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名著裡的執念——三國中的"鄙視鏈"

如果以客觀的角度回頭看這部《三國演義》,對於人物的描寫和刻畫還是帶有著作者羅貫中先生的情緒和偏向,但畢竟這是一部小說,是文學作品,創作的時代和背景也影響著這部傳奇的四大名著之一,"鄙視鏈"就帶著這樣的創作背景應運而生......

一、"演義"誕生 ——戰亂年代的不朽詩篇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能通過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度過無聊的疫情隔離期,消耗雙休日以及快樂的寒暑假。而遠在千年的古人,他們閒暇之餘是如何度過自己的休閒時光呢?觀曲聽戲在那時是有錢人的專屬,那麼對於平民百姓來說最重要的一種消遣手段,就是聽人"說書",古人的出版發行技術沒有今天這麼高超便捷,只能憑藉說書人日常的努力,一遍又一遍的將市面上的小說背誦下來,再加上自己獨特的口技、表情、狀態,向觀眾展現一部小說或者故事,深得當時男女老少的喜愛。在這樣的背景下,催生了不少像我們今天文章的主人公——羅貫中這樣的民間作家。

品味名著裡的執念——三國中的

元末明初,在那個年代,社會矛盾異常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多年戰亂後朱元璋橫掃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在這期間老百姓流離失所,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熟知基層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渴望社會穩定,沒有紛飛的戰火,只要,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並希望結束動盪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以東漢末年的戰亂歷史為題材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依據史實卻又不單單闡述史實的小說。

品味名著裡的執念——三國中的

二、創作者的"尊劉貶曹"——兵荒馬亂下的情感附屬

根據《三國演義》的前身西晉陳壽所著的《三國志》,由於作者羅貫中常年身為平民百姓的基層經歷,所以他一改原本《三國志》的粗枝大葉,和紀傳體史書陳述簡單的面貌,在其中加入了民間故事、戲曲、話本、傳說等元素,成就了最終我們代代相傳、膾炙人口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

但羅貫中畢竟在當時,只是一個民間作家,身處基層,由於他的一腔熱血,對社會制度的不滿和憤慨的情緒,以及對和自己一樣深處水深火熱的老百姓的同情,作品的初衷和內容,多多少少有些不夠客觀,甚至有些偏激。不論是我們今天回頭看這部作品,亦或是當年聽人說書的百姓,都能很確切的感受到作者對於劉關張三個政權領導人的固執看法。"尊劉貶曹"是這部作品的成書基調,亂世之梟雄—曹操被作者書寫成一個心術不正、手段惡毒的霸權主義者。而劉備身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被寫為"儀表堂堂,身高七尺","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的漢室之希望。而東吳孫權則被作為配角為整個故事畫龍點睛,並無過多濃墨重彩的描寫。而造成這樣的結果,不是因為作者搞純粹的個人主義,崇拜劉備唾棄曹操,而是因為時代和背景,造就了與史實稍稍不符卻又沒有大問題的"演義中的三國"。

三、對於劉備 —— 眾望所歸的正義化身

品味名著裡的執念——三國中的

身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的劉備,從小說一開始就以織鞋販履的營生映入讀者的眼簾,草莽出身的他一身正氣,相貌堂堂,身材過人,這裡正是作者的有意刻畫,向大家展現他身份不一般的同時又描寫了他生活的落魄,使這樣一個後來的"皇親國戚"無限的接近於羅貫中本人所接觸的平民百姓。在羅貫中的刻意安排下,這樣的形象在小說的第一章出現,讓人們一下子有了很強的代入感,也對小說接下來的故事走向和發展趨勢有了更濃厚的興趣。在他的眼裡,劉備已經不僅僅是史書中那個匡扶漢室的逆流英雄,更多的代表著基層人民的反抗情緒,以及對天下太平的期盼,百姓們希望在這樣一個年代,也能有像劉玄德這樣的草莽英雄站出來,維護正義,反抗權貴,憤恨剝削。不難看出劉備在這部三國演義裡已然成為了正義的化身,所以不論是從作者的角度還是以當時的背景和群眾的呼聲來看,這樣的描述,更加貼地氣,更加符合《三國演義》在那個年代能夠受人追捧的理由和原因。所以從那時起"尊劉"已經成為那個年代作者、讀者以及我們後來讀三國的重要基調,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劉備這個人物在作者心中和他的作品裡佔有如此之大的分量了。

四、對於曹操 —— 無毒不丈夫的陰暗之人

品味名著裡的執念——三國中的

如果古人能夠長命千年而不死,能看到後人對自己的評述,那我想能把自己看得氣得半死的就當曹孟德了。身為宦官之養子的曹操,刺董卓、謀天下,頭腦清晰,帳下雄兵百萬,良將上千,文臣滿腹韜略,心狠手辣的同時也確實為天下一統做出了貢獻,不僅如此文采斐然的曹操還為後世留下了不少不朽的詩篇,他的幾個兒子也是能文能武,曹植七步成詩,曹彰勇武過人。即使功過相抵曹操也是一位卓越的集政治、軍事、文學和教育大家。可即便如此,他還是在後世在小說中以一個朝堂小官的身份開啟了自己的歷史,作者在這個時候就有意的提醒讀者:曹操是當官的。從這一點出發就已經奠定了曹操成為了這部小說的反派角色。當時的老百姓是非常痛恨官僚主義的,所以衙門之內,朝堂之上吃俸祿的都被百姓恨之入骨。所以在這裡就已經和開篇就出現的"男一號"劉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正一邪"的對抗戲碼此時已埋下伏筆。到後來,劉備仁義的"三顧茅廬",棄徐州讓小沛,仁義之名傳滿天下,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匡扶漢室"北上拒曹,和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再到曹操之子的篡漢謀逆,作者有意突出的對比刻畫衍生出了"貶曹"的寫作大方向,正是因為曹操在這裡也不僅僅代表他歷史上的身份,更多的是人民的對立面,是剝削人民,壓榨人民,引起戰亂的邪惡化身,是社會的萬惡之源,所以在讀者以及作者的角度來看,支持劉備的"正義之師",反對曹操的"醜惡嘴臉",於情於理都變得再正常不過。

五、對於孫權 —— 江東屏障下的求存之道

對於東吳之事,羅貫中本人在寫作時並沒有太多的感情色彩和情緒導向在裡面,即使是對於讀者的刻板印象來說,整部三國和江東關係最大的或許就是關羽和張飛之死,但其實東吳對於整個三國的歷史進程也有深遠的影響。江東人的不服輸不忍氣不吞聲,造成了關羽之死導致江東又重新掌握了荊州,這個號稱天下之腹的地方對於後來建立蜀國而北拒曹操的劉備來說意義重大,也正是因為蜀國道路崎嶇,"雖可自保但不宜長途跋涉",更加凸顯出荊州這片糧草人車皆可日行百里之地的重要性。試想當初東吳沒有要強行奪回荊州的執念,或許劉備北上扶漢和後來老諸葛亮六出祁山都能變得更加便捷和成功,歷史或許會因此而變得不同。

而要說為何戰略地位如此重要的江東卻被作者輕描淡寫,首當其衝的原因便是那時的人們覺得江東子弟是"偏安一隅",是依靠江水天險自保的求存主義者,在人們眼裡他們既不是加害於百姓的化身,也不是敢於站出來對抗黑暗的勢力。所以不論是民眾還是作者,對於江東更多的是人與人的感情描寫,而沒有過多的寫江東人對整個三國曆史影響的突出表現。對大家來說,這樣的一股勢力,中規中矩,不正不邪或者亦正亦邪,在人們不喜歡也不討厭的情緒下,東吳作為配角陪伴著整部故事的發展,也在情理之中。

結語:

以現在人的看法來說,歷史固然不可隨意篡改,但對於這樣一部蕩氣迴腸的史詩鉅作,英雄主義與合理的寫作手法是作者在那個時代回眸前朝、感嘆當下的情感抒發。對於一部小說,我們沒有必要吹毛求疵的要求它要百分之一百的貼合實際,畢竟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遵從歷史的同時藉助時代背景創作出這樣一部千古流傳的名著,為百姓發聲,本身就令人敬佩。尊重歷史固然重要,但對流傳至今的名著,多一些寬容和理解更加重要。

參考文獻:百度百科-《三國演義》羅貫中小說

百度問答-《如何看三國演義中的尊劉貶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