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發財祕訣,孔子這樣教好嗎?《論語》2.17如何罵人不懂裝懂?

《論語》在孔子與弟子的問答中,常道見大道。每節最後以朱熹的註解品讀來壓軸。

本章沒有保留相似度高的群友的翻譯,望群友見諒。持續更新中。

2.17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18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升官發財秘訣,孔子這樣教好嗎?《論語》2.17如何罵人不懂裝懂?

曾國藩為官之道

一、各群友對《論語》2.17節的翻譯。

2.17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女,通“汝”,你的意思。因子路好勇,夫子恐其以不知為知,有害求知。故夫子因材施教之。各人翻譯的不同之處主要在“誨女”上,其次是“知之乎”翻譯也有不同,請您細讀之。

1、肖奶奶的翻譯

孔子說:“子由,教給你一個關於知識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

肖奶奶翻譯的不同之處:第一個“知之”,關於知識的道理;最後一個知,讀第四聲。

2、吳爸爸的翻譯

孔子說:“子路!教你什麼是“真知道”,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就是真知道。”

吳爸爸翻譯的不同之處:第一個“知之”,真知道;

3、熊媽媽的翻譯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熊媽媽翻譯的不同之處:誨女,教給你的話;“知之乎”,明白了嗎?

4、甘先生的翻譯

孔子說:“子路,你明白了我的教誨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大智慧。”

甘先生翻譯的不同之處:誨女,我對你的的教誨;

5、趙女士的翻譯

孔子說:“由啊,我教給你的,你懂了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趙女士翻譯的不同之處:誨女,我教給你的;知之乎,懂了嗎?

6、朱熹《四書集註》對這段話的理解品讀。

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則以為知,所不知者則以為不知。如此則雖或不能盡知,而無自欺之蔽,亦不害其為知矣。況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升官發財秘訣,孔子這樣教好嗎?《論語》2.17如何罵人不懂裝懂?

二、各群友對《論語》2.17節的翻譯。

2.18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對於事情能做到從容“闕疑”、“闕殆”,其背後必是真明白了,看清了,然後善不求而得,為官之道,容易嗎?各人翻譯的不同之處主要在“其餘”上,然後是“闕疑”和“尤”。

1、肖奶奶的翻譯

子張要學謀取官職的辦法。孔子說:“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說,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的說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到一旁不做,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小心去做,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就在這裡了。”

肖奶奶翻譯的不同之處:幹祿,謀取官職;闕疑,有懷疑的先放一邊不說;其餘,其餘有把握的;尤,犯錯;闕殆,有懷疑的先放一邊不做。

2、吳爸爸的翻譯

子張求為官求俸的道理。孔子說:“多聽少質疑,擱置不同意見,謹慎說話,說話不過頭,就麻煩少。多觀察,擱置別人所未做完全的,謹慎做事,行事不過頭,後悔的事就少。說話不惹麻煩,做事少有後悔,官祿順通的道理就在這裡了。

吳爸爸翻譯的不同之處:闕疑,少質疑,擱置不同意見;其餘,不過頭;尤,麻煩;闕殆,擱置別人所未做完全的;

3、甘先生的翻譯

子張欲學為官之道。孔子說:“要多聽,心存疑慮就先放一放,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表態,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多觀察,不明白的就保留心中,謹慎地實行那些真正懂得的,就能減少事後懊悔。言語少犯錯誤,行動很少後悔,自然就有官職俸祿了。”

甘先生翻譯的不同之處:幹祿,求為官之道;寡尤,高枕無憂;悔,事後懊悔;

4、朱熹《四書集註》對這段話的理解品讀。

呂氏曰:“疑者所未信,殆者所未安。”程子曰:“尤,罪自外至者也。悔,理自內出者也。”愚謂多聞見者學之博,闕疑殆者擇之精,慎言行者守之約。凡言在其中者,皆不求而自至之辭。言此以救子張之失而進之也。程子曰:“修天爵則人爵至,君子言行能謹,得祿之道也。子張學幹祿,故告之以此,使定其心而不為利祿動,若顏閔則無此問矣。或疑如此亦有不得祿者,孔子蓋曰耕也餒在其中,惟理可為者為之而已矣。”

升官發財秘訣,孔子這樣教好嗎?《論語》2.17如何罵人不懂裝懂?

感謝!持續更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