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朽,家国清明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英雄不朽,家国清明

这个全国性的哀悼,让我们感到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有家国情怀。疫情,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劫难,也是考验我们的一个苦难。但,我们中国人是一个团结的民族,我们胜利了,我们的国家,人民面对疫情没有被打败,没有退缩。

今年的春天格外漫长。一场看不见硝烟、听不见炮声的特殊战斗意外打响,安宁祥和的生活被突然打破,人们被迫全民迎战、举国出征,布阵国家防线,筑起城乡屏障,捍卫家庭堡垒。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高峰已经过去,但是疫情防控还不能疏忽大意。人群聚集容易被病毒乘虚而入,因此,清明前夕,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或控制扫墓人流,或暂停现场祭扫,鼓励网上祭扫。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中国是礼仪之邦,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明确提出了在礼仪特别是丧礼中,人们应有的精神面貌。

清明祭祀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传承。人有志,家有谱,国有史。于家,清明是绿叶对根的一种眷恋;于国,清明是家国情怀的一种体现。我们用祭奠亲人一样的虔诚和真心去缅怀先辈英烈,让“祭先人”和“祭英烈”成为时代的一种新习俗,让“家国情怀”在节点性召唤中更显沉厚。敬仰英雄既因为英雄的言行、品格,更是由于人们追随效仿、挣脱“小我”的愿景。肩上扛起“小家”,心中装下“大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以家国情怀汇聚起亿万家庭与个体的智慧和力量,创造更多激动人心的“中国奇迹”。

英雄不朽,家国清明

我们与家人一起,祭扫先人长眠的地方,慎终追远,虔敬唤起家族共同的记忆。你将切身感受到,先人不仅继续活在血脉之中,也继续活在记忆之中。清明节,是一个强化与刷新家族记忆的日子,体现了中国人亘古常新的家庭本位观念。是的,家庭之于中国人有超越的意义。“家”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命观与宗教观,是两种“永生”的载体:基因绵延意义上的永生,生命在时间的河流里无尽流淌,生命如薪火一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基因绵延意义上的永生,家族共同的记忆、家学、好的家风与价值观代代相传,绵绵不绝。

病毒隔不断亲情。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这时光在慢慢收窄。父母在,家乡是我们的老家;父母去,家乡成为了我们的故乡。终有一天,一抔黄土分隔彼此,你与子女在这一头,父母与先人在那一头。你也是父母,或将为父母,你期望子女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父母,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也是最好的家风传承。

 顶着一穹清澈明朗的天,怀着一颗清澈明朗的心,你看到,通往两个“永生”的长路在脚下无尽延伸,你知道,你必须跑好属于自己的那一棒。这生生不息的家,铸就这生生不息的文明与民族。(编辑 云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