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唐朝的遣唐使來到現在,看到了......

眾所周知,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但是我們也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禮儀不代表,這些國外人可以為所欲為,甚至前年給外國留學生有了差別待遇,我們的留學生出去又是什麼待遇呢?大部分都是自強不息,自謀出路,主動和大家融合到一起。現在疫情期間又出現好多類似事件,真是。。。。

有時候在想,為什麼會這樣呢?

第一:歷史原因

從鴉片戰爭前的幾千年,中國人在亞洲享有很高的地位。我們也自認為是天朝上邦!中國人在東亞、東南亞都受到尊重和歡迎,中華文化也被東亞各國所接受。

閒談—唐朝的遣唐使來到現在,看到了......

比如唐朝,那時大街上到處可以看見外國人,那時大唐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代之一,長安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的中心,中華文化,也是遠播世界,無論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國,還是東洋日本,又或是北方的古絲綢之路上的小國,或是南亞的國家,對中華文化的心態不僅是尊敬,更多的是嚮往。而那時候來唐的外國人他們來了之後首先就要過大唐的語言關,要交朋友也得靠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些方面可沒有什麼優待可言。但是各國以派遣遣唐使來華為榮!看看!你再看看現在。

閒談—唐朝的遣唐使來到現在,看到了......

但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殖民了整個世界。亞非拉各民族都被歐洲白人統治和欺壓,中國也遭受列強侵略,變成了半殖民地。中國對洋人的態度也徹底改變,洋人在中國從“蠻夷”變成了“洋大人”,連官吏也對洋人點頭哈腰。從這時候起,中國骨子裡開始有了從洋媚外的變化

第二:經濟科技實力弱,民族自信心低

從洋務運動開始,先進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西方人成了先進和富裕的代表,我們更是提出,師夷洋技以制夷的方法,於是西方成了老師。面對這種巨大差距,中國人心底有些自卑,出國成為潮流,海歸更是高人一等,出國也成了鍍金!崇洋媚外的表現更加明顯,國人心裡更是對西方充滿了嚮往!就連審美也開始轉變。什麼韓流,日系,英倫、歐美等,認為西方更是浪漫、富裕的代表。

閒談—唐朝的遣唐使來到現在,看到了......

第三:改革開放以來的引進外資。

好像從那時起開始全民學英語,英語當成第一外語。所有接受九年義務的學生都要學習英語。城市裡有數不清的雙語幼兒園,大學不管什麼專業,都要考四六級。總之什麼都要沾點“洋氣”,讓人家知道咱這裡有外國人,顯得高大上!!!這時候起,孩子心裡也是覺得英語很牛吧。可是我們漢語呢,孔子學院建立了幾年了,有什麼大的影響嗎?儘管近年來學漢語的外國人開始增多,但還遠遠不夠多。學漢語的外國人估計還不如學功夫的外國人多呢。疫情期間,西方的外國人對中國大部分沒有那麼友善吧,可以說西方國家更重視本國人和白人,因為他們有一種種族優越性。而對非西方的人在西方工作卻有很多限制。

第四:世界形勢的變化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當今世界上,都需要一直是埋頭髮展,吸引外資,引進外資,引進科技,而科技也是吸引人的,這也是美國成為世界警察的原因。

好了,就說到這吧!歡迎討論一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