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印度,二代移民印度人在美國的表現

也許你會說中國的科技公司比印度的發展速度快,中國的人才已經更願意留在國內像華為阿里騰訊這樣的大公司了,雖然在硅谷的中國人少了,但是我們在中國建自己的硅谷。那麼我們在來看看很多留在美國的中國移民,他們的競爭力如何,還有他們的孩子競爭力如何。就讓我們看一個理工科華人爸爸輔導孩子在

美國小學做科學比賽的經歷吧。

1

兩個月前,兒子憨憨跟我說學校要辦一個Science Fair,就是一個科學比賽,每個小朋友都得想一個科學主題,先做實驗,然後製作一個展臺,在活動那天展示給大家看,最後評選出優勝者。

一說到科學實驗,我立刻燃燒了激情,身為理工科爸爸的我,不是天生為這個而生的嗎!我拍著胸脯跟孩子他媽保證,


“老婆,放心,這個任務交給我!”

美國的科學範疇超級廣,生物、天文、技術、工程、物理、化學 … 什麼都包括。


我跟兒子想啊想,最後主題定格在做一個乾冰實驗上


我心裡噼裡啪啦打著小算盤:乾冰實驗足夠酷,做出來應該會很吸眼球吧。


另外課本里壓根沒學過這個,有稀缺性的實驗一定會拿高分的,想到這裡,我不禁嘿嘿地笑出了聲 …

第二天,我就吭哧吭哧地到超市扛了一大袋乾冰回來,碩大的一塊乾冰,其實實驗只需要切一小塊,大概也就用了百分之一。


我都沒敢給老婆看,怕她說我“敗家”…


多彩的印度,二代移民印度人在美國的表現

調製了肥皂水,用來溼潤容器口。接著實驗分為兩步,先是將乾冰放冷水,然後放熱水,看兩者的效果有何不同。

這是我們做的實驗,用乾冰和肥皂水,就能做出一顆碩大的“珍珠”,效果還是挺震撼的!


實驗做完後的幾個禮拜,憨憨就開始寫實驗報告,十幾頁的報告,寫的還真不賴,很有點我大學論文的風格。

你看有問題提出和原理介紹,比如說這個實驗他就研究了Freezing Point(冰點)和Melting Point(融點):


多彩的印度,二代移民印度人在美國的表現

有應用場景的描述:


多彩的印度,二代移民印度人在美國的表現


還有實驗假設和結論推斷:


多彩的印度,二代移民印度人在美國的表現

等文稿都寫好後,兒子開始裝飾展臺,他特地剪了一些藍色的小花,貼在白底的展臺上,這種顏色搭配頗有一些日系淡雅的味道。


多彩的印度,二代移民印度人在美國的表現

前前後後折騰了1個多月,兒子的展臺終於做好了,我挺滿意的,要內涵有內涵,要顏值有顏值。

老婆也是超級自豪,一把把憨憨抱在懷裡,“兒子,你怎麼這麼棒…”


2


等到了展覽那天,我們早早地來到學校大廳,只見一排排的桌子上整齊地放著每個孩子的科學展臺,學生們就在展臺前坐著,等有人參觀的時候就給他們介紹自己的科學研究成果。


多彩的印度,二代移民印度人在美國的表現

我肯定第一個光顧兒子的展臺了,等我過去的時候,憨憨正在給別的學生做demo。

多彩的印度,二代移民印度人在美國的表現

“我們兒子真棒”,老婆又一次按捺不住欣喜,全方位無死角地對著兒子一陣猛拍。而我則趁這功夫,順便把周圍學生的展臺都逛一遍。


不逛不知道,本來還自我感覺良好的我,等逛完後內心卻遭受了一萬點打擊:

“我的天,那幫學生做的展臺是一個比一個好,跟他們比起來,我家的簡直弱爆了 …”

這是緊挨著憨憨的一個展臺,他研究的是不同材質融化冰的速度(鹽、糖、蘇打等),他做這個實驗的初衷是因為冬天去滑雪的時候,發現地上結冰很難行走,於是他就開始考慮一個問題,該怎樣讓冰融化更快一些呢?

多彩的印度,二代移民印度人在美國的表現

你看他展臺裡的圖表,有柱狀圖,有線狀圖,用這些圖表就能很清晰的演示實驗數據,別人一看就很明白!

這是憨憨對面的一個孩子做的投石機的實驗,他是研究投石機拉伸的角度和投射距離的關係。


還現場給我們演示了投石機投擲的過程,非常拉風。

多彩的印度,二代移民印度人在美國的表現

我還看到一個小女孩的作品特別驚豔,她為了驗證風力發電的原理,特地製作了一個風車,然後將風車和一個萬用表連接起來,這樣就能測試風車轉動時產生的電流。

我很好奇地轉了一下她的風車,果真萬用表就有了電流強度的顯示。


多彩的印度,二代移民印度人在美國的表現

而且不僅僅如此,她還更進一步研究了風車上扇葉的角度對產生電能的影響。

你看下面這張圖有3種扇葉,有的是平的,有的是90度,有的是45度,她用同樣的風力吹過來,去測試這些扇葉產生的電能到底有什麼不同。


多彩的印度,二代移民印度人在美國的表現


3

在來學校參觀前,原本我還信心滿滿地認為兒子的作品一定能獲獎呢,結果轉了一圈下來,就知道被說獲獎了,在班級裡不墊底就不錯了...


校長一次報出前十名的獲獎孩子名單,請他們挨個來講臺領獎。

第一名,印度孩子!

第二名,印度孩子!

第三名,印度孩子!

等前十名報完,9個印度孩子加1個白人孩子!拜託,學校好歹有四分之一的華裔,人呢?怎麼頒獎舞臺上連個影子都看不到?

多彩的印度,二代移民印度人在美國的表現

哎,中國孩子 PK 印度孩子,全軍覆沒!

最後一個環節時獲獎代表演示作品。一個六年級女孩的demo是能夠給非洲貧窮國家提供廉價的發電的方案。發明本身已經足夠教材,演講更加吸引眼球,面對臺下幾百人,從容不迫,井井有條,把問題解決方案,特色都解釋的清清楚楚。真的是令人佩服。


4


我之前覺得印度人知識英語比我們說得好,經過這次科學比賽,發現差距不僅僅在此。我們以及身邊所有的華人朋友都太考慮出成績的項目,對孩子將來有幫助的能力包括動手能力,演講能力等等的開發太欠缺。在數學、閱讀、寫作等學術成績面前其他都是讓路的。


我們的教學思路也有問題,更偏重與應試的書本教育,而忽略了學以致用的能力培養。印度孩子思考的角度都是從生活中實際出現的問題,不但發現問題更有辦法解決問題。


相信您也感到和我一樣的壓迫感了,當我們還在沾沾自喜的說印度人都到硅谷了,自己國家的人才流失嚴重,甚至中國高科技公司都已經佔領了印度的時候,人家在美國的第二代移民的教育質量又比我們高了一大截啊。


有了人才,印度的發展是遲早的事。20年前硅谷回來的中國人創造了今天中國的科技大公司,而今天主導硅谷的印度人以及他們的孩子回到印度能建立怎樣的印度呢?


文章開頭我們就提到了有大量印度人主導的在硅谷VC也非常成功,有大量的成功案例。印度和硅谷之間的橋樑也搭建的很好,有超多的公司創建於印度然後來到硅谷規模發展,也有很多創建於硅谷擴張到印度。

多彩的印度,二代移民印度人在美國的表現

我們並不想否定中國教育。事實上,中國教育環境中走出來的國人,也在世界很多領域中都在釋放著光芒。在硅谷,也有不少中國公司,在美國的中國人也選擇在那裡工作。抖音海外版TikTok在硅谷開設了辦事處,並開始從臉書等巨頭那裡搶人,提供的薪酬最多能夠高出20%。有統計,2018年以來,臉書超過24名員工被中國公司挖走。

印度人那麼厲害,教育還這麼牛,不過印度本土目前的商業環境還遠遠沒有成熟。

印度人均GDP目前2000美元出頭,是中國的1/5,相當於中國2006年水平,2006年的中國人會消費什麼?印度現在的消費能力可想而知。印度互聯網在整個人口中的普及率低於10%,13多億人口中有近1億人用不上電,還有兩三億文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