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对头"被发现,经常泡水喝,坚持半月,高血脂不攻自破

有人把高血脂比喻为"隐形杀手",可见其危害程度。临床研究证实,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杀手"之一,其发病率还在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

高血脂

32岁的王先生在一家公司做销售,常被评为金牌销售,每晚忙到10点以后才回家,双休日也不休息。赴饭局、陪客户是常事。

最近,王先生在体检时被查出"甘油三酯3.4", 超过了正常值。他发现,自从被宣判为"高血脂族"以后,身边跟他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还真不少,饭局多、工作强度大、缺乏运动、吸烟喝酒多是他们的通病,由于血液中的脂肪没法燃烧消耗,积聚后导致高血脂。

高血脂的危害

高血脂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

高血脂

早期的高脂血症多数没有临床症状,这也是很多人不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原因。高血脂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

高血脂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起众多的相关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就是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遗传多基因与环境多危险因素交互作用而成的一种复杂病理现象。除遗传与高血压外,高脂血症被认为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危险因素。因为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强烈的量效关系,即血脂越高,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许多研究表明:血胆固醇含量高于260mg/dl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低于200mg/dl者的5倍;在同一人群中,血胆固醇每下降1%,冠心病危险性下降2%。美国一项35万人的研究表明,当血胆固醇在200mg/dl以下时,胆固醇浓度与冠心病发病呈轻度相关;但当血胆固醇超过200mg/dl以上时,这种关系变得非常明显。

高血脂

高脂血症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可能是:当动脉有损伤时,脂质就会在动脉内膜中沉积,成为稍隆起的病灶,继之动脉内膜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将其围起、固定,形成斑块,斑块深层可以发生软化及溃疡,形成黄色粥状物。

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病,常常是相互伴发的两种疾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冠心病危险起协同增加作用。而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危险。

高血脂可加重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除治疗高血糖外,还需要调节血脂,调脂是减少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更容易导致脑中风、冠心病、肢体坏死、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这些糖尿病的远期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残疾或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高血脂

虽然血脂过高对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性还不完全肯定,但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中风的最主要风险因素是肯定的,因为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血脂过高导致动脉内膜脂质沉着,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这一事实,可以认为血脂过高与中风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

既然高血脂有这么多的危害,那么血脂是否越低越好呢?

答案亦是否定的。国外的一些调查发现,血浆总胆固醇太低,死于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就增加。我国的调查显示当血浆总胆固醇≤140mg/dl后,老年人预期寿命并没有延长。

血脂检查

青年人应该每2年检查一次血脂; 40岁以上的人应每年检查一次血脂;易发群体如:有家族史,体型肥胖者,长期多糖饮食者,吸烟、酗酒者,运动量不足、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者,已经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的病人,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检查血脂。

检查血脂注意事项

高血脂

查血脂首先要求在采血前一天晚上开始禁食,空腹12小时以后,晨间取血。此外,还应注意取血化验前的最后一餐忌食高脂食物,不饮酒,因为饮酒能明显升高血浆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导致化验结果有误差。另外,应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因为血脂水平可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如:创伤、急性感染、发热、心肌梗死、妇女月经、妊娠等。此外一些药物如:避孕药、β-受体阻断剂、噻嗪类利尿剂、激素类药物等也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验结果的误差。

高血脂"对头"被发现
这里指的是体恒月草酸降脂素,可使胆固醇降低并且转为胆汁酸从体内排出,又可增加体内脂蛋白酶的活性,加速血清中甘油三酯的降解,从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调节血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