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0餘畝!平原白茶美了山鄉富了民

近日,筆者走進德江縣平原鎮上堰村白茶產業示範園區,頓時,一陣陣茶香撲鼻而來。

12000余亩!平原白茶美了山乡富了民

在園區內,筆者看到,無論公路旁,還是山坡上,都"站"滿了鬱鬱蔥蔥的茶樹。

站在山頂,放眼望去,橫成綠帶縱成波的茶樹,隨著山巒起伏綿延開去,彷彿自己正置身於茶海。

12000余亩!平原白茶美了山乡富了民

然而,就在2008年以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

2008年,上堰村村委會副主任馮英,與2名鎮政府幹部、3名村民,利用鎮政府免費提供的白茶苗,在上堰村流轉土地1000畝,率先發展起了白茶產業。

2013年,該村第一批種植的白茶獲得了豐收,並且,每斤茶青售價高達300餘元。

從那時起,上堰村村民紛紛效仿,陸續把自家土地,全部種上了白茶。

12000余亩!平原白茶美了山乡富了民

截至目前,上堰村278戶群眾中,已有250戶群眾種植白茶,全村白茶種植面積達6000餘畝。

2016年,上堰村白茶基地,被評為市級白茶產業示範園區。如今,上堰村的白茶產業,已是遠近聞名,頗有名氣。

12000余亩!平原白茶美了山乡富了民

"我是務川縣豐樂鎮廟壩村人,隔上堰村茶葉基地很近,我每天都到這裡來採茶,25元一斤,賣給老闆,一天可以摘5斤左右。"連日來,筆者看到,在上堰村白茶產業園區內,每天都有100多名,來自周邊村的群眾,在茶業基地,採摘春茶茶青。

隨後,在上堰村副主任馮英的茶業加工廠裡,筆者看到,馮英正組織工人,加班加點,對新採摘的茶青進行加工,並打包銷往縣外市場。

"我是遵義餘慶人,平原鎮鎮府,引進我們到這裡來,收購茶青,我收了三天,收了6500斤,我們還要一直持續在這裡收,直到把群眾的茶青收完。"據瞭解,由於全鎮春茶茶青下樹量大,茶農自身無法及時,對採摘的茶青,全部進行加工、銷售。為此,平原鎮政府,積極引進縣外茶商,到該鎮各村,長期收購茶青,確保群眾採收回來的茶青,應銷盡銷。

近年來,平原鎮把白茶產業,作為全鎮主導產業,抓好抓實。截至目前,該鎮共在上堰、河石、紅旗、南坪等14個村(社區),種植白茶12600畝。

由於茶農管護及時、得當,加之,該鎮所處海拔、氣候非常適合茶業生長,該鎮今年白茶長勢喜人,預計春茶產量51萬斤,產值3000萬元。

"當前,為了我鎮茶葉質量和價格,做到茶商、農戶雙滿意,鎮黨委、政府成立茶葉生產專班。採取"招商收購、採摘培訓、市場監管、後勤保障等多種措施,把疫情期間,茶農遭受的損失補回來。"平原鎮黨委副書記、鎮人民政府鎮長陳用如是說。

12000余亩!平原白茶美了山乡富了民

近年來,平原鎮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在全鎮大力發展白茶種植。如今,該鎮各村種植的12000餘畝白茶,不僅美了山鄉,還富了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