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下半場,鍾南山院士的十個新判斷


抗疫下半場,鍾南山院士的十個新判斷

進入四月份,已經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日夜奮戰了70多天的鐘南山院士還在緊張地工作著,四月一日,接受深圳衛視記者採訪,四月二日又參加了新冠疫情防控國際經驗分享會,總結起來,對當前世界防疫形勢及國內民眾關注的問題提出十個新判斷,被大家風趣地說是“鍾院士又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抗疫下半場,鍾南山院士的十個新判斷


 第一,無症狀感染者有傳染性 但傳染性不強,無症狀患者一類是與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一類是從國外疫區回來的人,由於無症狀所以值得注意。

 第二,無症狀感染者不會引起國內疫情二次暴發。因為我們有很強有力的監測系統,也就是說一旦發現這樣的情況,我們立即隔離。同時對無症狀感染者接觸的人,也立即進行隔離觀察。

抗疫下半場,鍾南山院士的十個新判斷

  

第三、對無症狀患者應該有雙重檢測,也就是說除了核酸的檢測以外,隔離7天或到什麼時候還要做一些抗體的檢測,雙重的檢測就能證實它有感染還是沒感染。患者康復後肺纖維化有可逆性 談後遺症還為時尚早,經過半年到一年康復,不會產生永久性的纖維化。  

第五、“復陽”患者傳染他人風險較低,絕大多數的病人,當他康復了以後,他會產生比較強的抗體。他傳染給別人的機會比較少,不會出現感染。

抗疫下半場,鍾南山院士的十個新判斷


第六、相信全球疫情在4月底可以被控制住。隨著各個國家採取強有力的措施的話,相信4月底應該是能夠控制下來的。面對疫情蔓延的情況,有兩個辦法。一個就是壓制,把它壓制到最少,就不讓它播散再爭取時間。另外一個是讓它延緩,就採取一些措施,讓患病的人減少一些。

第七,如果一些國家控制不了疫情,會給全世界帶來災難。在4月2日的新冠疫情防控國際經驗分享會上,談到疫情在有些國家擴散很快,這是個大問題,是接下來的最大挑戰,“如果一些國家控制不了疫情爆發,就會給全世界帶來災難,沒有哪個國家能置身事外,這是我最擔心的。”

抗疫下半場,鍾南山院士的十個新判斷


第八,戴口罩和保持距離是最好的做法。基於中國的經歷看,對重點地區封城,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肯定是最好的做法,可以防止病毒進一步擴散。

第九,發病早期傳染性更高。鍾南山介紹,通過對咽拭子、鼻拭子的檢測結果看,發病早期,病毒載量非常高,在上呼吸道更多,早期傳染性更強,一週之後,顯著下降。

抗疫下半場,鍾南山院士的十個新判斷


第十,意大利、德國疫情已經接近頂峰,其他一些國家目前病人太多,會給醫療系統帶來巨大負擔,沒有床位、醫療設施和專業人士,最終會形成更糟糕的惡性循環。

抗疫下半場,鍾南山院士的十個新判斷

目前,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在學習中國經驗,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效果,而一部分所謂不用戴口罩,不用隔離的國家,疫情不斷蔓延,紛紛糾正錯誤,亡羊補牢。

抗疫下半場,鍾南山院士的十個新判斷


鍾南山院士的重要判斷來自我國兩個多月來成功的實踐經驗,也是我國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專家和醫務人員集體智慧的結晶。疫情當前,有這樣一批擔當有為的科學家,有這樣的制度和領導集體,我們才會在任何災難和挑戰面前勇往直前,戰無不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