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西遊記》中“車遲國”名字的來歷:車來遲了?

央視86版的《西遊記》,可謂是陪著很多80、90後朋友走過了童年時期。

聊聊《西遊記》中“車遲國”名字的來歷:車來遲了?

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五集,但是卻百看不厭,好像很長一樣。除了電視臺經常重播,也是因為《西遊記》本身好看。

聊聊《西遊記》中“車遲國”名字的來歷:車來遲了?

至少這個美猴王,在那時候,是無數孩子心中的英雄。

《西遊記》的小說,總共有100回,但電視劇在拍攝的時候,做了取捨,並沒有全部拍出來。

其中,師徒四人在車遲國鬥法這一段,電視劇的標題是《鬥法降三怪》。

聊聊《西遊記》中“車遲國”名字的來歷:車來遲了?

而在原著小說裡,是從第四十四回開始的,章節名為:

“法身元運逢車力,心正妖邪度脊關”

聊聊《西遊記》中“車遲國”名字的來歷:車來遲了?

這一回開始,唐三藏師徒一行,來到的國家叫做“車遲國”,我們都知道,西遊記中有很多名字奇怪的國家,比如:

女兒國、寶象國、烏雞國等等,一方面給人以新奇的感覺,一方面,我們也會好奇,這些國家的名字都有什麼來歷嗎?

今天我們來探究一下,“車遲國”這個名字,有什麼來歷?

關於“車”的隱喻

從文章的標題中“車力”二字,到車遲國名中的“”字,可以看出,這個故事裡,“”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那麼,這裡的“車”,到底是什麼車,比如說,66萬買來還沒出門就漏油的那種?

言歸正傳,這裡要提到一個道家的名詞,“河車搬運”。

這個“河車搬運”是什麼呢?

它是道家內丹術書籍《鍾呂傳道集》中提到的一種修行方法,其中有【論河車】說:

“河車者,起於北方正水之中,腎藏真氣,真氣所生之正氣,乃約河車。”

而河車搬運,它的路徑是這樣的:

真氣自尾閭沿督脈上升至泥丸,復順任脈降至下丹田。

也就是分為上、下兩個搬運路徑,上升的路徑要走尾閭、夾脊、玉枕三關,下降時則走泥丸、黃庭、丹田。

簡單來說,道家的修行之法裡,有一種叫做“河車搬運”的法子,而“河車”正是關鍵。

只有“河車”,才可以引導北方腎水中的真氣,方可修行。

那麼,河車究竟是什麼?

按照《鍾呂傳道集》所述,河車有三種形態:牛車、羊車、鹿車。

這裡的牛車、羊車、鹿車,是一種形容,代表了河車的搬運速度,牛車最慢、羊車比較快、鹿車最快。

牛車:九度進陽,六度退陰

羊車:三十六度進陽,二十四度退陰

鹿車:二百一十六度進陽,一百四十四度退陰

這三種形態,實際上是一種比喻,我們也可以把它們稱作“牛力(車)、羊力(車)、鹿力(車)”,是道家修煉時,三種不同的真氣引導之力。

看到這,你是否感到有些眼熟?

在車遲國鬥法這一回,車遲國有三個道士,被稱為三個大仙,他們分別是“虎力大仙”、“羊力大仙”、“鹿力大仙”。

我們對比一下:

河車搬運三種方法:

牛力、羊力、鹿力

而車遲國三大仙:

虎力、羊力、鹿力

可以說相似度很高了,我不確定《西遊記》的作者是不是這樣對照的,但很顯然,他對於這部道家典籍很熟悉,或者說他對於道家的內丹修煉很熟悉。

現在,我們回過頭再去看章節名:

法身元運逢車力,心正妖邪度脊關。

這不就是修行口訣麼?

法身元運的時候,“逢車力”也就是碰到了“車”的力量,這個車,顯然就是河車,心正妖邪,斬妖除魔後,度過脊關。

我們前面說過,河車搬運的時候,有上、下兩條路,這個“脊關”顯然就是上升之路。

總結來說,我們可以大膽假設,“車遲國”這個聽起來比較奇怪的名字,並非隨意而取,這裡的“車”,應該指的是道家修行的“河車”。

對於這一點,作者在文中也有呼應。

“又有一道夾脊小路,兩座大關,關下之路都是直立鼻陡之崖,那車兒怎麼拽得上去?”

小說裡,師徒四人一進城,就遇到了一群和尚被兩個小道士驅喝做苦力,那群和尚就是在“拉車”,走的是“

夾脊”小路,還有兩座大關。

聊聊《西遊記》中“車遲國”名字的來歷:車來遲了?

車來遲了?

遲這個字,有好幾種意思。

第一種:緩慢

第二種:延誤、猶豫

第三種:停留、阻滯

如果說“車遲國”這個名字中,“車”是道家修行的“河車”,那麼這個“遲”字,在這裡取第三種意思,是比較恰當的。

所以,這個“車遲國”,乃是“河車阻滯”之國,也就是修行之路不通,有所阻礙。

而這個阻礙,隨著師徒四人的到來,才被化解。

聊聊《西遊記》中“車遲國”名字的來歷:車來遲了?

車遲國鬥法的故事一共有三回,這是最後一回,即第四十六回的章節名:

外道弄強欺正法,心猿顯聖滅諸邪

亦即之前虎力、羊力、鹿力這三個道士,是外道,因為他們的存在,車遲國“正法”不通,而孫悟空的到來,滅了諸邪,使“正法”通順。

這樣說來,車遲國這個名字,應該要改一改了。

比如說,

“車正”國?

一點小的啟示

說點題外話,《西遊記》被稱為四大名著,不僅僅是故事好看,想象力豐富,作者本人的文筆以及學問,那也是非常厲害的。

就拿車遲國鬥法這一段來說,作者將自己所瞭解的道家修行的知識,化入到小說的故事中,從章節取名,到人物名、地名,以及故事情節(鬥三仙),寫來既精彩又有趣,還有寓意。

這一點,我覺得非常值得借鑑和學習,如今很多人寫小說、寫文章,包括自媒體之類,苦於構思,絞盡腦汁,也無處下筆。

多讀多看,當然是重要的。

但是,學會運用也是一個厲害的能力

巧妙的構思,很多都是活學活用得來的。

否則,看得再多,而不能化為自己的文字,也是枉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