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您的“熊孩子”,老師、家長、孩子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為了您的“熊孩子”,請善待那些“嚴師”


為了您的“熊孩子”,老師、家長、孩子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疫情當前,孩子在家上網課,家庭變成了小課堂,教育就發生在家裡,“家長”“老師”兩種角色一肩挑。

老師電話不斷,微信不停,甚至有的家長已經把老師的微信拉入了黑名單。累了老師,苦了家長,讓不少家校聯繫苦不堪言。

其實,老師也有些話想對家長說,也希望您明白其中的道理。

接納您孩子的老師,就是在愛您自己的孩子,時刻與您保持聯繫,詢問孩子學習近況,就是在關心您孩子的學習情況。老師也不希望您的孩子因疫情而落後於他人,而更希望在這種特殊的時刻,彎道超車。


為了您的“熊孩子”,老師、家長、孩子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讀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一輩子都是潑猴。”

這就相當於如果老師放任孩子調皮搗蛋,不聞不問,不管不教。您倒是輕鬆了,但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不難想象。

戴在老師身上的鐐銬,終究會鎖住孩子的前程。所以請善待每位教師,特別是那些為您孩子好,對您孩子嚴厲的老師。老師越嚴厲,為孩子著想的心就越真誠。

1

家長贏了老師,很可能會輸了孩子


問過一位有經驗的老教師,會不會因為家長的原因改變對孩子的態度?2

對不起,老師不可能太溫柔


有人問鷹:“你為什麼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


3

老師嚴厲背後,都藏著最深的愛


還記得電影《老師·好》中,那個嚴厲到苛刻的苗老師嗎?


為了您的“熊孩子”,老師、家長、孩子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他動手抹去女同學的口紅,他罰抽菸的男同學站一整天,他沒收了“武俠迷”的所有小說,他把“小混混”趕出了課堂......
換做今天,這個老師可能早就被投訴,被處罰了。

4

有遠見的老師,都帶點絕情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說過這麼一段話:


為了您的“熊孩子”,老師、家長、孩子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老師不管,孩子就學不好;老師太溫柔,孩子就不學好。


5

沒有完美的老師,也沒有完美的家長


為了您的“熊孩子”,老師、家長、孩子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有句話是這麼講的: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6

家長和老師相遇,是場愛與信任的邂逅


為了您的“熊孩子”,老師、家長、孩子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老師、家長、孩子三者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7

善待嚴厲的老師,給孩子一個美好明天

讀過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對其中一段話記憶尤深:

盲目的鼓勵和寬容,只能培育出溫室的花朵。

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


能夠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是孩子的幸運,因為他會拼盡全力不讓孩子走錯路,還會燃起孩子未來的希望。

老師的肩上,扛的一直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沉甸甸的重任。

一位資深的班主任曾說:“

家長與學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會成功。


請善待每一位教師,特別是那些為了孩子好的,對孩子嚴格要求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