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大學畢業生只有考公務員這個選擇了麼?

全文1057字,閱讀約需2分鐘,歡迎訂閱頭條號“公路充電站”,分享公考知識、體制內工作技巧,讓你的公考之路電力滿滿。


有大三大四的學生在問,現在的形勢下,大學畢業生是不是隻有考公務員這一個選擇了?

當然不是,你還可以讀完研再考公務員。

哈哈,開個玩笑,但其實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目前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而一些職業選擇風向也不甚明晰,我們往往更容易看到,大四畢業生很多都擠破頭地去考公務員。那到底普通大學生畢業後,考公務員是不是就是唯一或者最好的選擇呢?

其實,對於年輕人來說,公務員可能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但也應當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公務員也是一份有技術含量有發展前景的職業。

普通大學畢業生只有考公務員這個選擇了麼?

大部分人考公務員,應該都是為了將就業風險降到最低,因為它確實足夠穩定。它無法給你豐厚的報酬,但它帶給你的安全感,可能是其他很多職業都不具備的。

年輕人看不起公務員這份工作,認為它毫無技術含量,或者說與自己的夢想完全不搭邊。甚至曾經聽一個老闆說,現在隨便考個公務員都要求大學本科甚至研究生,我覺得政府裡面的那些工作,一個高中生就完全能應付。可見,社會上對公務員這個群體以及公務員的工作有很大的誤解啊。

普通大學畢業生只有考公務員這個選擇了麼?

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是大學裡的學生,總想去創業,想通過自己的拼搏,將自己的夢想變為現實,這是好事,也很支持大學生通過自主創業等方式來緩解社會上的就業壓力。但創業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像是賭博,有輸有贏,贏了固然皆大歡喜,但輸的概率確實也很高。輸不輸得起,也是最終能不能贏的一個關鍵因素。

所以大學生做職業規劃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審視自己,一方面是自己擁有怎樣的專業技能,另一方面更要看看自己的家庭能夠為你提供什麼可利用的資源。一般來說,年輕人最容易忽視家庭因素在創業道路上的重要性,總認為自己單槍匹馬、不靠家裡也一定能夠成功,確實有不少人是可以不靠家裡的,但成功之路一定非常艱難,成功的概率也非常的低。

因為家庭能夠給你提供的資源,可以決定你在前進的路上是心無旁騖左右逢源,還是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普通大學畢業生只有考公務員這個選擇了麼?

有個笑話,王思聰給他爸借5億來創業,賺了40億,本金翻了三番,你給你爸要了5塊錢買饅頭,吃飽了去工地搬磚,一天下來掙了200,你的本金翻了40倍,你可比王思聰厲害多了。

有夢想當然好,但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家裡沒有足夠的支持,很有可能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至於是否將公務員作為自己的職業選擇,就看你自己是否對公務員這份職業有清楚的認識和嚮往,這份工作聽起來簡單,但其實要做好這份工作,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畢竟如今的“公務員”已經不是一杯茶一份報過一天的工作了。

普通大學畢業生只有考公務員這個選擇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