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版)我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擁有者?

在我日常的工作中,這種略感悲憤的提問一直讓 無言以對,就是啊,明明健康正常的你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攜帶者?

(圖文版)我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擁有者?

我設想幾個場景,如果您不在其列,歡迎您留言補充:

1.真正對肺癌篩查的理解,並且屬於高危人群,參加了一些免費的胸部CT;

(圖文版)我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擁有者?

2.來自於媒體、新聞、某些肺癌科普負面影響;某某明星肺癌晚期、球星大細胞癌離世、什麼什麼信號就是肺癌了等等。本不善溝通的你,私自檢查一下去去心病。

3.身邊的親人、閨蜜、哥們兒因為檢查出肺小結節手術證實是早期肺癌,"小手術,沒什麼痛苦",蝴蝶效應。發現了反正也是早期的心態。主動要求檢查胸部CT。

(圖文版)我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擁有者?

4.其它原因就診時順便進行的胸部CT, 主刀手術的病人曾經是因為被人打了前胸一拳而檢查意外發現典型的肺癌"荷包蛋"混雜磨玻璃結節,我曾笑著對他說:打什麼官司啊,人家打了你,我覺得你還要感謝這一拳;

(圖文版)我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擁有者?

其它,因為一些所謂的"咳嗽、胸痛"等檢查時、甲狀腺癌、乳腺癌等近胸部腫瘤的術前、其它惡性腫瘤需要排除肺部轉移臨床分期而檢查發現;其實,侯醫生有一個小小的感觸,一些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腎臟疾病、自體免疫疾病只要檢查胸部CT,幾乎全部都有明確的肺結節。

(圖文版)我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擁有者?

5.另外,充話費送的免費胸部CT。笑談而已,就如存錢可以送基因預測疾病般。唯一不同的便是這個CT很可能使你加入磨友的大軍。甚或揹負無盡的糾結。

6.其它,被逼的。親愛的,做一次胸部CT吧,求你了,真的有事兒我們早治!孩子,聽爸媽的話,那個圓筒不可怕,讓你"吸氣、屏住氣"時一定要配合。侯醫生曾經為多位13、4歲的孩子諮詢肺結節的問題,但當時我只感到太瘋狂、太惜命、太缺乏正規肺結節科普宣傳後造成的扭曲!

(圖文版)我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擁有者?

7.其它"被檢查"胸部CT的經歷我還真的需要您在留言下補充,讓我的閱歷進一步豐富吧。

其實,您知道麼?你不是正規的"高危的篩查人群"時,這種隨機的胸部肺結節在人群中約20-25%,而其中只有0.6-1.2%經過隨訪最終病理確診為早期肺癌......

數學比我好的朋友們可以算一算,這種"中獎的"幾率有幾何呢?

(圖文版)我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擁有者?

相比於"肺結節攜帶者"的糾結,孰輕孰重?

所以,在我的科普文章中我直言:胸部CT不是遊戲、不是兒戲!

更不是,檢查後沒有一枚肺結節後你自認"完美的健康",一張報告單甩來:沒事兒!

(圖文版)我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擁有者?

你自認再完美的肺在面對越來越薄層、高敏感的不斷髮展的胸部CT時,絕對是瑕疵畢現的。就如切片機那般層層數字分析。不可能沒有肺結節的!只是我們善良的影像科醫生對於那些沒有一點意義的肺結節根本不寫入報告中而已。

你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擁有者?我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攜帶者?

因為,你很可能被那些早期肺癌的受益人群渲染了而已,因為,原本你本不該做這個檢查。

(圖文版)我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擁有者?

最新的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的高危人群(佔其中之一):

1. 年齡55-74歲,就說上海的建議也是40歲以上,算上你更加激進個人行為,沒有任何高危因素總該37、38歲以後吧。小孩子、在求學、在求職、在找朋友等等美好的時光,憑什麼要尋找自己的肺結節呢?七八十了,心腦血管疾病、慢阻肺疾病對生命的威脅更為嚴重,再者,您老人家發現了肺小結節,至於積極手術嗎?至少, 是不同意的!

(圖文版)我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擁有者?

2. 吸菸≥30包年,仍在吸菸或者戒菸<15年(包年:每天抽菸的包數和抽菸的年數乘積);

3. 吸菸≥20包年,但有以下可能相關的高危因素(氡氣及職業暴露史,本人惡性腫瘤史或一級親屬肺癌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纖維化病史)

(圖文版)我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擁有者?

4. 既然搞這個專業,侯醫生專門加上了一點不成熟的、算是一個個人的建議吧。女性、白領、不抽菸人群,審視一下自己,有沒有二手菸、三手煙的接觸史。因為這種危害在我的文章中提到了更為危害的依據。如果真的處於這種生活環境,還是把自己當做"吸菸人士"更為妥當。氡氣、氚氣、還有我科普中提到的放射元素釙,這些多少也是我們進行胸部CT檢查的理由吧。

(圖文版)我怎麼就成了肺結節的擁有者?

除此而已,真的希望你給我一個無端檢查的理由,雖然有那麼一點點的幾率,但更大的現實可能是你成為了糾結的人。

(編者按:希望無影燈後業餘最大的愛好,被您接納並有些許的‘受益“,期待您的留言並共同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