……


以此發展,我們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我們的情感體驗也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


“養了親戚40年,親戚訛我5000萬”: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感恩也是如此。


第一次收到來自陌生人的幫助,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心存感激的,但如果同一個人對他施惠第二次、第三次、第一百次之後呢?


他只會將別人的好當做理所當然,哪怕你日日對他掏心掏肺,哪怕你也遇到了難處,可只要有一次幫助沒有達到他的預期,怨恨就會在心裡生根。


所以,恩不可太過,這樣才可以維繫永遠不會滿足的人心;事不可做絕,這樣才可以預防無法預測的變故。


別對一個人太好,你若付出得太多,善良就會變得廉價,久而久之,別人也就不再把你的恩情當回事。


“養了親戚40年,親戚訛我5000萬”: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你的善良,要有尺度


我們常說生而為人,應當善良,卻往往忽略了人性的複雜與貪婪。


當然,我們要守住善良的底線,但是有時候,

一味的善良和妥協,不僅不會感化惡,反而會令壞人更加肆無忌憚。


看過一則故事:


有位修行者在水邊打坐,突然聽到異常的響動,原來是一隻蠍子落水了,正拼命掙扎。


修行者決心救它,剛伸出手就被蠍子蟄了一下。他忍痛把蠍子放到地上,繼續打坐。


不一會兒,蠍子又落水了。修行者無懼,再次出手,豈知又被蠍子狠狠蟄了一次。


旁有一禪師看見了,問他:“蠍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蟄你,你怎麼還要救它?”


修行者說:“蜇人是它的本性,慈悲是我的本性。”


這時,蠍子又落水了,修行者正要伸手去撈,禪師撿了一根樹枝,蠍子順著樹枝爬了上來。


“養了親戚40年,親戚訛我5000萬”: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禪師笑了笑,說:“慈悲沒錯,但首先要對自己慈悲,好好保護自己,才能對眾生慈悲。”


大千世界,人心猶如深潭,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對他好。


就像農夫永遠捂不熱蛇,東郭先生也喂不飽一隻白眼狼,別助長了惡的氣焰,也別潰了自己的底線。


人越長大,越明白過於善良就是懦弱,也越懂得要保護自己不受他人傷害。


願你珍惜那些在你有需要的時候,總是會及時出現在你身邊的人,也願你成為可以給別人帶去幫助和溫暖的人,希望所有的真心都有歸處。


“養了親戚40年,親戚訛我5000萬”: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董卿說過: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沒有鋒芒、沒有稜角的人,很難在這個粗鄙的世界走得更遠。”


儘管善良看上去充滿美好,但它同樣脆弱,如果過度釋放自己的善意,也許這會成為你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世界上從來沒有一種付出,是理所當然。千萬別把你的善良給了冷漠無情的人,千萬別拿你的好心去幫助不知回報的人。


往後餘生,讓我們的善良帶點“鋒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