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讚了

孩子,昨天中午媽媽做的菜你不喜歡吃,偷偷把那盤菜倒掉了。

我告訴你:「即使不喜歡吃也不能倒掉,節約是美德,很多孩子還吃不上飯呢。」


誰知你出其不意地說:「可就算我們節約糧食,吃不上飯的孩子還是吃不上飯啊。」


媽媽愣住了,第一反應覺得你在抬槓,但又無言以對。你這種想法乍一聽好像有點道理,但是仔細想來卻有些危險。


不過,這倒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和你聊聊「為什麼不能浪費」這個話題。


媽媽希望,通過這次談話,你會將「珍惜」內化成自己的行為準則,而不是別人對你的要求。


“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讚了


1


珍惜,就是「積少成多」


孩子,媽媽一直在思考你說的那句:「可就算我們節約糧食,吃不上飯的孩子還是吃不上飯啊。」


後來,我跟你說:

是的,你現在珍惜桌上的飯菜,並不能立即讓一個飢餓的孩子果腹,但是,珍惜卻可以間接影響很多事情。


比如我們省下來的飯錢,可以存起來,存夠一定數額,就捐給山區的孩子,這樣就可以真正幫助到別人了。


如果每個家庭都像我們一樣,那就會有更多的孩子得到幫助,你覺得這是不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呢?


你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像是聽進去了。


你還記得老師教你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嗎?


老師讓你和同學們做一個實驗:每天主動撿起班裡的一片紙屑,累積在一個紙箱裡。你告訴媽媽,不到兩週,紙箱就快滿了。

這和我們節約糧食,是一樣的道理呀?


也許在你看來,一粒米、一滴水,微不足道,但你碗中的食物,杯中的水,就像掉在班級裡的那片紙屑,看似很小,可一旦日積月累,就會「積紙成山」。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今日你節約一粒米,明日就能省出一碗飯。


若是人人如此,就能極大地減少浪費,就能把資源,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一個民族的文明,也正是來源於這些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米的國民。


“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讚了


2


珍惜,就是懂得他人之痛


媽媽看到農業大學武維華教授的調查:

全國大學生,每年倒掉的糧食,可以供1000萬人食用一整年。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約佔全國總產量的25%。


看到這樣的消息,媽媽很心痛。


我記得你還很小的時候,我們就一起看過那張《飢餓的蘇丹》,一個飢餓的孩子倒在地上,遠處有一隻等待他死亡,便可以食用他身體的禿鷲。


你雖然小,但看著這張照片,也明白這是很悲傷的事。你那時候說,這個瘦瘦的小孩子真可憐。


媽媽想告訴你,非洲每年有400萬人因為吃不上飯,而死於飢餓。他們都像這個瘦瘦的小孩子一樣,在艱難的環境裡生存,餓得瘦骨嶙峋。


一口飯對我們家來說,也許只是可有可無,但對他們來講,卻是救命稻草。


所以媽媽希望,你在面對食物的時候,想想他們,世界上還有一群人,幾口飯就能延長他們的生命。如果我們浪費糧食,想到他們的時候,媽媽會很慚愧。


“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讚了


還記得來我們家玩的小燕阿姨嗎?

她家住在甘肅一個農村,小時候很缺水,如果要洗澡喝水,要用桶去井裡挑水。


她離開農村很多年了,還保持著節約用水的習慣,洗手時,如果要用洗手液,會馬上把水龍頭關上。


那時候小小的你很不解,「為什麼非要關上?」

小燕阿姨說,因為想到她家鄉的孩子,現在還不能如此自由地洗手,心裡就會感到抱歉。

你似懂非懂地答應她,以後你打泡沫時,也會關水龍頭。


媽媽多為你驕傲啊,因為懂得痛他人之痛,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真正善良的人才能做到,而你小小年紀就懂了。


媽媽沒辦法告訴你,你珍惜糧食,吃不上飯的孩子就立刻能吃上飯了。

但你看,當你知道還有那麼多孩子還在捱餓,你對眼前的米飯,是不是多了一點珍惜呢?


“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讚了


3


珍惜,就是尊重和感恩


孩子,你知道嗎,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東西,都不是隨便存在在世界上的。


比如說你手中的鉛筆,它首先是樹木,然後工人叔叔辛苦地挑選合格的樹木並砍伐,大卡車一車又一車拉到工廠,流水線上的叔叔阿姨,辛辛苦苦地勞作著,還面臨著粉塵汙染。


“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讚了


每次霧霾天戴口罩,你總是說很憋,可是筆芯工廠的叔叔阿姨們,每天都要戴著口罩,因為灰塵太大,就像霧霾時的天空,是你不喜歡的樣子。


如果沒有他們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勞動,我們就沒有鉛筆。


同樣的,我們的電視機、手機、Ipad,甚至是我們每天睡覺的床、被褥,以及我們每天吃的大米,沒有一樣是輕鬆得來的。


你常常和我說,寫作業好辛苦。

可你知道嗎,大米成為米飯,農民伯伯很辛苦;樹木要成為鉛筆,工人叔叔阿姨很辛苦;爸爸媽媽要掙錢買柴米油鹽、吃穿用品,一樣也很辛苦。


記不記得?有一次你們班舉行手工藝作品比賽,你花一個星期搭出來的樂高積木,卻在出門前不小心被弟弟撞壞了。還記得那時你哭得多傷心嗎?


如果伐木的工人叔叔、運樹的哥哥、工廠的姐姐,知道你隨便丟掉他們辛苦的成果,應該也會傷心呢。


所以,這麼多人辛苦的勞動成果,我們是不是應該尊重呢?


前一個月,口罩不夠,我們很少出門。你問我,為什麼口罩會不夠呢?以前不是想買就能買到嗎?


媽媽想告訴你,不是的,想買就能買到,是一種幸運。只是我們常常,把這種幸運當成了理所當然。


“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讚了


巴基斯坦的蝗蟲災害,讓多少人吃不上飯,政府現在無法封城,因為害怕民眾不能果腹。


孩子,只有繁榮的國家、穩定的環境,才能保證我們正常的生活,可是這一切都不是「應該」,而是千千萬萬中國人的辛苦換來的。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節約是一種美德,在節約背後,不僅僅是懂得珍惜物質,尊重勞動,也是懂得感恩。


感恩那些為我們製造物品的人們,感恩我們所處的和平年代,感恩我們生在繁榮昌盛的國家。


“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讚了


媽媽希望,你能學會珍惜。

不僅是一碗米飯、一杯水、一支鉛筆,還要珍惜每個人的勞動,更要珍惜我們在太平盛世的這份幸運。


媽媽祝福你,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裡,始終善良、樂觀、向上,心存他人,心存感恩

文章來源:凱叔講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

關注我,我是教語文的郭老師,每天為您分享一點點家庭教育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