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值要達到哪個數值才稱為高血糖?如何判定高血糖?

代廣寒


高血糖是我們熟知的“三高症”之一,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模式的改變,高血糖變得越來越常見,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

血糖值要達到哪個數值才稱為高血糖?如何判定高血糖?

血糖是衡量人體健康的基礎指標之一,血糖升高預示為高血糖,是機體代謝紊亂的預兆。正常情況下,人體能夠通過激素調節和神經調節維持血糖的平穩。而一旦調節系統功能發生紊亂,就會導致血糖失控。

首先,高血糖的判定。血糖測量是一項基礎的體檢項目,一般要求晨起時空腹進行檢查,即為空腹血糖,這是正常人群進行的基礎檢查,而對於高血糖或是糖尿病的診斷,一般還需要進行餐後血糖的測量。餐後血糖也就是早、中、晚餐後2小時測定的血糖,最常用早餐後血糖測量。餐後血糖能用於檢測葡萄糖負荷後的血糖水平,是早期診斷糖尿病的重要指標。而高血糖的判定標準為:空腹血糖在6.1mmol/L以上,餐後兩小時血糖在7.8mmol/L以上,即為高血糖。

其次,高血糖並非糖尿病。高血糖的診斷只是表明患者的血糖高於正常水平,但這並不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一組代謝性疾病,患者一般會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為,空腹血糖高於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11.1mmol/L,或臨床上有糖尿病的症狀,隨機血糖高於11.1mmol/L。

因此,高血糖可以認為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現。雖說糖尿病無法治癒,但是對於糖尿病前期患者來說,是有可能實現逆轉的。糖尿病前期人群隨時有發展為糖尿病的可能,是預防糖尿病的重點人群。而想要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最關鍵的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善。

具體來說,要注意飲食必須有所節制,要求限制高糖分、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適當增加粗糧攝入,保證飲食豐富多樣,多吃低糖的蔬果,每餐以七八分飽為宜,切忌吃得太飽太快; 戒菸戒酒;勤加鍛鍊,堅持每天進行適度的運動,以慢跑、快走等有氧運動為主;肥胖或超重者應積極減輕體重 ,保持健康體重; 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態等。另外,要注意定期複查,遵醫囑監測血糖、血壓、血脂等基礎指標的穩定性,必要時需要藥物干預。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糖尿病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血中的葡萄糖稱為血糖(Glu)。葡萄糖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也是能量的重要來源。正常人體每天需要很多的糖來提供能量,為各種組織、臟器的正常運作提供動力。所以血糖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維持體內各器官和組織的需要。正常人血糖的產生和利用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這是由於血糖的來源和去路大致相同的結果。血糖的來源包括:①食物消化、吸收;②肝內儲存的糖元分解;③脂肪和蛋白質的轉化。血糖的去路包括:①氧化轉變為能量;②轉化為糖原儲存於肝臟、腎臟和肌肉中;③轉變為脂肪和蛋白質等其他營養成分加以儲存。胰島是體內調節血糖的血糖濃度的主要器官,肝臟儲存肝糖元。此外,血糖濃度還受神經、內分泌激素的調節。

空腹血糖正常值:

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為3.9~6.1毫摩爾/升(70~11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為3.9~6.9毫摩爾/升(70~125毫克/分升)。

②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爾/升(12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7.8毫摩爾/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複測定可診斷為糖尿病。

③當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爾/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漿血糖在6.4毫摩爾/升(115毫克/分升)以上,應做糖耐量試驗。

④當空腹全血血糖超過11.1毫摩爾/升(200毫克/分升)時,表示胰島素分泌極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顯著增高時,不必進行其它檢查,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餐後血糖正常值
餐後1小時: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過11.1mmol/L(200mg/dl)。
餐後2小時:血糖≤7.8毫摩/升。
餐後3小時:第三小時後恢復正常,各次尿糖均為陰性。
孕婦血糖正常值
①孕婦空腹不超過5.1mmol/L。
②孕婦餐後1小時:餐後1小時血糖值一般用於檢測孕婦糖尿病檢測中,權威數據表明孕婦餐後1小時不得超過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

③孕婦餐後2小時:餐後正常血糖值一般規定不得超過11.1mmol/L,而孕婦餐後2小時正常血糖值規定不得超過8.5mmol/L。

糖尿病診斷標準:

空腹血糖大於或等於7.0毫摩爾/升,和/或餐後兩小時血糖大於或等於11.1毫摩爾/升即可確診。診斷糖尿病後要進行分型:
①1型糖尿病
發病年齡輕,大多<30歲,起病突然,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症狀明顯,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為首發症狀,血清胰島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體可呈陽性。單用口服藥無效,需用胰島素治療。
②2型糖尿病

常見於中老年人,肥胖者發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硬化等疾病。起病隱襲,早期無任何症狀,或僅有輕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顯者需做糖耐量試驗才能確診。血清胰島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糖尿病的診斷主要是通過血糖測定來判斷,正常人空腹血糖(FBG)參考值: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l/L 鄰甲苯胺法:3.9~6.4mmol/L。
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參考值:輕度糖尿病:7.0~8.4mmol/L,中度糖尿病:8.4~11.1mmol/L,重度糖尿病:大於11.1mmol/L。
可以通過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來判斷,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30分鐘~1小時,正常值為:7.8~9.0mmol/L,2小時後不大於7.8mmol/L,3小時後應當恢復到空腹血糖水平,即3.9~6.1mmol/L或者3.9~6.4mmol/L,上述各個時段的尿糖試驗正常人均為陰性。
可以通過糖化血紅蛋白測定來判斷,正常人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參考值是:4%~6%,當參考值大於9%時,預測為糖尿病的準確率為78%,當參考值大於10%時,預測為糖尿病的準確率為89%,並且能夠提示此時有較嚴重併發症,應當積極的保健和治療。

針灸龍哥


血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是人體各個組織細胞活動所需要的能量,血糖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這樣才能夠維持體內器官和組織的需要。

如果血糖過低的話,那麼可能會出現低血糖症,輕者的話會引起記憶力衰退反應遲緩,甚至昏迷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危險。

如果血糖值高的話,那麼會引起高血糖,最終可以患上糖尿病,這是因為體內的胰島素缺乏,或者是其他生物引起的,人若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狀況,那麼會進一步導致各種組織受到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

血糖值要達到哪個數值才稱為高血糖?

所謂高血糖,就是血糖值高於正常值,那麼血糖值是多少才正常呢?

正常人的血糖空腹數值是3.9-6.1mmol/l,空腹血糖濃度超過6.1mmol/L稱為高血糖。

餐後血糖如果低於7.8mmol/L屬於正常的情況,如果餐後已經超過了7.8mmol/L,且不只一次,很有可能是高血糖,最好及時就醫。

如何判定高血糖?血糖高的人,出現3跡象,可能糖尿病來了

1、容易口渴

血糖高的人比一般人要容易口渴,這是因為血液中含糖量高,滲透壓比較大,水分難以運輸到身體的各個器官,而各個器官會因得不到足夠的水分從而向大腦提出需要水分的要求,因此就很容易口渴。如果你早上起來或是晚上睡前感覺特別口渴,就要小心是否血糖值過高了。

2、手指發麻

當血液裡面的糖分偏多的時候,身體的血液循環是會受到抑制的,這個時候手上就會出現供氧不足的現象,手指就會感到麻木,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有手指刺痛的感覺,所以,當大家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的手指經常發麻,那就是血糖高的信號,要注意了,小心糖尿病找上門。

3、皮膚瘙癢

血糖開始升高時,皮膚會有很明顯的變化。體內血糖升高,會導致皮膚表面的細菌和真菌增多,皮膚看著十分的乾燥,同時會伴隨著瘙癢的現象出現。如果短時間內出現了皮膚明顯瘙癢的症狀,有可能是糖尿病來臨的信號。及時去醫院檢查,以免糖尿病找上門!

血糖高的人,堅持“3321降糖法則”,穩定血糖,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3少”

① 少喝葡萄酒

葡萄酒中不僅糖分很高,還含有酒精,糖尿病人若喝葡萄酒,很可能會與自己服用的降糖藥發生反應,造成糖尿病人心慌、氣短等症狀。當然,血糖高的人,平時可以喝點紫陽毛尖來降低血糖。因為紫陽毛尖產自紫陽富硒生態谷,硒成分達到150ug/kg,比我國非富硒茶地區茶葉平均含硒量高5.5倍,人體可有效吸收茶葉中的硒元素。

醫學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硒含量明顯低於健康人。人體缺硒是引起糖尿病發生的誘因之一,會導致一系列糖尿病症狀及併發症出現。補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水平,有利於病情本身的控制,可防止病情加深、加重。

② 少吃高糖、油膩等食物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在平時最要注意的就是日常飲食,如果經常食用一些高糖、油膩等食物的話,很容易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從而起到血糖升高的情況,影響身體的健康,所以在平時儘量注意合理飲食,少吃高糖、油膩等食物,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這樣才可以起到穩定血糖的效果,有效的為健康助力。

③ 少急躁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在平時生活中要想控制好血糖,首先就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緒,儘量少急躁,保持開朗的心情,這樣有助於穩定體內血糖水平。因為當情緒不穩定時,很容易導致血糖水平受到嚴重的影響,對身體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平時儘量控制好自身情緒,可能幫你穩定血糖,為健康助力。

“2堅持”

① 堅持運動

芬蘭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步行35分鐘,糖尿病患病風險降低80%。中國也有研究指出,血糖高的人要多走路,發展成糖尿病的風險會減少40%左右。堅持運動有助於穩定血糖,也有利於胰島細胞恢復活力,可以預防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建議選擇慢跑、步行、太極、體操等有氧運動。

② 堅持充足的睡眠

科學研究指出,長期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的人,其患糖尿病的風險,比正常睡眠者(7至8小時)增加約2倍!睡眠不充足,會影響胰島素分泌和葡萄糖控制,進而影響到整個代謝系統,影響血糖控制。建議人體最佳的休息時間,是晚上10點前,這對於血壓、血糖的控制,都是十分有利的。

“1檢測”

定期檢測血糖

定期檢測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必須要做的事情,血糖不穩定時,最好能夠飯前飯後都監測。血糖穩定時,可以減少監測次數。建議45歲以上、家族有患糖尿病、超重者,應多關注血糖,定期監測血糖值有利於我們及時發現甚至採取措施,預防糖尿病進一步發展。


陸曉慈的養生時間


血糖高通常情況下是指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若高於這一範圍,稱為高血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