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是時候重新審視剛需產業

新冠肺炎疫情作為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使得全世界範圍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考。在這個史上假期最長的春節,在這個“躺在家就算做貢獻”的漫長假期,當大多數行業遭受重創之時,以方便麵飲料為核心的頭部品牌康師傅獲得了逆勢增長,有人稱這只是短期紅利,但我認為這是長期機遇。

戰疫,消費剛需激增

春節前,受疫情影響全國各省多地緊急封城,儲備食物成為了率先想到的自救方式。因方便、快捷、安全的產品特性,方便麵成為了囤貨的首選。大大小小的超市裡,上演著排隊大包小包扛泡麵的景象,被疫情帶動的需求也呈現在數據上。從除夕到初九,京東售出方便麵達 1500 萬包。在淘寶平臺上,方便食品類目自 1 月 20 日以來的銷量也增長了 10 倍以上,蘇寧數據顯示,僅 2 月 3 日至 2 月 6 日,最熱銷的方便麵銷量環比猛增了 342%。

康師傅作為方便麵之王,無論在超市還是在電商平臺都銷量大增,在春節期間京東平臺上的方便麵成交金額增長近3.5倍,銷量近1500萬包,淘寶平臺上方便麵銷量增長10倍以上。當然,作為節後復工的必備單品,其銷售還在持續增長。

成為市場剛需的背後,對企業提出的則是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涉及食品飲料這一重要的民生產業。


後疫情時代,是時候重新審視剛需產業

緊迫,剛需產業的重要

作為保障民生行業中的龍頭企業,迅速復工、恢復產能、保障物資供應,才是對打贏疫情防控整體戰的最大支持。市場的巨大缺口,更是企業的緊迫責任。


後疫情時代,是時候重新審視剛需產業

我們看到,康師傅積極踐行”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的“三保”行動,在國家發改委積極協調和各地政府大力支持下,克服人力和物流的種種困難。加足馬力保持生產,保障市場供給,穩定產品價格。例如康師傅旗下最大的方便麵生產工廠天津頂益工廠於1月28日20點復工,以解燃眉之急。

除方便麵外,瓶裝水也是市場剛需,尤其是家庭用的大包裝礦泉水。康師傅工廠復工後,有針對性地滿足市場這一用水需求。基於防控疫情防控需減少對外接觸,康師傅還快速反應,且創新服務模式。例如在全國鋪開多個無人售賣的“社區便民誠信水站”,消費者可自行通過掃碼完成購買自提回家。與此同時,還推廣社區合夥人等新模式,把產品送到小區內。

並且,康師傅在除夕第一時間啟動了社會責任應急預案,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出征護航、健康是福”抗疫支援行動。通過利用旗下營銷網絡,為抗疫前線的工作者免費提供方便麵,飲用水,特色飲料等產品,表現出對社會責任的極大擔當。


後疫情時代,是時候重新審視剛需產業

我們更應看到的是,在這種非常時期之下,剛需產業的健康發展是何等的重要。甚至在後疫情時代,更應該理性思考的是,如何讓這類產業持續地健康發展,例如提供適當的政策保障,而非一味著急唱衰。同時,對於此次疫情中,有能力且快速承擔起社會責任的企業,事實上也是給廣大消費者傳遞出正面的品牌形象,對企業實力有了更清晰的定義。

機遇,下一賽程起跑

中國有句老話,“民以食為天”,尤其是在疫情肆虐之下,“大賣”體現出老百姓的需求很急切,諸如方便麵、瓶裝水等產品成為了剛需。同時,有研究數據也指出,消費者在購買方便麵時,搜索較多的詞條是“健康”二字。毫無疑問,消費者對產品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兼顧簡單快捷和健康美味,本次疫情,恰是方便麵行業重新進行市場教育的機會,這恰恰是行業的重大利好。

事實上,自2018年以來,中國方便麵市場開始回暖,朝著正餐化、營養化、健康化、高端化的方向發展。正如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此前曾表示,在龍頭康師傅的帶領下,方便麵行業從價格競爭終於迴歸到了價值競爭的正道上。此前,康師傅已通過引進航天技術等高科技手段,以及成立“航天方便食品聯合實驗室”進一步推動高端研發和轉發,著手打造“航天級食品”,帶動方便麵產品向健康和營養轉型。這些代表的,正是這一行業的消費所向,更是升級方向。


後疫情時代,是時候重新審視剛需產業

本輪疫情期間,不少醫生專家建議民眾多飲水,增強免疫力,“喝水”+“免疫力”的詞條在百度搜索量大幅提升。瓶裝水、益生菌類飲品作為康師傅的重要版塊,在此次疫情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同時疫情的爆發,也讓人們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食品或將迎來風口。誰能在此風口有所作為,勢必能贏得更大的市場。

毫無疑問對於所有的行業來說,這次疫情是突如其來的“黑天鵝”。帶來的是危機和壓力,更是格局生變的機遇。(朱丹蓬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