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菟絲子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菟絲子

覺得不錯也可以分享給其他同學,微信同學想看以前的,和勤敏德微信對話框右上角有一個人頭的標誌,點它就可以查看歷史消息!文章綜合藥師教材、中國藥典(2015年版)、《常用中藥鑑別真偽》及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中藥材圖像數據庫等網絡資料!下面是今天分享的內容。


菟絲子Tusizi


CUSCUTAE SEMEN

來源

本品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絲子Cuscuta australis R.Br.或菟絲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乾燥成熟種子。


相關名

菟絲、吐絲、菟絲子、吐絲子、龍鬚子、豆鬚子、赤網、迎陽子、菟絲餅、鹽菟絲、酒菟絲、黃網子、無根藤、玉女、兔縷、金絲草


圖片

來源教材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菟絲子


產地

主產於江蘇、遼寧、吉林、河北、山東、河南等地。


採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植株,曬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性狀鑑別

本品呈類球形,直徑1~2m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粗糙,種臍線形或扁圓形。質堅實,不易以指甲壓碎。氣微,味淡。


飲片 鹽菟絲子:形如菟絲子,表面棕黃色,裂開,略有香氣。


性味歸經

辛、甘,平。歸腎、肝、脾經。


性能特點

本品辛甘而平,質潤澀斂,平補陰陽,併兼固澀。入腎經,善補陽益陰、固精縮尿;入肝脾經,善養肝明目、補脾止瀉。此外,通過補益肝腎還能安固胎元,通過調補陰陽還能生津止渴。


功效

補陽益陰,固精縮尿,明目止瀉,安胎,生津。


功效助記

記憶場景:電影《月光寶盒》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菟絲子

1、吐絲蜘蛛精,安胎眼神幹,邪

2、吐絲(吐絲諧音菟絲子)蜘蛛精,安胎眼神幹(幹諧音養肝的肝),邪(邪諧音止瀉的瀉)

3、菟絲子,固精,安胎,止瀉,明目,補腎,養肝


主治病證

(1)腎虛腰膝痠痛、陽痿、滑精、尿頻、白帶過多。

(2)肝腎不足的目暗不明。

(3)脾虛便溏或洩瀉。

(4)腎虛胎漏、胎動不安。

(5)陰陽兩虛的消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 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雖曰平補陰陽,但仍偏補陽,且帶澀性,故陰虛火旺而見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者忌服。


故事

相傳很早以前,有個養兔成癖的財主,專顧一個長工給他養兔。並規定,死掉一隻兔,得扣掉四分之一工錢。


一天,養兔的長工不慎將一隻兔子的腰部打成重傷。他把財主看到,便偷偷地將這隻傷兔藏在黃豆地裡。後來,他意外的發現這隻傷兔並沒有死。他把這怪事告訴了父親,父親吩咐他定要將此事探個究竟。那長工按照父親的吩咐,又將一隻受傷的兔子放進黃豆地裡。他跟隨著傷兔仔細觀察,發現傷兔很喜歡吃一種纏在豆秸上的野生黃絲藤。不久傷兔的傷竟漸漸痊癒了。那長工把觀察到的情況告訴了父親,父子倆斷定:那黃絲藤可以治好許多腰傷的病人。他想,黃絲藤首先治好的是兔子,其形狀又如細絲,於是便將它取名為“兔絲子”。由於黃絲藤——兔絲子是味草藥,後人便在“兔”字上加上草字頭,這樣就成了“菟絲子”,一直沿用到現在。人們還編了一個謎語:“澄黃絲兒草上纏,亦非金屬亦非棉,能補肝腎強筋骨,此是何藥猜猜看?”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菟絲子

往期精彩

跟我學,36天一起【拿下】健康管理師(三級)(八)

免費領取:《實用內科學》+《實用外科學》(電子版)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牽牛子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菟絲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