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遊戲:柔韌篇

體能遊戲:柔韌篇

近年來,全國青少年體質監測結果顯示學生體能素質呈持續下降的趨勢,亟待有效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在這種背景下,“課課練”再次被教育部門和學校體育工作者所關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 年版)中明確提出:通過堅持不懈“課課練”,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

當前,“課課練”內容以田徑輔助項目為主,內容單一,枯燥無味,導致學生不喜歡甚至厭倦。為此,通過體育遊戲在中小學體育課“課課練”的實踐,體現新課改的理念和體育人的創新精神,創編出具有趣味性、新穎性、針對性的體能遊戲,能激發學生參與“課課練”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

超級鏈接

體能遊戲:柔韌篇

目標:發展腿部柔韌性,培養合作意識。

準備:平地或草坪。

方法:將學生均分成若干組,各組成縱隊站好。比賽開始,各組隊員依次縱叉或橫叉,相鄰兩人的前後腳相抵,全組隊員連成一條線狀,並堅持5~15s 為成功,看看哪一組最長。

規則:(1)比賽前一定要安排熱身和拉伸練習,防止拉傷;(2)前後相鄰兩人的腳須相抵,不得脫節,否則無效。

拓展與變化:(1)分組時,要考慮到學生身高比例的均衡,可男女混合分組;(2)可以連接成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愛心等形狀,看誰圍得最大;(3)可以拓展到班級之間的比賽。

分享與討論:這是用腿連起來的距離,需要大家齊心協力。

猜拳移步

體能遊戲:柔韌篇

目的:發展腿部柔韌性。

準備:平地或草地。

方法:兩人一組面對面站立,每人兩腳前後相連成“一”字型(以各自的左腳在前為例),兩人的左腳尖相碰。雙方開始猜拳,勝者左腳後移至右腳後;負者右腳不動,左腳向前移動,左腳尖碰到勝者的右腳尖。然後繼續猜拳,每次勝者將前腳移到後腳後面,腳尖碰腳跟;負者後腳不動,前腳前移,使自己的腳尖碰到勝者的腳尖。依此類推,負者向前移動的距離越來越遠,直到一方腳碰不到另一方腳尖為失敗,另一方勝出。

規則:劈叉有難度時可用手扶地面。

拓展與變化:(1) 可多人組隊,採用合作方式進行遊戲,當第一人腳尖觸不到對方腳尖時,第二人加入連接(可作為第一人與另隊猜拳,或站在本隊猜拳人後面作第二人),以此類推,直到一隊全體隊員參與連接,最後第一人腳尖碰不到對方排頭腳尖為輸;(2)雙方前腳均固定不動,讓輸者以後腳跟為軸,腳尖向外張開一步。繼續猜拳,若再輸,則以後腳尖為軸,腳跟向外張開一步。如此以腳尖、腳跟……輪流向外張開,最先支持不住而倒地的人就算輸;(3)開始時,兩人的前腳可相距約一步。

分享與討論:這是一次運氣+實力的挑戰。

蓮花開

體能遊戲:柔韌篇

目標:發展軀幹、腰、髖部柔韌性,培養合作意識。

準備:平地或草坪。

方法:學生8~20 人圍成一個圓圈,兩腳開立,相互用手搭肩或拉手。然後大家身體慢慢後仰到極限,堅持5~15s 後還原成直立,即為挑戰成功。

規則:不能脫節或倒地,否則為失敗。

拓展與變化:(1)每人一腳支撐,另一腳向前伸直抬起,然後身體後仰到極限;(2)所有人搭肩雙膝跪地,挺髖後仰;(3)搭肩身體前壓做體前屈或弓步壓腿。

分享與討論:要想綻放出一朵絢麗的蓮花,離不開每一片“花瓣”的努力。

壘腳塔

體能遊戲:柔韌篇

目標:發展腿部柔韌性,培養合作意識。

準備:平地。

方法:學生5~8 人一組圍成圓圈,根據每一個人不同的柔韌性,商定出放腳的高低順位(由下到上,分別為1、2、3……)。開始後,每人伸出一隻腳,第1 人(最下面的人)腳跟著地、腳尖朝上,接著第2 人腳跟放在第1 人的腳尖上,第3 人腳跟放在第2 人的腳尖上,依此類推,直到所有人伸出的一隻腳上下相接形成一座“寶塔”狀,並能堅持5~15s 為成功,看哪組“寶塔”壘得最高。

規則:(1)上下腳須相連,不得脫節;(2)允許上一人的腳跟放在下一人的腳掌或腳背或腳踝處;(3)不得藉助外力(物)來完成。

拓展與變化:可要求最下面的人的腳放在一定高度的標誌筒或凳子上,以提升挑戰難度。

分享與討論:加油!讓我們壘就最高塔。

步步高昇

體能遊戲:柔韌篇

目標:發展腿部柔韌性,激發挑戰意識。

準備:平地,體操小折墊。將5~7 塊小折墊合上堆疊在一起,形成長方體的“墊堆”。

方法:學生四人一組,分別站在“墊堆”的四面,採用側壓腿方式,將一隻腳放於“墊堆”最上方的墊面,堅持5~15s,即為挑戰成功。然後往“墊堆”上面放一塊墊子,讓學生再將一隻腳放於最上面墊面處,若挑戰成功,同樣再加高一塊墊子,依此類推。若出現有人腳放不到“墊堆”最上面即為淘汰,並記下其最好成績(層數),直到最後一人挑戰最好成績為止。

規則:(1)每一個高度(層數)必須堅持5~15s 方為挑戰成功,否則為失敗,就不得進入下一高度的挑戰;(2)每次增加一塊小折墊。

拓展與變化:(1)可採用正壓腿或後舉腿的方式進行;(2)挑戰到極限時,可將小折墊打開分兩次堆疊,也就是第一次將小折墊打開放上(單層),第二次將墊子合上(雙層)即可;(3)可進行小組賽,累計小組成員的單人成績為小組成績;(4)可利用肋木的橫檔來玩此遊戲,看誰能將腳放到最高格。

分享與討論:越戰越勇,步步高昇。

凌波仙子

體能遊戲:柔韌篇

目標:發展腰、背部柔韌性,敢於挑戰自我。

準備:平地和細竹竿。

方法:兩名學生手握竹竿兩端,高度約與胸部同高。其他學生身體後仰姿勢依次從竹竿下面通過,手及臀部不著地。順利通過後再降低竹竿高度,以此類推,最後以能通過最低限度的為優勝者。

規則:(1)身體任何部位不能碰到竹竿,否則為失敗;(2)每人每個高度允許挑戰兩次。

拓展與變化:(1)竹竿可用鬆緊帶、繩子或跳高橫杆代替,也可以將竹竿放在跳高架上;(2)可以採用多人手拉手或搭肩合作通過竹竿;(3)採用小組賽,累計小組成員的單人成績為小組成績;(4)可採用坐姿體前屈過橫杆,人坐在滑板上或人不動橫杆平移來通過;(5)去除橫杆,兩手扶腰,身體後仰並仰頭,看誰能看到身後的最低點。

分享與討論:高度一次次降低,一次次極限挑戰。

蟲子蠕動

體能遊戲:柔韌篇

目標:發展手腕、腳腕、腰背部柔韌性。

準備:平地或草坪。

方法:學生先直臂俯撐在地,然後兩手固定不動,兩腿伸直以小碎步向雙手的位置靠近,直到兩腳不能前移為止。然後,兩腳不動,兩手前移還原成直臂俯撐姿勢,接著兩腳再向前移動,如此反覆,像一條蟲子一樣向前蠕動。最後,看誰的腳尖離手掌最近。

規則:膝關節伸直,不得彎曲,否則無效。

拓展與變化:(1)可兩腳固定,用兩手交替向兩腳方向行走,看誰的手能做到離腳最近;(2)先直臂俯撐,然後兩腳和兩手同時向中間位置移動,也就是手向腳方向、腳向手方向移動,使身體成“拱橋”,接著手、腳再一點點向前、後移動,還原成俯撐;(3)可兩腿伸直,兩手分別握住兩腳踝處進行抱腿行走。

分享與討論:四肢伸直,一起見證“蟲子蠕動”的風采。

直腿拍球

體能遊戲:柔韌篇

目標:發展肩、髖、腿、腰的柔韌性。

準備:平地,籃球。

方法:學生手持一個籃球,兩腳伸直與肩同寬,然後用手撥球繞兩腳做“8 字形” 地滾球2~5 次,接著兩腳向外移動一腳距離,同樣再進行撥球,以此類推,直到兩腳分開到極限為止,看誰兩腳分開距離最遠且能完成撥球。

規則:必須兩腿伸直,否則無效。

拓展與變化:(1)可以坐在地上,兩腿伸直,將球沿身體四周撥動;(2)可採用側弓步或正弓步進行8 字撥地滾球,練習時可左右弓步交替進行。

分享與討論:左右開立,八字撥球,挑戰自我。

返躬拍踵

體能遊戲:柔韌篇

目標:發展軀幹背肌柔軟性,拉長大腿前部肌群。

準備:平地。

方法:學生兩腳自然開立,屈膝,上體慢慢後仰,用兩手指尖觸拍腳後跟。若兩手不能觸碰到腳後跟,首先用手拍打自己的臀部,然後依次去拍打大腿背面、膝關節後面、小腿肚子,最後觸拍到腳跟,並能堅持3~10s 為成功。

規則:不得藉助外物或外力來完成。

拓展與變化:(1)這個遊戲有一定的難度,應循序漸進地練習,開始時,可以增加兩腳之間的距離;(2)對身體柔韌性差的學生,可採用左(右)手單側觸拍腳後跟的方法,以減小動作難度;(3)可兩手扶腰,身體後仰並仰頭,看誰能看到牆壁更低的地方;(4)可進行週期性練習,看誰進步快。

分享與討論:勤學苦練方為正道。

足跟競走

體能遊戲:柔韌篇

目標:拉伸小腿後部、足部肌群。

準備:平地,畫兩條10~20m平行線,分別作起點和終點線。

方法:學生成橫隊站在起點線後,大家腳跟著地,前腳掌和腳尖抬起離地。發令後兩腿伸直,用腳跟交替向前行走,看誰最先到達終點線。

規則: 行走中, 兩腿要求伸直,否則需回到起點重新開始。

拓展與變化:(1)可以軀幹向前壓,兩手放在各自的膝蓋處;(2)可兩腿伸直,並用兩手分別握住兩腳踝處進行抱腿行走;(3)可安排小組接力賽。

分享與討論:想獲勝,兩腿伸直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