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銀行加速零售數字化轉型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之下,讓大部分線下消費場景遭受重創,“宅經濟”則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這也推動金融業務特別是零售金融業務朝著零接觸服務、全線上運作、智能化經營的方向加速前進。

近年來,農業銀行全面推進零售數字化轉型,以金融科技和業務創新為驅動,在產品創新、營銷服務、渠道經營等多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並將進一步加速和深化轉型,全面迎接“宅經濟”時代的到來。

應勢而生 農行數字化轉型“在路上”

隨著數字技術的應用與客戶需求行為的變化,數字化轉型成為銀行業競爭發展的關鍵點。2019年,農業銀行全面啟動零售數字化轉型,按照“互聯網化、數據化、智能化、開放化”的思路,以科技和數據為依託,通過打造一批系統平臺,帶動一系列深層次、系統性的變革,數字金融服務能力有了顯著的發展。

智慧協同 建設線上服務主陣地

農業銀行將掌銀作為全行戰略性工程,全力推進掌銀建設和經營,同時以掌銀為核心,協同線上線下多個渠道,為用戶和客戶提供豐富的全渠道服務。目前農業銀行線上業務涵蓋了全部個人金融產品,引入了衣食住行等生活場景;強化數據驅動,推出了資產總覽、賬單分析、貸款推薦等智能服務;在扶貧電商、普惠融資、渠道協同等方面獨具特色。

2019年,農業銀行為8.37億個人客戶提供服務,現有借記卡10.59億張、信用卡1.20億張,其中掌銀客戶達3.10億人,其中掌銀註冊客戶達3.10億,累計交易筆數174.12億筆,累計交易金額61.8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6%,28.6%,26.2%。微信銀行用戶1.3億,活躍用戶2300萬,交易量近10億筆。在線客服日均進線量、機器人客服分流率快速增長,遠程視頻客服用於財富顧問協同服務贏得客戶好評。

數據驅動 開展智能化數字化客戶服務

農業銀行建成了零售中臺,依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全面打通整合零售相關係統,開啟智慧化數字化經營。在業內率先推出了金融小店、網點作戰室、DCRM(數字化客戶關係管理系統)、數字人管戶等一系列數字化經營工具,為農行個人客戶經理提供營銷技術支持,根據客戶需求開展精準服務和差異化服務,2019年數字化服務個人客戶已達6.1億人次。

開放合作 打造“農銀智慧+”場景金融品牌

農業銀行開放銀行平臺已正式上線,支持多種技術對接方式,標準接口涵蓋用戶、賬戶、信用卡、支付、理財等主要金融服務。

依託開放銀行平臺,圍繞政務民生、消費零售和產業鏈,農業銀行在智慧政務、智慧鄉村、智慧教育、智慧出行、智慧食堂等領域打造了一批具有示範意義的特色場景,直接服務個人客戶4705萬。其中,率先對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和廣東省政務平臺“粵省事”,提供多項金融服務;“水滴雲”平臺對接各地財政社保系統,實現電子社保卡累計髮卡四行領先;首批與湖北宜昌等市政府合作,支持“市民e家”在線申請“創業e貸”,發放貸款金額居合作銀行首位。雄安新區“三資”平臺支持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河南“智慧鄉村”服務幫助村鎮提升數字化管理能力。“智慧學校”覆蓋學生家庭過百萬。“無感支付”覆蓋24省份停車場和加油站;“ETC錢包”與交通路網中心對接,服務個人客戶數居路網中心總對總合作單位首位。

敏捷創新 推出多款亮點產品

農業銀行建立“業績導向、層層分解,責任到人、業技融合”的產品經理機制,激發人員活力和創造力,推動項目的敏捷研發,創新速度大幅提升,推出了秒批秒貸樂分易、煙商e貸、助業快e貸、房抵e貸、“快e付+時時付”、手機號碼跨行支付等數十個線上化的創新產品和服務。其中,“個人e貸”餘額1668.3億元,服務客戶114萬餘戶,同比分別增長71.0%、44.9%,網捷貸增量、增速和不良率控制領先同業。

抗擊疫情 數字化轉型成果“顯身手”

基於零售數字化轉型已取得的成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農業銀行數字金融服務迅速“補位”,不間斷地為客戶提供“零距離”優質服務。

數字化經營方面,農行迅速啟動“暖心行動”,加大線上服務力度,全力保障廣大客戶足不出戶享受優質高效快捷金融服務。依託數字化工具,在線零接觸服務客戶,及時提醒客戶產品到期或大額資金變動,支持客戶只需點擊推送鏈接即可輕鬆完成產品購買,日均服務客戶數環比增長3倍,疫情期間6周即完成數字化銷售產品近5000億元。

線上服務方面,農行第一時間在線上開通“愛心捐款”專用通道,支持社會各界向湖北地區捐款合計7.02億元,並在“農行微服務”小程序發佈網點營業狀態查詢功能,方便客戶精準定位服務網點,減少不必要的出行。發佈“小豆說”“非常時刻,農行與您在一起”等主題微刊,引導客戶線上辦理業務。

產品創新方面,農行發行“致敬.醫師”“致敬.軍人”、“加油湖北”系列專享理財產品20多期,為軍人客群、醫護客群和湖北地區客戶提供專享理財服務,讓利客戶,累計銷售22.2億元;向一線醫療工作者捐贈保險;快速推出了“藥商e貸”,疫情期間加快投放貸款,支持醫保機構、藥商平臺、民營醫院的日常經營。

場景建設方面,農行推出“農情戰疫專區”,實時提供疫情最新數據及資訊信息,上線“微醫互聯網醫院”在線診療平臺,實現農行客戶對接全國4.6萬多名呼吸、感染和內科專家的線上問診服務,提供超過158萬例諮詢,減少醫院就診的交叉感染機率。聯合商家與物流入駐掌銀平臺,開通向武漢地區的送菜服務,減少人員聚集。建設“復工者聯盟”“暖到家”“智慧社區”等疫情場景,幫助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通過線上復工復產,支持疫情群體管理。

迎接“宅經濟” 數字化轉型駛入快車道

全民廣泛參與、前期數字化基礎以及各行各業滲透,讓中國的“宅經濟”在抗疫中走出了寬廣之路。面對“宅經濟”帶來的機遇,農業銀行將加快零售數字化轉型步伐,加速推進場景金融、創新線上銷售模式、深化數字化經營理念、提升線上服務體驗,並從加速佈局“宅行業”“宅生活”“雲銷售”“雲經營”“線上化”等方面,做客戶首選的智慧零售銀行。

在積極佈局“宅行業”,服務客戶“宅生活”方面,農行將加強行業合作,依託開放銀行平臺,以“宅買房”“宅醫療”“宅教育”“宅買菜”“宅社區”等為焦點,幫助企業提升線上經營能力,將賬戶、支付結算、資金託管、信貸等金融服務及時地送到客戶身邊。

在勇於嘗試“雲銷售”,探索客戶服務新模式方面,農行面對“宅經濟”背景下的全民線上化,創新營銷宣傳方式,充分藉助各類視頻直播、網絡分享等新媒介,通過廣大客戶喜聞樂見的形式,利用客戶“碎片化”時間,加強新媒介傳播,幫助公眾更方便地認知銀行產品服務;進一步暢通線上化金融渠道,使客戶能更便利地獲得服務和購買產品。

在深化“雲經營”,精準服務線上客戶方面,農行將繼續深入推進數據應用,根據客戶需求精準化開展金融服務。關注客戶情感需求,通過“線上+線下”“人工+智能”的方式及時觸達客戶,主動與客戶互動交流。

在加速推進“線上化”,提升客戶服務體驗方面,農行將著力打造“農銀快e付”“農銀財富”“農銀e貸”等線上產品品牌;“以客戶為中心”,持續提升掌銀主渠道客戶體驗。同時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健全線上風控體系,為客戶提供安全的線上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