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有行”跟“知行合一”不一樣

  這十個身語意業其實是分兩個部分,第一個,無過失、不害、不可毀、不可壞、不退轉、不可動,這個剛好六個,這六個是三對,“無過失身語意業”是自受用,“不害身語意業”是他受用,“不可毀身語意業”是自受用,“不可壞”是他受用,不可毀自己的身語意業,不可壞他人的身語意業,是這樣講。這個“不退轉身語意業“是自己不退轉,”不可動身語意業“就是不使眾生退心的身語意業。這三對,我們叫負向表列,比較消極的意思。

  下面這四個是正向表列,“殊勝身語意業、清淨身語意業、無染身語意業、智為先導身語意業”。同樣的,殊勝是自受用,清淨是他受用,無染是自受用,智為先導是總說,自他皆受用,總說就很明顯,到最後身語意業的圓滿成就是以智為先導為終極。

  現在話講回來,他又分兩段來談,第一段是先講成就身語意業,第二段才講怎麼修行的問題,成就身語意業是修行的前方便還是修行的全程?這就是一個問題。修行按照這文殊師利菩薩所答的141大願,說可以成就勝妙功德,所以中國的佛法全部掉到這裡面去了。你在寺院裡頭可以看到,很多寺院水龍頭上面就是“以水盥掌,當願眾生…”,廁所就貼一張“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痴…”等等的,他已經融入了整個大乘佛法的修法裡面去,完全依教奉行。這關鍵就在於依教奉行是沒錯,是不是到達終極的目標,還是隻到達休息站而已?這是個關鍵。下面怎麼講不管,也不是否定也不是批判,是我們要有一個認知,我們把這樣修法的這個部分叫作圓融道,也叫作隨緣行。

  成就這些身語意業,假如你是用識法修,識法不是心法,用識法修的話那叫修養,非常高級的修養。當然,他也符合“格致誠正”的修法,基本上我們沒有研究王陽明的思想,他的格物致知是很有名的,但是王陽明應該是宋儒、明儒理學發展的最後階段,很遺憾的是夭折了,他是最後一個,假如以古代的文化來講,算是終點站,最終的部分,他的知行合一哲學影響蠻大。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在,他只是發芽還沒成就,他運用“格致誠正”,要把佛教的修定方法融進去,修定的方法我相信沒有成功,因為他沒有正式佛教的這一種修定的方法,所以他一直堅持他的格致誠正,而格致誠正在孔子以後就失傳,他自己要點燃這一個燈燈相傳的法脈,他沒有完成。

  沒有完成的原因是,他到晚期的時候,明朝已經非常的沒落了,明神宗以後,他的思想的下一位就是王船山(王夫之),王夫之就碰到滿清,接著就是文字獄了,思想完全終止了。假如那以後,知行合一的文明,在滿清能夠接下去的話,中國這二百年不會這麼悲慘。但是所有思想被砍斷了,只剩下考古、訓詁學,也是應該要說中國這個文明要重新來過一次,是這樣的因緣。《華嚴經》是保留在大藏經裡面,沒有被文字獄破壞掉,我們現在可以重新來過的原因在這裡,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在上回向這個部分,王陽明有試著在做,但是他要撐起一代宗師的這個使命他做不到,尤其整個大局,他是在沒落的時代,不是在興盛的時代。他假如是在明成祖的時代來做,那就不一樣了,在永樂大帝那個時代來做就不同了,這是一個氛圍的問題。這就是之前講的,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傢俱足、色具足、相具足,因為他的生處、種族、家這三種都不具備,也就是大環境他不具備。他假如是在明成祖時代,永樂大帝一定把他捧的不得了,因為永樂大帝是被方孝儒氣的要死,氣到把方孝儒殺十族,傳統是殺九族,他氣方孝儒氣的要死,氣到殺十族。假如有王陽明這樣的人,在思想上登高一呼,你說永樂大帝疼不疼他,絕對疼死了。

  而他在神宗那下一代就沒用了,神宗為了小老婆跟立太子的事情,已經氣到五十幾年都不上朝,他家不具足、生處不具足、種族不具足。一個神宗、萬曆帝根本就是荒廢,他不見得荒淫無度,因為他是張居正的學生,一條鞭法的張居正,他是個很英明的宰相,但是因為很嚴格,按照教條、按照宗法來,也不准他把皇后的太子給廢掉。因為他開始戀愛的時候,懂得感情發展的時候,小太子也生了,也立了,立了以後不能改,你怎麼改。其實你結新歡你自己去弄個什麼楊貴妃、吳貴妃都無所謂,可是你硬要把他弄太子,所以他跟大臣起衝突。

  中國文官制度是很好,氣的要死,我乾脆就罷朝,再也不上朝了,不上朝國家機制也繼續在運作,這個是不錯的制度。但是也因為他不上朝,壞蛋就作怪了,東廠、西廠、宦官這些就亂政了,所以明朝在這個時候開始走向崩潰,是在這裡,那我們不談。王陽明的思想要是不在萬曆帝,是在永樂帝的時代,中國思想就不一樣。

  我們在談的這個部分,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傢俱足、色相具足的這個部分,色相具足是個人的部分,前面三個是客觀大環境的問題。我是舉這個例子讓大家知道,你要是生在那一種不是環境很好的時代,就個人自受用來講,你是要這樣努力,但你的思想想要影響到整個時代或後世,那是有困難的,因為後面沒有人接。他的思想後面接的人是王船山,已經大亂了,大亂怎麼弘法,接著康熙帝上來的時候是文字獄,就全部把思想界拉垮了,王陽明、王船山的這些貢獻,到這裡就全部終止了。那也就中華民族跟中華文化必須重來的時候了,到現在三四百年了,從十七世紀一直到現在二十一世紀全部終止,這個是很關鍵。

  你從歷史上來看四百年,是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對我們來講你算什麼,你才幾十年而已,你能做什麼。但是你要知道,這幾十年你真正的貢獻丟下去以後,下面是會一直影響,他是超越時代的,但是你的貢獻一定要弄好。我們從事思想工作,就是理論工作的人,不為當前的成就做努力,我們一定是要為未來的眾生做努力,為了思想的發展而做努力。我們不是為我自己要得名、得利、得什麼諾貝爾獎,不是為那些東西,那毫無意義,那太功利主義了。你要看得到思想發展,人類的生命是怎麼演變的,真理的存在價值是什麼,主要重點在這裡。

  王陽明、王船山的努力對後人一定會有影響,因為他在融合這兩個思想文明的時候,他們已經做到一個誕生的狀況了,結果這幼苗被政治踩死了。那踩死了,這以後要有人去接,儒家思想,現在在講新儒家,那個都是屁話,沒用的。新儒家一定要從王陽明的思想接過來,宋明理學的思想繼續發展下去,那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因為王陽明是在創造新時代的文明,可是才吐芽就被政治壓死了,現在這麼開放的時代,他應該更可以發展,這是一個關鍵。

  我們現在要跟各位談的是,王陽明談到的是實踐學的問題,他的力行哲學,行的哲學,他雖然講的是知行合一,知難行易、知易行難這些東西的辯證,其實他講的就是Dharma跟Moksha之間的關係,就是我們講的問題。知,是王陽明的話,行,也是王陽明的話。我們華嚴叫理法界、事法界,理法界就是知的部分,是Dharma的部分;行是事法界,華嚴講的事法界,理事圓融,理事無礙,事法界就是Moksha的部分,心法工程,修行實踐的部分,我們把行的部分叫作實踐學。

  本體論的部分是知的文化,知行本來一體,但是你要知道,雙軌制,他不是同一條路。因為知是下回向的部分,行是上回向的部分,這一點恐怕王陽明還看不到,我們的經典裡這一點可是講的很清楚。理法界是講下回向,事法界是講上回向,他是雙軌制,不一樣的。

  王陽明講的是知跟行要合一,這個你就麻煩了,我說他發芽是沒有錯,但他還要釐清。因為這兩個是兩條路,一個是下回向,高速公路往南走下回向,高速公路往北走是上回向,這兩條路不可能講合一。但是這兩條路明明就一條路,可是一條路有一個是專門講下回向的,一個專門講上回向的。這就有點象我們人體中的靜脈跟動脈關係,裡面都是血液,可是不一樣。從心臟出去的叫動脈,回到心臟裡來的叫靜脈,這兩條是不一樣的路,是一條路沒有錯,但他是兩個方向,兩個不同的方向。

  我們講本體論的時候是講下回向,現在要講上回向的時候就是實踐學,這種觀念我們要弄清楚,要不然講半天,今天叫你去參加王陽明的學術論壇你怎麼談,你一定講到知行合一去了,因為王陽明講的,但是你講到知行合一,你就混了,你把自己的給弄混了,他的知行合一在講的跟我們講的是不一樣。我們是止觀,定慧,福慧雙修,定慧等持,教觀雙舉,是兩個同時是沒錯,但是跟他講的合一是不同的。我們這兩個在一起是指,你要了解下回向是什麼,本體是什麼,我修行是要回到本體,最高的本體那個地方去,他是指這個地方合一的,我們講的是這樣,跟他講的知行合一不一樣,因為他的本體論還沒架起來。

  他就是知道就要去做,知而不行,知者無益,所以他才在那面辯證是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的問題,到最後才講知行合一。我們跟這個無關,他是知行之間的揀別,到最後是理論上主張知行合一,他是這樣的,你要知道就要做到,是沒有錯。可是我們的整個理論系統不一樣,一個是下回向、一個是上回向,我們是有知有行,有知有行跟知行合一不一樣,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擷自《華嚴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