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八十章:真一之炁无心自动——接通天地,无师自通

《道德经》第八十章:真一之炁无心自动——接通天地,无师自通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白雪乾金飞琼苑,黄芽坤土发玉园。” 今天继续跟韩金英老师学习《道德经》第八十章,无为大道,性命双修,至清至静,真一之炁会无心自动,无意自行,接通天地元气,空中弥漫的能量与信息,自然灌注,无师自通。

《道德经》第八十章:真一之炁无心自动——接通天地,无师自通

第八十章 独立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第八十章:真一之炁无心自动——接通天地,无师自通

这一章教人知方所,知运动旋转之机,自然阴阳双修。“小国”指中之中,“寡民”指气之深。器有什伯,非只一处,都是旁门左道,可以用一时之功,时间久了必误人,不是圣人流传之法,所以不用。虚里能见小国,气静而知寡民,此至道微妙,不是什伯之器。静极小国见,气深先天起,那时方知先天大国,自然玄妙,运动周流,一窍生百窍,百窍生千窍,万窍一贯通,皆成大窍,此时光照十方,虚无大地,所以说小国寡民,何必使用有什伯之器?何必理睬那些旁门左道?又何必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远徙”指存想之功。何处起,何处凝,叫“远徙,用心用意叫“重死”。

《道德经》第八十章:真一之炁无心自动——接通天地,无师自通

“使民”指行气之说,人能小国寡民者,虽有河车、三关度数之说不懂那些东西,自然能够达到,虽有文火武火甲兵之说,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反正玄关开了,道入进去了。修至道的人,深其气,返淳化之风,朴素以复古道,如能清之极、静之极,清静至极,真一之炁会无心自动,无意自行,随天然使民复古道,结绳而用之。结绳指一团浑元之气。清如此,静如此,就会自然运动。运动时,方知其味之甘,其服之美,其居之安,其小国寡民之俗之乐。“邻国”指我之形,相望而化为清虚之境也。“鸡犬”指我之心意,相闻而化为太清之地。如是安于大定不动,而复返清静,归于无始之先,叫“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与道合真。

《道德经》第八十章:真一之炁无心自动——接通天地,无师自通

修无为大道,本来是静极生动的先天真一之炁,不论老少,不论男女,只要能静,都可以片刻得药。如果是旁门左道的后天精气,就是年轻少壮的也得不了药。只能健壮色身,得不了法身。修道自古有清净而修,有阴阳而补。上等根器之人,才可以间鼎双修。双修是顺天地自然之道,本来就是小国寡民,阴阳坎离,乾坤阖辟,本来天然。一呼一吸,上下往来,中气一升,五脏之气随之而生,中气一降,五脏之气随之下降。而主宰升降的就是以神为父,以炁为母,父母扭结成一团,融通无间。那股氤氲之炁,就是天地生我之初一点真灵。清修要炼精炼气,双修可以省去,只炼虚即可。这首先要开玄关,双方身体都出现了先天真阳能量,在此基础上还虚,毫无私心杂念,用虚灵元神,不知不觉,无思无虑两个人的神如孵蛋的老母鸡抱蛋解卵,在至深的宁静中养育出一个精神的婴儿,纯阳神。不知道、不懂、自然的、长期的夫妻生活可以培养成功,要是谁懂了想修纯阳神那可难了。

《道德经》第八十章:真一之炁无心自动——接通天地,无师自通

所以,找对象结婚,找到灵修的伴侣,也就是神仙伴侣,那是最好的。价值观、爱好相同,都重视先天轻后天,爱护灵魂清淡肉身,那样自然的生活就在修道,可以做到老子这一章说的:“虽有舟舆,无所乘之”用不着那些意守丹田、周天运转,神一感应那自然的快感,就是水火既济。男女阴阳之气,直接打通中脉,灵魂直接出窍,获得创造力与所谓的神通。虽然是至极之静,无底的清凉世界,什么也没做,什么也不知道,但是神已经通到任何它该到的地方。不久,几辈子前你干过的事情,就会在你的生活里出现,不学就会,无师自通。你在现实中的成就可以验证灵通的程度,无为无不为,真实不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