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為何深圳的房價“不跌反漲”?剛需該如何抉擇?

最近,深圳樓市火爆的消息,我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吧,比如“蛇口千萬豪宅,8秒搶光”,還有公寓搶手,日光盤頻現的消息。根據深圳市住建局的數據顯示,3月9日-3月22日這段時間內,深圳新房成交了1737套,而二手房則成交了4000套,並且3月份的房價環比去年也是有所上漲。

為此,有網友就私信過我,諮詢我為何疫情過後,深圳的房價為何“不跌反漲”呢?尤其是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深圳的房價怎麼可能漲的那麼快,是不是有人在背後推動?那麼作為剛需的我們,到底該不該在這個時間段買房?

疫情過後,為何深圳的房價“不跌反漲”?剛需該如何抉擇?

01

深圳樓市為何火爆,房價不跌反漲?

其實,我在很久之前的文章就有寫過。那麼深圳在這次疫情過後,房價會漲,我一點都不意外。首先,買房的需求,大家都有的,只不過因為疫情的影響,暫時被抑制住了,但需求還是存在的。整個深圳1200多萬人,而商品房只有不到200多萬套,供需關係本來就不平衡。那麼疫情結束之後,大家一股腦去買房是可以想象到的

而且根據貝殼研究院、90度地產聯合作了《疫情下的住房消費者預期調查》。結果如下:面對疫情,只有8.5%的人取消買房計劃,而剩下91.5%都選擇推遲買房或按原計劃買房。

疫情過後,為何深圳的房價“不跌反漲”?剛需該如何抉擇?

可見,這次疫情只是把大家買房的需求打亂而已,並不會消失。

其次,政策的不斷利好,政府宣佈降息,房貸利率下降,鼓勵剛需買房。根據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發佈了2020年3月中國房貸市場報告。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悉數下調房貸利率水平。首套房方面,北上廣深的首套房主流貸款利率分別為5.3%、4.65%、5.29%和5.05%。

要知道,房貸利率可是和成交量有很大的關係。房貸利率上漲,房價下跌,成交量下降。房貸利率下跌,房價上漲,成交量上漲。那麼深圳這次房貸利率有一定利好,剛需拼命買房也不難理解。還有,深圳在去年取消了“豪宅稅”和成為了“先行示範區”,在一定的程度上,無疑增加了購房者對於深圳未來的期待。

疫情過後,為何深圳的房價“不跌反漲”?剛需該如何抉擇?

最後,則是這次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最近,我們可以看到,受到疫情的影響,全世界各個國家的經濟都不好受,也因此,各個國家都打算印錢來救市場。比如美國放出2萬億美金計劃和二十國5萬億美元計劃,我們國家則是逆回購500億,給市場降降息,放放水。

那麼一旦大量的資金流入市場的話,肯定會造成通貨膨脹,錢袋子不斷被稀釋,大家肯定會為手中的錢袋子找個“避險之地”。但從目前來看,股市肯定不是最好的避險之地,連美股都熔斷了4次,接下來會不會發生股災,沒人知道。

如果拿去擴大規模,生產更多的商品,也不見得是好選擇,目前出口面臨很大的挑戰,只靠國內的市場,總會供過於求。因此,想來想去,房地產還是最好的選擇。畢竟站在歷史的時間線上來看,房地產虧錢的幾率比較小,只要買對正確的地段,基本不用擔心。從08年到現在,只要能撐過當時的金融危機,房子的回報率不僅高,而且還穩。

疫情過後,為何深圳的房價“不跌反漲”?剛需該如何抉擇?

這個觀點對於國外的人來說,也同樣適用。尤其是這次疫情之後,很多在海外奮鬥的人士,開始覺得祖國強大了,對國外沒有了安全感,並有了回國定居的計劃。那麼一旦他們想在中國買房的話,最好的選擇是哪?沒錯,肯定是一線城市,那麼這時候大量的人口和資金湧入一線城市,你覺得房價還會穩定不動?

因此,結合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知道,為何深圳這次能夠“不跌反升”,背後的邏輯就在這裡。

02

那麼剛需購房者該如何抉擇?

說白了,就是剛需該不該在這個時間點購房上車?我個人認為是應該,對於深圳樓市來說,大多數只會後悔晚上車,沒有一個人會後悔在深圳買房,就算是買在關外,買在新區,他們都享受到房價上漲的紅利。

別說現在深圳房價太高,再等等一定會降下來,等著撿漏這類話語。這些話放在其他城市,或許還適用,但在深圳,再等只會讓你的全款變首付,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觸。

所以,我給剛需的建議就是,趁著現在東部上漲幅度不大,並且有很大的議價空間,逢低買入。別總想著未來深圳的發展趨勢是往西的,相信一句話,30年河東、30年河西,在政策的面前,只需一句話,風勢馬上就會轉變。

當然,如果你很有錢的話,那問題不大,買寶中買碧海還是買深圳灣都請隨意。如果資金真的有限,硬去搭這波末班車,肯定是沒必要。抵制誘惑放低期望,去買龍崗,去買坪山,去買布吉,去買坂田,讓房產迴歸居住的本源,讓心態迴歸最初的寧靜。

最後說多一句,對於剛需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別一來利好就往上撲,可能利好背後藏著的是一把明晃晃流著血的鐮刀。也別聽到樓市不好的消息,就怕到不敢買房,有跌才有機會。總而言之,要避免“買漲不買跌”的情緒,同時也要對買房的區域有個大概的瞭解。

疫情過後,為何深圳的房價“不跌反漲”?剛需該如何抉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