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 被稱為“東方福爾摩斯”的狄仁傑

近期看了一部電視《神探狄仁傑》裡面的狄仁傑斷案如神、摘奸除惡。儼然就是大唐政法界一顆耀眼的新星,朝野內外推崇備至。


閒談-- 被稱為“東方福爾摩斯”的狄仁傑

狄仁傑


那麼,狄仁傑在這悠悠歷史長河裡面,到底留下了什麼,真實的他又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狄仁傑,字懷英,幷州太原人,也就是現在的山西省太原市人。他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可以說就是一個官二代,壽命70歲。在當時可以說是高壽了。而且人家26歲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的判官。可以說是年少有為。

狄仁傑小時候就很有主見,為人就很沉穩。

史書記載有一次家裡曾有門人被害。縣吏前來查問,眾人都爭相申辯,只有狄仁傑自顧看書,不理不睬。他面對縣吏的責問,回答道:“我正在與黃卷之中的聖賢對話,哪有時間理你們這些世俗的官吏。“狄仁傑的性格由此可見一二了。

狄仁傑為人剛正不阿,但是他也很有自己的處事之道,為官期間,有著自己獨特的為官風格,不拘泥於法律條文,注意變通和證據線索。並且狄仁傑很會注意處理與同僚、上司、君王關係,他和武則天的關係也很不錯。


閒談-- 被稱為“東方福爾摩斯”的狄仁傑

我很不錯的!


比如有一次,武則天曾命幾位宰相各自舉薦一人為尚書郎,狄仁傑便推薦自己的兒子狄光嗣。狄光嗣因此被拜為地官員外郎,而且非常稱職。武則天讚道:“您可以和內舉不避親的祁奚相比了。”當然他一生舉薦了很多有才之人,破格提拔了很多有識之士,其中就有敬暉,姚崇等人,後來神龍革命時,狄仁傑舉薦的這些人,幫助大唐奪回江山,還江山於李唐。由此可見他的識人之名,變通之法。

歷史上的狄仁傑被“分割”成了兩個階段

縱觀歷史,你會發現,歷史上的狄仁傑被“分割”成了兩半,唐高宗時他是辦事認真的能臣,武則天時是中樞決策的宰相,協助武則天處理政事。

武則天非常敬重狄仁傑,常尊稱他為國老,從不直呼其名,對他的退休請求始終不予批准。她不讓狄仁傑行跪拜之禮,道:“每當看到您跪拜的時候,朕的身體都會感到痛楚。”此外,武則天還免除狄仁傑晚上在宮中值班的義務,並告誡官員道:“如果沒有十分重要的軍國大事,就不要去打擾狄公了。

天授二年,秋天,武則天升洛州司馬狄仁傑為地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所謂“同平章事”,即某官本來官階不高,但皇帝授權他參與機要決策,無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權。歷史上的武則天以愛才、惜才聞名,這一點也可從她對狄仁傑的賞識看出來。

而狄仁傑去世。武則天親自為他主持喪禮,廢朝三日,這是當時人臣的最高待遇


閒談-- 被稱為“東方福爾摩斯”的狄仁傑

唐朝-大明宮


那麼狄仁傑他探案水平如何?

史載:軍仁杰,儀鳳中為大理丞,週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

一年中,狄仁傑連續破獲積案壓案多起,涉及到一萬七千多人,沒有一起冤案。武衛大將軍權善才不小心砍伐了唐太宗昭陵的柏樹,狄仁傑認為罪不當誅,甚至不惜與皇帝發生爭論,最後保全了權善才的性命。

如此看來,狄仁傑雖然斷案如神,卻不一定探案如神,那麼他又如何成為東方福爾摩斯?

狄仁傑如何成為東方福爾摩斯的

關於狄仁傑探案的故事,最早是一些在民間流傳的故事。


閒談-- 被稱為“東方福爾摩斯”的狄仁傑

狄仁傑


在清光緒年間,流行《狄公案》一書。書籍內容主要是反映狄仁傑任縣令時破獲的奇案怪案以及狄仁傑任宰相時整肅朝廷綱常的案子。這部書可以說是描寫全是狄仁傑斷案如神的故事。

而反映狄仁傑如何探案的作品,就是後來民國時代高羅佩所編的《大唐狄公案》了。

在書中,高佩羅別出心裁的加入了許多國外偵探故事的元素。除少數案件是繼承《狄公案》原書之外,大部分案件都是高佩羅借鑑各類小說後編造而成。就這樣,一個鮮活生靈的名偵探形象便躍然於紙上,他與社會各界人士打交道,妓女、僧侶、道士、外商。每個人都是他的線索來源。此書在國外出版,引起軒然大波,掀起一股“東方福爾摩斯”的閱讀潮流,蔚為一時之風。

但是再多的渲染其實還是需要事實為依據的,而歷史上狄仁傑確實愛民如子,也得到老百姓極大的愛戴,再者他性格剛強,不畏權貴,在“危機”面前既有智慧,又善於靈活應變。以上種種,都是“神探”的潛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