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有尋找靈魂,在路上的人

古印第安人有句諺語:“別走得太快,讓你的腳步等一等你的靈魂。”

如果說人生像一部公路電影,《在路上》這本書將完美且切合實際的表現出來。這本書更像是一個紀錄片,灰色的背景、黑白映像、老式的鏡頭,記錄著作者在橫跨美洲大陸上發生的一切。

《在路上》 | 每個時代都有尋找靈魂,在路上的人

《在路上》是以二戰結束後的美國社會為背景,表現出其中一部分青年人在成長的路上尋求突破與束縛,用一種聲嘶力竭地方式一起吶喊,不停搖擺,讓身體裡的每根神經都活躍起來,與靈魂激情碰撞。

《在路上》的作者傑克·凱魯亞克,出生於馬薩諸塞州,父母是法裔美國人。大學就讀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於大二退學開始專職寫作。其短暫的一生著作頗豐,憑藉《在路上》成為當時最知名也最具爭議的作家。與艾倫-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尼爾-卡薩迪等人一同被認為是“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

他生於1922年,1969年在佛羅里達州聖彼得堡因胃出血不治身亡,時年四十七歲。

《在路上》這本書講述主人公薩爾和狄恩、瑪麗露等人四次穿越美洲大陸的故事,寫盡了一群青年人的瘋狂與燥熱,尋求性愛、吸食大麻、也在側面反映了二戰後美國社會環境對當代青年人的影響。

這是一本純粹的書,裡面沒有渲染的情節,只是一直在講述,像放映機一樣,記錄每個人的行為,情感表達與發洩的方式,自我節制與真實的瘋狂,尋求各種自由,毫無底線,毫無保留。

這本書雖具有爭議,但依然影響到許多的青年人,此書作為垮掉派和反文化運動的代表作,《在路上》不只改變了上個世紀60年代西方青年的生活方式。

大門樂隊鍵盤手雷-曼扎克說:“沒有《在路上》,就沒有大門樂隊。”

鮑勃-迪倫說:“《在路上》改變了我的人生,如同它改變了其他所有人的人生。”

多半個世紀後,此書依然像傳教士一樣,撫慰那些在路上不停行走的那些人的靈魂。

《在路上》 | 每個時代都有尋找靈魂,在路上的人

一、書寫一段年輕時荒誕不羈的旅途

《在路上》首次出版於1957年。整部小說絕大部分是採用自傳體的形式,結構鬆散,斷斷續續,描寫當代一群青年人荒誕不羈的生活經歷,不僅反映了戰後美國青年的精神空虛和渾渾噩噩的生活狀態,還被公認為上世紀60年代嬉皮士運動和垮掉的一代的經典之作。

社會背景:1939二戰爆發,期間1941年日本襲擊了美國的珍珠港,隨即美國介入二戰中,期間美國派出幾千萬人打仗,其中70%都派到海外。直到1945年結束,當時美國社會精神狀態低迷。二戰結束後的美國開始調整、人們慢慢進入恢復期,直到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得到了高速的發展。

而《在路上》的故事便是作者傑克·凱魯亞克在1947年開始四次穿越美洲大陸的經歷。那時的美國正在恢復期,經濟得到發展,生活節奏的變化使人們開始產生了不同的思想。

更多人開始追求自己心中所想的自由與民主。

而作者傑克·凱魯亞克在這場追逐自由的路上展現出“被垮掉一代”的反叛性及想找到與自己靈魂對話的方式。

書中通過作者對穿越美洲大陸的真實描寫,呈現出一幅當時美國社會最底層人們生活的畫卷。他們大部分人喝酒、打架、鬥毆、生活中無處不充斥著性和大麻的味道。

在他們所經過的地方也領略到了美國當時不同的田園風光。書中描寫到棉花莊園,如何採摘棉花,葡萄園,香蕉園等,還有當時未被開發的蒙特祖瑪河周邊,那裡還住著樸實且窮苦的印第安人。

整本書裡除了描寫幾個主人公的年少輕狂,荒誕不羈外,也寫出了當時全美洲的風土人情,成為書中豐富且多彩的背景。

《在路上》 | 每個時代都有尋找靈魂,在路上的人

二、社會下縮影下的部分人

書中的主人公薩爾是大學二年級的學生,那時是戰後第二年,同時在家寫小說。為了尋找寫作靈感及衝破壓抑的生活,便與好朋友,所有人都認為精神有問題,且不靠譜的狄恩,一起上路窮遊美洲大陸。他們常常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為了吃飯還偶爾去零工,身上經常泥漬斑斑,往往上一刻的孤獨失落還充斥他們的全身,下一刻卻因麵包、女人、大麻便精神抖擻。

當你認真去讀這本書的時候,會發現書中的描寫就像是一個長鏡頭。鏡頭下的世界錯綜複雜,青年人生活在一個蒸籠式的社會里,想要反抗壓抑和束縛的生活,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天空。

書中的薩爾、狄恩、瑪麗露等人代表著當時美國社會垮掉一代人的行為,他們追求個性穿越美洲遼闊的大陸,不停地上路、瘋狂地開車,毫無保留地放飛自我,無節制的吸毒、荒唐放縱的性行為、彷彿永遠可以沉浸於爵士樂的世界裡,來釋放自己的靈魂,卻又不經意間地迷失自我、間接地毀掉自己。

作者傑克·凱魯亞克便在1951年4月,在20多天的時間裡,把自己完全關在小屋裡,除了吃飯睡覺都在一刻不停地寫,讓自己持續保持著亢奮的狀態,用一臺打字機和一卷120英尺長的打字紙一鼓作氣地寫完了《在路上》。

作者傑克·凱魯亞克把這一切用文字記錄下來,不帶任何伏筆、裝飾及掩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同時對於自己的靈魂形成了一種微妙的救贖。

那是當時美國社會一部分真實的縮影,鏡頭下作者傑克·凱魯亞克用自己身體力行的方式展示出當代青年人想要追求理想,尋求信仰的精神狀態。而這種在路上的方式並不能適應長期的社會生長環境,從而被認為是被垮掉的一代。

《在路上》 | 每個時代都有尋找靈魂,在路上的人

三、不停地上路,感受靈魂的存在

書中另一位主人公狄恩是薩爾的朋友,是一個離經叛道、像瘋子一樣的人物。他一事無成、整天無所事事,結了三次婚,前兩次都很失敗,還有孩子,卻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瘋狂模式中,和各種女人上床,吸食大麻,等等。

他最大的特點可以偷到各種的車,並不是為了錢,為了生存,而是為了隨時上路,走遍美洲大陸。但這個人物卻有著他獨特的魅力,長相帥氣、喜愛文學、一無所有卻依舊慷慨。

薩爾與狄恩去往墨西哥城時路過了蒙特祖瑪河,在那裡他們遇見了與世隔絕的印第安人,印第安的小姑娘們想賣水晶給狄恩,於是狄恩把車裡僅剩的手錶給了一位衣衫襤褸的小姑娘,換了一顆水晶。

當他們開車離開時,小姑娘們一直追著車跑,跑了很長的一段路,狄恩捶著胸口大叫:“啊,我的心都快碎了,她們這樣忠誠和好奇要持續多久啊!她們之後會怎麼辦?”

實在是想不明白狄恩這個有些神經症狀的傢伙、對女性的貪婪無度、對自己行為無拘束、對吸食大麻肆無忌憚的人卻擁有這樣的情感。其實人性都是善良的,狄恩亦是如此。只是每個人走的道路不一樣,像這些年輕人一樣,總是不停地上路,不停地瘋狂,不停的追逐,在匆忙中忘了自己是誰。

每當孤獨襲來的時候又想找到自我,去感受自己的存在,用著一種極度另類方式,感受自己的價值,再繼續上路。

每個時期都會有像薩爾和狄恩這樣的青年人,都希望刷出自己的存在感,價值感,抵抗一切社會環境下給他們帶來的束縛,掙脫他們認為社會對於他們不平等的待遇,活出屬於自己存在於世上的價值。然而個人的能量與世界的對抗就像以卵擊石,有碰石頭時的瘋狂與粉碎後的頹廢不羈。

《在路上》 | 每個時代都有尋找靈魂,在路上的人

結語:哲學家周國平先生曾經說:“人身上必有一種整體的東西,是它在尋求、面對、體悟、評價整體的生命意義,我們把這種東西叫做靈魂。

在很多人看來作者傑克·凱魯亞克這不是在生活,像是人生的一場不尊重自己的鬧劇,而當我們認真去讀這篇小說時,你會發現作者在這部戲劇裡沒有加任何佐料,只是真實地把他在路上的生活記錄並描述出來。

我們的生活與戲劇的唯一的區別是,每個人都在用生命在演繹生活,表達自己的靈魂,如何想要過好自己的人生,首先便是珍惜生命,因為生命是用時間計算的,不要總拿生命去拷問自己的靈魂。

每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一樣,很多人想在有限的生命裡,給生活狠狠地一個撞擊,讓自己可以撕心裂肺,讓自己刻骨銘心,讓自己不能白活,這些其實都是自己的定義,而真正的生活往往無法去評判是非對錯,只會在靈魂的深處烙下各種印記。

誰都有叛逆的生命期,但請在人生的這場公路片中,走好自己的路,演好自己的角色,調整好人生腳步的快慢,找到自己生活的節奏,生命不能重來,讓靈魂與你結伴同行。

不要在路上不停地尋找自己的靈魂,而是在人生這條路上感受自己的靈魂。

靈魂一直都在,帶著你的靈魂勇敢的上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