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经历造假风波后,以后还能喝到“免费”的瑞幸咖啡吗?

冷眼冰说


大家好~

我是跳伞君,一个日常分享天猫(拼多多)无货源店群模式的美男子。

一睁开眼瑞幸咖啡的消息又炸了,经历了1号罗永浩直播带货之后,瑞幸咖啡股价暴跌。

公司2019年第二至第四季度期间虚增了22亿元人民币交易额。

这个消息的背后神州租车等等系列消息爆出。

首先肯定会波及到瑞幸咖啡的各门店,包括我们的打折券或者充的钱。

在小伞看来,我们还是会喝到免费的瑞幸咖啡,而且瑞幸撑过这次难关之后,应该会变革经营,挽留客户自然是首要的,作为一家新零售专业咖啡运营商必然会出台相对应的公关政策。

当然瑞幸咖啡怎么公关都是为了经营下去,而经营下去的首要不是做融资或者其他的什么,而是维护消费者。

好比小伞喝惯了瑞幸加上就在公司楼下,所以也不在乎是不是免费就是上班前喝一杯会好一点。

总之如果瑞幸撑住了,我们不但会喝到免费的咖啡,而且会享受到一系列的全新优惠活动。

小伞的回答就到这里。



电商跳伞君


4月2日美股盘前,瑞幸咖啡公告称,公司内部调查显示,COO及其部分下属员工从2019年二季度起从事某些不当行为,与伪造交易相关的销售额约为22亿元。

上述消息披露后,开盘后的瑞幸咖啡触发熔断,熔断前下跌78.55%,以公司总股本2.4亿股计算,市值蒸发了49亿美元(约合349亿元人民币)。公司恢复交易后,继续触发熔断,在40分钟的时间里惊人发生了5次! 图片来源:Wind

瑞幸咖啡2日晚间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成了一个特别委员会,以监督一项内部调查。内部调查此初步阶段确定的信息表明,从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与虚假交易相关的总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2亿元。

特别委员会指出,从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首席运营官兼董事刘建先生以及向他报告的几名员工从事了不当行为,包括捏造某些交易。特别委员会建议采取某些临时补救措施,包括中止刘健先生和涉嫌不当行为的此类雇员,以及中止与已确定的虚假交易涉及方的合同和交易。董事会接受了特别委员会的建议,并针对目前确定的参与伪造交易的个人和当事方实施了这些建议。公司将对负责不当行为的个人采取一切适当的行动,包括法律行动。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瑞幸咖啡的运营主体为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为朱志彬,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餐饮服务;销售食品;出版物零售;零售药品;销售工艺品;餐饮管理等,该公司由瑞幸咖啡(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事实上,瑞信咖啡的麻烦不止于此。美国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造假行为几乎是零容忍。在此之前,因为财务造假的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最后遭致了公司破产的命运。这也直接导致后来美国出台《萨班斯法案》,该法案规定:对编制违法违规财务报告的刑事责任,最高可处500万美元罚款或者20年监禁。篡改文件的刑事责任,最高可处20年监禁。证券欺诈的刑事责任,最高可处25年监禁。

除了财务造假,瑞幸的陷入困境一定程度上还和咖啡周期有关。众所周知,咖啡是一个周期性的业务。从经验来讲,当消费者对当前环境感觉良好时,他们就会放纵自己的咖啡因消费习惯,会为此付钱。当危机出现时,消费者通常会控制支出。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拒绝每天去咖啡馆。

美国投资者在星巴克的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随着经济扩张,该股通常表现良好,但在危机期间,消费周期类股通常不是投资对象。


暖心专业金融


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虚增销售额22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雷,瑞幸咖啡在美股上市,对于美股投资者来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说慌。昨天瑞幸咖啡美股开盘瞬间暴跌85%,就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预计接下来瑞幸咖啡可能会面临退市、投资者集体诉讼等一系列问题,破产估计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未来能不能喝上瑞幸咖啡都不一定,更不要说免费的了!



脏孩子X


一支“仙股”登上了头条,“学历”造假已经变成了真事!

瑞幸一开始就应该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他们可能没有想到那么“火”!

昨天(4月2日),美股上市公司瑞幸咖啡宣布,在审计2019年年报发现问题后,董事会成立了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委员会发现,公司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间,伪造了22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相关的成本和费用也相应虚增。

公开“自爆”财务造假,瑞幸咖啡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当天股价暴跌75.6%,市值缩水至16亿美元。

事情似乎早有端倪。两个月前,让很多中概股闻风丧胆的做空机构——浑水(Muddy Waters Research),公开了一份匿名的做空报告,指控瑞幸咖啡涉嫌财务造假,门店销量、商品售价、广告费用、其他产品的净收入都被夸大,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的门店营业利润被夸大3.97亿元。

但当时瑞幸咖啡在SEC官网发布公告坚决否认了报告中的所有指控,称报告基于毫无根据的推测和对事件的恶意解释。

从2017年成立至今,争议一直伴随着这家公司。它被质疑烧钱补贴、商业模式难以为继,但却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募集了超过10亿美元资金,开出了超过4500家咖啡门店,刷新了中概股最快上市纪录。

这样一家明星企业,为何要自曝“家丑”?造假行径见光背后,谁在蓄意做空和调查瑞幸?这场骗局的罪魁祸首是谁?瑞幸的未来又何去何从?

瑞幸为何“自爆”?

现在看来,2个月前那份神秘的做空报告,没有将瑞幸彻底击倒,但却是引发瑞幸“自爆”的导火索。

从浑水发布做空报告,到瑞幸自曝造假,这中间相差了正好两个月。在这两个月时间里,发生了三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一是集体诉讼。因为股价下跌,投资者蒙受损失,一些律师事务所开始启动针对瑞幸的集体诉讼程序。

二是遇上财报披露季。2月底开始,中概股公司纷纷开始披露2019年四季度及2019全年的财报报告。瑞幸自爆前,大部分中概股已经完成财报披露,但瑞幸迟迟未披露。

三是独立董事变更。4月2日,瑞幸成立特别委员会,新增两名独立董事,其中一个来自行业里有名的调查审计师FTI,另一个来自世界级名牌诉讼律所Kirkland & Ellis。

梳理一下整个事件的时间线:

· 2月1日凌晨(周五),浑水发布做空报告,瑞幸股价盘中最大跌去26.5%。

· 2月3日晚(周一),瑞幸在SEC发布公开回应,坚决否认所有指控。

· 2月4日开始,瑞幸股价逐日回升,2月10日已经恢复到被做空前的水平。

· 2月5日,美国部分律师事务所开始启动针对瑞幸的集体诉讼。

· 2月10日开始,瑞幸连续发布15条“超过5%披露”的重要公告,涉及股东股权事宜。

· 3月27日,瑞幸宣布任命两名新的独立董事,刘二海卸任审计委员会成员。

· 4月2日,瑞幸成立“特别委员会”,启动内部调查,“自爆”公司存在22亿元的财务造假,瑞幸股价一夜跌去75%。

种种迹象表明,瑞幸“自爆”,是遭遇做空后的连锁反应。因为瑞幸之前被做空,于是有做空基金将它告上法庭,按照美国证监会要求,瑞幸要成立特别委员会进行自查,于是查出了22亿元的惊天造假大案。

有意思的是,做空报告发布的时机,正值财报披露季前夕。

在2月1日的那份做空报告中,瑞幸被指控财务造假,门店销量、商品售价、广告费用、其他产品的净收入都被夸大,2019年三季度瑞幸的门店营业利润被夸大3.97亿元。

瑞幸咖啡是2019年5月17日上市。这意味着,瑞幸咖啡上市后的销售数据,大部分都是伪造的。

业内人士都知道:公司一旦造假,要么执董受罚,要么独董受罚。独董要避免把关不力的责任,就必须把造假责任推到执董身上。如果独董不找机构查执董,执董就可以上法庭说独董监管不力,独董就需要为受害者赔偿。

于是在财报披露前,瑞幸启动了“自爆”程序,三名独立董事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揭穿了瑞幸此前对做空报告的回应。瑞幸财务造假,正式浮出水面。

谁在做空瑞幸?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谁在幕后做空瑞幸?这份匿名报告的指控范围、发布时机、牵涉人员,都耐人寻味。

浑水只是一个公开的做空平台,真实的做空势力(对冲基金)都会把自己隐藏在浑水后面——这份做空报告是匿名提交,只是由浑水代为发布。

对冲基金做空一家公司的目的是获利。做空的常见操作是:在发布做空报告之前,它们会向券商借入股票并高价卖出,然后发布报告对相应公司进行打压,在股价下跌后便以较低价格买入相应的股票归还券商,获取的利润便是买卖的价差。

不过,对冲基金显然不会亲自在中国做实地调查工作。当锁定一家可能存在问题的公司之后,它们一般会委托国内的调查公司寻找相关证据,具体方式包括实地考察(蹲点统计订单量、计算门店流水)、秘密访谈等。对冲基金会根据工作量向这些调查公司支付相应的费用。

负责在国内调查瑞幸咖啡的两家公司分别为:汇生咨询和久谦咨询,而站在它们背后的对冲基金是浑水在中国的“合作伙伴”雪湖资本。

雪湖目前在北京和上海的工作人员加起来可能也就六七个人,主要团队在香港。

雪湖资本之所以找汇生和久谦,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这两家的价格比较便宜,汇生这一单总共赚了不到100万元人民币;另一方面,别的咨询机构例如麦肯锡、BDA和贝恩,都不会接这样的单子。在中国本土,这种愿意帮助对冲基金做调查的咨询公司还是很少见的。

汇生之前就与雪湖资本有过几次合作,“咨询公司做事情要有一定的界限,一旦做了超出底线的事,肯定要自己承担后果,汇生现在最大的担忧是怕失去原有的一级市场客户。”

令人意外的是,汇生咨询原本服务的客户当中还包含了大钲资本,也就是瑞幸咖啡A轮和B轮的投资方,据介绍,浑水做空报告放出之后,大钲资本立即终止了与汇生的合作。

做空在国内是不是被允许?咨询公司能接些什么样的客户?实际上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规范,其中就会涉及到不少灰色地带。目前汇生咨询的官网已无法打开。

当然,一个允许做空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淘汰劣质公司、降低系统风险。外界不应该抨击有理有据的做空机构和调查公司,而是应该对造假的公司进行追责。

造假者刘剑?

这场错综复杂的做空事件,以及瑞幸蹊跷的“自爆”行为,最终将罪名指向了一位瑞幸的内部高管——瑞幸COO及董事刘剑。

根据瑞幸的公告,目前瑞幸已经解雇刘剑和其手下的几名参案员工,并终止和虚假交易相关方的合作。瑞幸表示,将对做出不当行为的个人采取一切适当行动,包括法律行动。

刘剑是谁?

《瑞幸闪电战》一书中这样表述,瑞幸的COO(刘剑)负责监测每日的公司运作,并直接报告给首席执行官,需要全面负责公司的市场运作和管理;参与公司整体规划,完善公司运营管理等。“简单来说,与收入、成本相关的事物我都要管。我要监控所有部门运行的指标,包括效率指标、财务指标。”刘剑自己这样概括。

目前网络上可查询到的关于刘剑的消息较少,不过,与瑞幸大部分高管一样,刘剑此前也是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曾在神州租车时的团队一员。

据公开资料,刘剑于2005年获得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士学位。在2008至2015年,他先后担任神州租车车辆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负责人;2015年-2018年担任神州优车收益管理负责人;2018年5月起担任瑞幸咖啡COO,自2019年2月起任董事。

几位前神州系员工告诉燃财经,刘剑毕业即入神州,是陆正耀比较器重的年轻少帅。

据瑞幸上市前招股书中的期权计划,刘剑分配到了47408股认股权。瑞幸的行权价格为0.1美元,期权计划的周期为10年。据了解,IPO前,刘剑持股1.3%,IPO后,刘剑持股1.2%。

刘剑最近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公开露面是因为瑞幸子品牌“小鹿茶”。2019年9月,瑞幸正式宣布旗下子品牌“小鹿茶”独立运营,并聘请人气明星肖战担任小鹿茶品牌形象代言人,刘剑作为公司COO在现场发布了小鹿茶一系列规划和投资加盟模式。

“我们的速度太慢了,总有消费者和我们说,我住的地方还没有瑞幸咖啡。所以我们的速度要更快。”刘剑当时说。瑞幸之前公布的下一步计划是,在2021年年底之前把门店数量扩张到1万家,瑞幸的开店速度达到平均每天开7家店。

事实上,在瑞幸的管理层中,刘剑非常低调,而被外界熟知的是所谓的神州系“铁三角”。

神州系“铁三角”由神州系创始人陆正耀、愉悦资本创始人刘二海、大钲资本创始人黎辉组成。陆正耀也是瑞幸咖啡背后的实控人,掌控全局,负责解决早期资金问题和内部管理,刘二海和黎辉负责更高层面的外部资本运作。

黎辉和刘二海连续加注了瑞幸咖啡的A轮和B轮融资,将其估值抬高至22亿美元。A轮中出现的君联资本,是刘二海的前东家,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据传是大钲资本的LP;B轮中出现的中金公司,则跟黎辉的前东家摩根士丹利,一起出现在瑞幸咖啡上市保荐商的名单里。据悉,黎辉在瑞幸咖啡年初进行的配售中套现2.3亿美元。

这个封闭的、强关系驱动的体系,在“铁三角”的主导下,共同将瑞幸咖啡“捧”上了市。

至于到底谁该为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负责?刘剑还是背后的铁三角?恐怕最终要看相关证据。

瑞幸或将面临700多亿元赔偿、退市甚至破产

纵观瑞幸的创业史,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一个企业如果只是为了个人或团体的私利,把广大股民置于被收割的对象,从社会道德上,就是要被谴责和批判的。它给社会造成了影响和危害,在以后一段时间内会慢慢显现出来。一个项目,若不从价值观去思考,一个领导人(一群领导人)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那这个企业和企业所做的这个项目,不管它如何光芒耀眼,那也是昙花一现,最终还是会被社会所抛弃的!

免费的午餐,才是最贵的午餐!反常及为妖。市场经济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我从不占那些小便宜,当有便宜可占时,我们当反问一句:“你是妖吗”?


老胡聊创业


以后能否继续喝免费的瑞幸咖啡要看后续有没有更大的资金注入,如果有应该还可以继续喝一段时间,如果没有估计瑞幸咖啡凉凉,具体参考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发展史[呲牙]


易六六六


要看瑞幸咖啡经营者会怎么应对,如果还维持原来的模式,就有得喝,毕竟亏80多亿相比上千亿甚至更多数字的资本来说不算什么。不过即使没有这场风波我也没有免费的喝了,第一次以后就没了啊,最多打2.8折加快递费这么便宜啊。

如果借这个风波博得大众的同情趁机转变模式,认认真真做低价咖啡,不补贴不免费,倒是可以去点泡沫,真正赢得一大批爱喝咖啡的拥护者,算半回归到这个行业了。


盛曲清棠


有人得就要有人舍,任何免费的都要有人付钱


慕鱼记


免费是一种商业模式,而不是一杯咖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