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和解,是一個人一生的修行”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對於這句話我是很認同的,沒有父母親的生育之恩,就沒有我們以後的一切。

人這一輩子,從呱呱墜地到獨立行走,從咿呀學語到成家立業,每一步都有我們父母的鼓勵、鞭策和陪伴。母親的溫柔讓我們學會包容,母親的飯菜讓我們健康成長,母親的無微不至讓我們學會照顧別人;父親是我們成長的動力,他讓我們學會責任和擔當,他的話讓我們學會堅強,他的努力讓我們學會不懼挫折。我們是他們生命的延續,也是精神的寄託。

曾經有這麼一段話:幼時,他看到父親的背影,覺得父親無所不能那麼高大;年少輕狂時,他看到父親的身影,覺得父親也不是那麼無所不能甚至顯得多餘;人到中年時,父親逝去以後,他覺得天都塌了,其實父親就是撐起他天空的巨人,從此他只有獨自面對一切了。

父母親的偉大在於他們不求我們回報他們多少,就算我們犯了多大的錯,哪怕傷害了他們,他們都能原諒我們,只能怨我們不爭氣,所以我們為啥要對父母抱有怨恨呢?雖然他們可能家境貧窮,給不了我們錦衣玉食,但是他們也是把最好的都交給了我們。

趁父母仍在,多陪陪他們吧,不要待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而心生悔恨!




leightone


當然贊同,父母生養了我們,即便生活中有再多的不是,至少把我們養大了,沒拋棄,沒放棄,我覺得那就可以了,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也會不同吧!

老家有戶人家,三個兒子,兩個女兒,老太太今年94歲了,按說已經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光,可是無奈年輕的時候“得罪”了三個兒子,到頭來落得孤苦一人,可悲!或許我沒有感同身受過他三個兒子的經歷,無法去判斷,但是我覺得既然父母生養了我們,讓你們娶妻成家了,至少原諒吧!據說是老人三個兒子老大老二結果時出去買房了,放棄了家裡的老房子,老三留在了家裡,後來老家拆遷,老大老二又想搬回來在老宅蓋房子,也想分點拆遷費,可是老三不答應,老頭老太太好像也沒幫倆兒說話,這樣就結下了樑子,後來鬧的老死不相往來了,連老頭子去世出殯倆兒都沒有回來,在農村出殯可是大事,無論你們之間鬧的多麼不愉快,出殯都得參加,可是這倆兒一個也沒露面,至於和三兒子就別提了,老頭活著的時候是正式工,那時候還有接班這一說,老太太也不怎麼弄的沒讓三兒子接班,讓她小女兒接班了成了正式工,這下三兒子不幹了,也不養他老孃了,老太太直接去他小女兒家,一住就是15年,期間三個兒子沒有去探望過一次,現在老太太90多歲了,無奈也從閨女那邊回來了,住在三兒子家一個小屋裡,沒有人搭理,閨女隔三差五的來收拾一下,感覺日子過的挺淒涼的

不知道他們其中的緣由也不好評論是非,但是我覺得老人年紀大了,年輕的時候難免有是非對錯,孩子多了很難一碗水端平,但是他把四五個兒女養大了,就可以了。一把年紀了該照顧一下照顧一下吧!人生有很多事情都無法挽回。尤其是親情,希望在父母有限的時間裡我們可以給予她們最基本的溫暖!至少他在你小時候沒有丟棄你,沒有虐待你,愛過你!就夠了,能和父母和解,才是一個人一生的修行,才能放下過去更好的生活



我是豬媽媽呀


父母的老去就是他們今生一次次的目送我們,而我們的長大,是一場和父母漸行漸遠的旅行

從上初中開始我就開始寄校讀書,到週末才回家,那時候是一個星期回一次家。到了上高中變成兩個星期一次。在這初中到高中這六年間,我從來沒有意識到和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可能是因為從小和父母不是很親近也不是輕易就表達自己情感的人再加上每次節假日寒暑假都會在家待上一段時間,因此沒有感覺到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很美好。反而是在家父母總是碎碎叨叨看不慣我很多習慣,於是從小就渴望長大、渴望讀大學遠離父母。

上大學的時候我選擇了到省外讀書,我媽很不支持我但我還是聽從自己,選擇省外的學校遠離了父母、朋友。在大學期間每逢寒暑假我都選擇工作,這三年裡自己待在家裡的時間少之又少,甚至有兩年春節沒有回家了。我並不是戀家的人所以這對於我來說沒有什麼,在我看來我爸媽可能也不會太想念我。

直到現在我才明白,他們只是不會表達他們的情感而已。前一段因為學校、工作時間的原因加上我那段時間手機壞了我有差不多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沒有和我爸媽聯繫了。當我忙完學校和修好手機後我發現我一打開手機全是我爸媽的電話,他們很少主動打電話給我特別是我爸,當看到他們同一天給我打電話有點驚訝到了,晚上下班的時候我給他們回了個電話。我記得我媽說的是:你很久都沒打電話了,今天打電話都沒人接還以為你出了什麼事。

我爸媽如同我一樣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我爸少言寡語但每次說的話都在理,只要在不違背道德犯法的情況下他都會尊重我們自己的選擇,然後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說:自己選擇的路不後悔就行。

而我媽卻不一樣,她希望作為子女的我們工作穩定,有個好的婚姻生活同時能夠離她們近一些。她希望我們能夠和她想象的一樣過好這一生,所以很多時候接我媽的電話特別無語她,有時候 說著說著就會爭辯起來。每次我媽主動打電話給我一般都是節假日,每次的對話大概是:放假了吧?放假的話就好好待在學校,晚上就不要出門了,平時出門的話在學校周邊逛逛就可以了。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都會懟回去,我並不理解我媽這有什麼好擔心的。

大二那年暑假,放假前我發了一個說說大致是我不想回家,回家不到一個星期肯定被老媽唸叨。剛發沒多久我姐姐回了一句:老媽哪是哪樣的人。那年暑假我還是沒怎麼待在家而是在開學前待了一個星期,回家的時候發現並沒有想象中的唸叨。

在這一年的某天我媽讓我幫她拔白頭髮的時候,我發現我媽慢慢變老。在我上大學之前每次在家我媽洗頭之後總讓我幫她找下白頭髮,那時候的她白頭髮很少和其他同齡的父母相比我媽顯得要年輕些。我總以為他們不會老去,這一天不會到來。當上大學之後一年在家待10來天、許久未見的時候突然發現歲月是把無情的刀,讓他們慢慢老去。

當我們長大的同時,他們也在慢慢變老。他們總有擔心不完的事,作為父母似乎一切能承擔的事都願意為我們承擔。

上初二的那年暑假,我在家接到朋友的電話問我要不要去打暑假工,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朋友。那時候膽子很小又害羞,我媽為了鍛鍊我便同意我離開家到省會城市工作。到的當天就被放鴿子了,當天我就給我媽打了電話。接通電話的時候忍不住哽咽著,可能是那時候還年少遇這點小事都覺得是很大的問題,我印象中我媽說了一句讓我忍不住流淚的話。她說:做不了就回家吧。

從那一次準備工作的經歷之後,我就再也沒有在高中畢業之前工作了。那時候覺得家裡面有爸媽就是有依靠,永遠都不用我操心經濟方面的事。直到高三畢業之後我暑假工作以及我大學在校期間兼職,每次在我工作的時候我媽很勤快的給我打電話。有一年暑假工作結束前我回家了一趟,我媽對我說:在你去工作之前,你爸都不想讓你去的,說你以後會工作的現在還是多待在家。當時我聽了這句話突然眼睛有點紅,我一直以為像我爸這種寡言少語的大男人應該不像我媽那樣唸叨的人想念我們子女在家。

現在想想天下像父親那樣的大男人,可能都是把最深沉的愛藏在內心深處吧。高三印象最深的是我那看起來很堅強從來沒見過她哭的室友,她跟我說她哭過一次。高三的時候寄宿在學校兩個星期才回一次家,而我那一室友可能一個學期才回一兩次。有一次室友的爸爸提著吃的東西過來看她,走的時候他爸爸跟她道別。她看著她爸爸走了一段路,就轉身走了,但實在捨不得她爸爸便回了頭,發現她爸爸也回頭看她,她看了他爸爸哭了她也在忍不住哭了。

我爸媽和我那室友的爸爸可能是我們生活裡面最普便的情感表達了,我前天看到一個新聞重慶一母親因女兒高考分數太高有可能離開重慶到北京大學唸書,想到會和女兒分開產生跳河自殺的想法。我看到的時候我有些疑問一般的父母不應該開心嗎?當我看到底下有一條評論的時候算是有點釋懷,有個人評論:現在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當子女一長大遠離家鄉父母就會很孤獨,這些只有做了父母才懂得。

父母為我們做的太多,牽掛的也太多了。在我姐畢業之後我爸媽為我姐工作的事擔心,擔心完工作後又操心我姐姐的終身大事。操心我姐姐的事後我爸媽又開始操心我的事,所以每次和父母通電話都儘量報喜不報憂。在外面遇到事情的困難還是人性的險惡,能承擔的、能過的去的都儘量少和家人提。

那幾年遠離他們到另外一個城市便是這個道理,並不想讓他們知道我過的不好。在三年之後算是想通了,餘生雖然很長但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卻不是很多。或許當我成家立業之後生活重心開始轉移不能陪他們慢慢變老,那就趁現在有空就常回家看看。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我非本我


和父母和解談不上一種修行的行為,作為父母,無論你感覺他怎麼不是?但是他畢竟是你父母的,就好像在你小的時候你也有惹父母生氣的時候,父母還是無怨的去照顧你,去把你養大。和父母和解那是必須的,那是必然的。

當你有了孩子,自己作為父母的時候,你就明白,作為父母的心情,做父母的沒有不希望自己孩子好的。尤其小時候把你一點一點的養大的時候,那時的付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對你不好,你也就長不了這麼大了。我們一定要理解父母,瞭解父母的心情。

父母再有過錯,畢竟可是把你養大成人的父母,所以任何時間都不能去生父母的氣,孝敬父母,這是必須的。為什麼父母會嘮叨你?會管你?別人怎麼不管呢?因為父母還是你的親人,因為他時刻想著你,才會那樣去做。

尤其我們小的時候,需要人照顧,需要人去管父母付出的艱辛,是難以想象的。小的時候父母一口一口的去餵飯去,每天早上去穿衣服,每天晚上一脫衣服。走不動的時候還讓父母揹著心情,不好的時候還讓父母抱著。需要什麼玩具?鬧情緒的時候,父母都會給買。我們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總是在我們的身邊。

我們長大的時候,我們應該用更多的精力去回報自己的父母,不應該給自己的父母有隔閡。想一想父母想要吃什麼的時候,我們去買了,沒有父母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去逗父母開心了沒有,有父母不想走路的時候,我們去攙扶了沒有?父母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我們去餵飯了沒有?父母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在不在身邊?



河南老郭


看到這個題目就有一肚子話想要訴說。

————即將進入正題的分隔符————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無論成長有多痛,我們終將與父母“和解”。

3歲時,第一天上幼兒園,死死拉著爸爸的手不願鬆開,嚎啕大哭懇求爸爸不要丟下我。

不明白爸爸為什麼要把我送到一個沒有他和媽媽的地方。陌生的大人,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房間,陌生的玩具。

在爸爸下班接我回家之前,我真的一度以為,他和媽媽不要我了。

3歲的我,討厭爸爸狠心把我送進幼兒園。

6歲時,在媽媽的要求下參加了書法興趣班,教室的窗外永遠有你追我趕玩遊戲的同齡人,我只能眼巴巴地羨慕著。

不明白媽媽為什麼一定讓我學枯燥乏味的書法,實在是受夠了因為鉤不夠彎、落筆不夠有力,一遍又一遍臨摹著一模一樣的字帖。

常常做夢,都在用力洗著永遠洗不乾淨的滿手墨汁。

6歲的我,討厭媽媽強迫我寫出橫平豎直的毛筆字。

13歲時,戰戰兢兢走在路上,遲遲不敢回家,因為書包裡裝著著期中考試的成績單,像是背了一個定時炸彈。

不明白為什麼偶爾一次掉出前三名就會激怒爸媽,只是少背了一句古詩,答錯了一數學道 ,錯了一種英語語法,有那麼大的罪過嗎?

為了贏得他們的笑臉,只有艱難地加倍努力。 

13歲的我,討厭爸媽始終盯著每一份成績單。

16歲時,收到後排男生寫來的信,悄悄放在書桌的抽屜中,結果被媽媽發現,關禁閉、調座位……切斷了一切可能的聯繫,“喜歡”尚未萌芽便被扼殺了。

不明白為什麼僅僅一封信就讓爸媽如臨大敵,嚴防死守,封死了懵懂的我想要探索情感的路。

“被喜歡”是多麼愉快的小事,卻在他們的壓制下草草了結。

16歲的我,討厭父母對初戀的橫加干涉。

19歲時,大學生活的新鮮有趣讓我著迷,五花八門的社團活動,週末相約的請客聚餐,各種假期的長短旅遊……

固定有限的生活費,漸漸支撐不起越來越多的花費。

不明白為什麼爸媽如此苛刻, 對唯一的女兒絲毫沒有施展常見的“富養”政策。

想享受更豐富的生活,見識更大的世界,卻很快“死”在沒錢的困窘中。

19歲的我,討厭父母的摳門式限定消費。

那些歲的“我”,抗拒著父母設置的一切框架,有如牢籠,讓我束手束腳。

絕對不要活成父母的樣子,成了那些“我”信誓旦旦的決定。

22歲時,大學畢業,進入心儀的公司實習,經歷了層層篩選後,學校背景與工作能力並無顯著優勢的我竟然通過考核,成為正式員工。

很久之後從直屬領導口中得知,留下我的原因之一,居然是實習期間每次交工作總結,我都是交的手寫版,內容且不說,一篇篇漂亮的方正小楷格外矚目。

6歲時被逼著練毛筆字的委屈終於一掃而空。

25歲時,被指派獨立完成一個項目,各種事務龐雜瑣碎,各路人馬質疑不斷,壓力如泰山壓頂般讓我不時想要放棄,可最終還是成功完成並獲得了極大的嘉獎。

努力的秉性作祟,才讓我在壓力面前觸底反彈,硬著頭皮挑戰項目的高難度,擊退旁觀者的嘲諷,不願掉出前三名,甚至永遠去爭得第一名。

13歲時因為成績單而受過的責罰終於煙消雲散。

26歲時,與相戀三年的男友籌備婚禮,為了時間地點爭吵過,也為了流程安排冷戰過,可吵鬧後總能迎來大笑,轉身後總能重新擁抱。這才發現,當年父母的干涉並沒有讓我丟掉愛與被愛的勇氣。

16歲時為半路夭折的初戀而生過的怨懟終於連根祛除。

28歲時,初為人母,當那聲啼哭響起,當她第一次對我展露笑顏,當她開口叫出含混不清的媽媽,當她蹣跚學步向我走來,當她離開我去上幼兒園……

終於在為人母之後更為真切地懂得,父母交付於我的是怎樣深沉而厚重的愛。

從3歲起便橫亙在我與父母之間的溝壑終於被一點點重新填滿。

他們希望我能自立於世界,又擔心我走得太遠。

他們期待我能走在他們鋪好的路上,又唯恐我一事無成。

他們欣喜於我的每一步成長,又焦慮於我的每一場叛逆。

那些年與父母的矛盾與抗爭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遠去了。

那些年對父母的抱怨與不滿都隨著閱歷的累積而消解了。

那些他們用我的討厭教會我的事,成全了我的快樂,趕走了我的痛苦,鑄成了我的勳章。

時間一點一點地矯正身上橫生豎長的枝丫,在不知不覺間,將我修剪成了他們的模樣。

我怎麼活成了父母的樣子,從不被父母理解的孩子,變成了理解父母的大人。

我居然活成了父母的樣子,從討厭父母的管制,變成了感激父母的嚴苛。

我終於活成了父母當年的樣子,從懵懂無知的少女,變成了深思熟慮的媽媽。

我慶幸活成了父母的樣子,他們曾是庇佑我的成蔭森林,如今我成了值得他們依賴的參天大樹。

我曾高估了自己的任性,更低估了他們的愛與付出。

是基因賦予我與父母相似的容貌,是愛贈予我與他們共生的靈魂。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無論成長有多痛,我們終將與父母“和解”。



王蛋殼兒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碰到很多人,在人與人的相處中產生意見的分歧是在所難免的。那麼在與父母的相處中也會產生分歧,甚至演變為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其中的原因就不盡相同了。

有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同,典型的代表就是宋氏三姐妹之間以及宋慶齡和其父母之間的分歧和隔閡。宋慶齡為了自己的理想,救民族於危難之中而嫁給了比她年長26歲的孫中山先生,為此遭到了父母甚至整個宋氏家族的反對,最終在小妹宋美玲的幫助下逃離家族遠赴東洋與孫中山結為連理。而在宋美玲決定要嫁給蔣介石時,宋慶齡卻極力反對,她為了追隨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竟沒有出席三妹的婚禮,在父母和姐姐弟弟的再三勸說下也沒有改變主意,從此與三妹宋美玲老死不相往來,與父母也結下了無法彌補的傷和痛。為了化解這些矛盾,宋慶齡做了一輩子的努力。

有的是由於父母的偏心造成的,俗話有“黃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之說,這就充分體現了父母的心理天平是會失衡的,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鄭莊公與其母立下的不到黃泉、永不相見的毒誓。原因是其母愛其弟太叔竟幫助其策劃謀反篡位,最終計劃被莊公識破,導致了母子反目。但莊公又是出了名的大孝子,時候也後悔對母親太絕情,但君無戲言,整日苦悶,最終穎考叔出了個主意,挖地道通道母親的寢宮,最終母子相交,既不違背黃泉相見的誓言,也盡了自己的孝道,最終與母親的矛盾得以冰解。

有的則是由代溝造成的,如果強勢的父母碰上一個倔強的孩子,肯定會產生很大的分歧和矛盾,父母為孩子選擇的路未必是適合孩子的,孩子有他們的思想,他不想按父母的設定的路線和軌跡來循規蹈矩的行進,這樣父母會會很傷心,經常罵孩子是冤家,而孩子也很傷心,認為自己只是父母會提線木偶,這就要我們努力地去化解這些矛盾和分歧,有時很可能就是一輩子的修行。


臘梅崢嶸


我想大家應該都看過徐崢老師的《囧媽》吧,我覺得這部電影剛好詮釋了這個問題。

劇中有幾句臺詞講的母親和孩子之間的事

  第一句老婆對老公說的:你上一次擁抱媽媽是什麼時候?

  這真是一個大問題,農村長大的孩子只有小時候才會被媽媽抱在懷裡,長大之後哪裡有機會和媽媽擁抱?

  就像十年前,母親來城市裡幫著看孩子,在她生日那天,給她買了鮮花,她卻生氣地說:“還不如買些大白菜回來,不能吃不能穿的,買這些東西幹啥?

  但慢慢地,他們已經不再排斥去飯店吃飯,因為在城市裡住久了,他們知道這才是城市裡應該有的生活方式之一。雖然是這樣,但像與親人之間擁抱的方式我們還是陌生的無從談起。

  第二句是媽媽對兒子說的,我是你媽啊,我是為你好

  從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開始,就有了抗爭與叛離的想法,但每一次將母親駁的啞口無言時,她總是有句話在那裡等著:“我是為你好,當孃的還能害你麼?”

  那個時候的戰爭就是一場不對稱戰爭,哪怕你再想逃離,但你也沒有那個本事,唯有期待“翅膀硬了”的那一天。所以,我們看身邊或者電視劇裡的女孩,很多人非要嫁的很遠很遠,或者男孩一定要考一個離得很遠的大學,其實她(他)內心最真實想法卻只是想離父母更遠一點兒……

  因為時代是發展的,下一代人永遠不曾經歷過上代人曾曾經歷過的事,所以年輕的時候永遠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得了上一輩人的期待。我們與父母之間的代溝是時代的差異和歲月的定型,是不可逆轉的歷史經濟社會造成的烙印。

  雖然互相關心,卻又想逃離;雖然彼此心疼,卻又相互傷害。

  直到某一天開悟了,才能真正懂得父母之用心良苦,而這種開悟是歲月的累積,是某個節點的突然明白。

 與父母和解,是我們一生的修行

  或許,我們終其一生,都是在學著如何與父母相處。

  小的時候,我們自我意識還沒有覺醒,我們與父母是一體的、依賴的、完全信任的,但當我們心中“我”的意識漸漸覺醒之後,就開始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就開始嘗試以各種方式逃離父母的“控制”,矛盾就此開始。

  隨著自己學識的增長及對外界的瞭解,你會越來越發現父母“不可理喻”,然後就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想跟父母交流,一意孤行地按照自己的思路來處理自己的事,雖然也有在南牆上撞的頭破血流的時候,但卻從未想過回頭。

  真的就像那句話所講:“向著不同方向奔跑的兩代人,在彼此的眼裡身影越來越模糊”。

  而實際上,卻是我們不曾看到父母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長大,他們受過什麼樣的委屈、吃過什麼樣的苦?我們都不知道,或許,他們所有的出發點不過是讓我們繞過所有他們曾遇到的那些“坑窪之地”。但我們卻執著地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至少比父母要“能”。

  孩子聽不進父母的話,父母看不透孩子在想什麼,這是大多數家庭的正常狀態。

  直到孩子有一天成熟到銳氣盡失,開始回顧一生走過的路,發現在成長的路上曾經錯失過什麼的時候,才會讀懂這些年來父母所有的“當初”是為了什麼。才會帶著一顆行走了半生的心回家,才會有了慈悲、有了寧靜。

  或許,父母改變不了孩子的思維,孩子亦無法糾正父母的習慣,他們只是需要彼此看慣,彼此融洽,以一顆恬靜的心平和地相處。

寫在最後我不是打廣告也不吐槽那些覺得這部電影沒拍好,只是覺得他們沒看懂這部兒子與母親之間的戲。我覺得大家可以再重新去看一遍這部電影,我想應該會有不同的收貨。





玉梁Vlog


非常贊同,需要和父母和解的人一定是童年受到了心靈創傷的人。

我們都知道,我們從小生活的地方是我們性格形成、生活領悟的最初的地方,而父母也是我們最初感知人生和生活的領路人。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約會自我欺騙,選擇把之前的事情遺忘,事實上它藏在我們內心深處,一旦觸發就會打開開關,對我們一次次的撞擊和傷害。

《完美關係》中的衛哲,因為從小感受不到家的氛圍,對異性有強烈的恐懼,《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從小不受家人待見,生長在家庭的邊緣,在孤獨扭曲的環境中長大成人。《安家》中的房四井從一出生就差點被母親淹死,一路成長也是飽受折磨,長大後被母親當做提款機。《歡樂頌》中的樊勝美,一直是家裡的滅火隊員……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原聲家庭,也就是父母發給他們的傷害和影響。

和父母和解的過程,其實是我們自己和內心深處那個孤獨的孩子的療傷治癒過程,我們陪他從那個讓他害怕,讓他恐懼的環境下走出來,重新讓他獲得愛和關懷。重新讓他渾身充滿力量。

只是,這個過程很痛苦,全程只能靠自己來完成。所以,很多人用了一輩子才完成。所以,當我們自己為人父母時,一定要好好對待自己的孩子,不要讓它再“傳承”下去。


希媽說


我很同意這句話。

我自己到現在每次回到孃家都會和母親置氣,其實每次進門都會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忍住,但是一看到母親我仍然會有一股怨氣要發洩。

母親從來不和我計較,她忙前忙後,吃的喝的擺一桌子,我什麼也不用幹,就坐在那裡享用。

但是母親越這樣,我越是心煩,所以呆不了多長時間我就走了,一離開孃家我就開始後悔,唉,什麼時候我和母親的關係能像別的母女一樣親密,是小棉襖那樣的?

我努力過,但是一見面就被怨氣瓦解了!

有一次在和母親吵吵過後,母親哭了,她說:你為什麼不怪你爸爸呢?你為什麼那麼恨我呢?把你送回老家也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的。

我只有八個月大的時候,被母親送到距家千里之外的奶奶家,因為她懷了弟弟。

我在偏遠的農村長大,不知道爹不知道媽,沒有吃過白饅頭,沒有見過電燈,過年才有襪子穿…

後來還長了一次大病,因為醫療技術不發達差點要了我的小命,把老家的人嚇的夠嗆!

到了上學的年齡我回到父母身邊,帶著病,有氣管炎,身上還有瘡……媽媽懷裡摟著弟弟,對我並不熱情,而我也缺失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喊第一聲媽媽。她也不在意。

我不會叫媽,不會,到現在也很勉強。

都說童年的經歷會影響人的一生,我信。我永遠忘不了在老家的生活。也不理解母親當時的做法,把一個幼兒送到那麼艱苦的地方呆那麼多年。

我回來後,媽媽重男輕女的心態使我精神飽受折磨,小小的我離家出走了,想回到那個貧窮卻溫暖的地方。只是沒有成功,被媽媽單位的同事發現,給抱回來了!

生活就是一場修行,讓我開始理解母親,放下怨恨,一次一次,我都在減少讓母親難過,雖然現在還有點,但好多了。

放下,才能拿起,微笑,才能哭泣!生活的修行不會停止,直到你心靜如水,才能看清曾經發生的一切。


夏天的小蘇打


你好,我是勵志寫好每一句話的新人創作者,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這句話對吧,這不就是筷子兄弟的那首《父親》和許飛的那首《父親寫的散文詩》能火起來的根基嘛。大部分從情感上喜歡這兩首歌的朋友這一題已經選了“是”。

此處的和解指的是心裡上和父母達成諒解和默契,不一定非要和父母鬧掰再複合,更多的是描述關係上或者人生態度上出現了較大裂痕而又癒合的代謝過程。

我們和各自老爸的關係基本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和老媽的關係有相似變化:

  1. 小時候,每當我們不聽話的時候,父親會威脅“你再不聽話就再也不管你了”,天啦,天底下最大的懲罰莫過於此。這句話在當時有緊箍咒有異曲同工之妙。

  2. 若干年之後,心目中父親幾乎無法撼動的英雄形象,在一次次風吹雨打中終於動搖,那句話也跌下神壇,有時竊在心裡有了對這句話的呼喚。
  3. 水滴石穿,我們在學識和見解上和父親出現了分歧,父親竭盡全力把我們送到了一個更大更好的平臺,這個平臺上有他這輩子都接觸不到的資源,超過父親的見識易如反掌,兩個世界觀不同的人自然也不可能處處想到一起,起爭執只是時間問題。
  4. 父親眼裡我們的行為過於超前,我們眼裡的父親過於守舊,偏偏他要到處干預我們的生活,過問每一個細節。關係上的裂痕越發蔓延生長。

到這裡,就完成了題設的基礎建設了,在這裡寫任何勸說和父母和解的句子都是多餘的,讀者朋友心裡都清楚父母的苦口婆心是為了自己,可在心裡把這件事都想爛了,也無法輕易說出口。

要不怎麼說這是一輩子的修行呢,這道題原本就是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去做的。

有一些小建議還是要說一下:

  • 面子在我們和父母之間的恩情面前太微不足道了。有時就別管什麼面子了。

  • 總有一種契機能讓這種僵局發生點什麼變化。但這種契機來的時候,別錯過了它。

  • 不要等到最後只能聽《父親寫的散文詩》默默流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