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你不要成為別人,你要成為自己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無聲告白》

許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聽過這樣的話語:

“你要考個好成績,給爸媽爭口氣。”

“我給你報補習班/舞蹈班/繪畫班···都是為了你好。”

“XX家的孩子多麼優秀,再看看你,就不能讓我省點心?”

“你這次考試成績下降了,我開家長會的時候覺得很丟臉。”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也是自己夢想的延續,於是將自己的期待甚至是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

征服歐美文壇文壇的華裔女作家伍琦詩的處女座《無聲告白》就講了女孩莉迪亞因為無法承受父母的期待而生命隕落的故事。

《無聲告白》:你不要成為別人,你要成為自己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

與往常一樣的平凡早晨,父親詹姆斯正開著車去上班,母親瑪麗琳已經準備好早餐,哥哥內斯邊打哈欠邊從樓梯上下來,妹妹漢娜則坐在廚房的角落吸著玉米片。

瑪麗琳推開莉迪亞的房門,發現女兒不見了,她翻找家裡的每個角落,打電話聯繫莉迪亞的老師和同學,沒人知道莉迪亞的下落。

幾天後,警察在附近的湖裡找到了莉迪亞的屍體。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

根源在父母。因為莉迪亞的父母以及她父母的父母。

《無聲告白》:你不要成為別人,你要成為自己

一、每一個家長,也曾是孩子

瑪麗琳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

她的母親是一位家政老師,丈夫離開後,她開始在高中教家政課,她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而導致了丈夫的離去,她希望瑪麗琳能夠學好廚藝、料理好家務,嫁給一個優秀的哈佛男人,成為一個好妻子。

瑪麗琳不喜歡母親為她規劃的未來,她有自己的夢想。

她想成為一名醫生,她認真地學習物理、化學知識,高中、大學每次測驗都能取得第一名,她追求與眾不同,喜歡被人刮目相看。

大三的時候,她遇見了詹姆斯。

《無聲告白》:你不要成為別人,你要成為自己

詹姆斯是一個東方人,他父母年輕的時候用了鄰居兒子的身份來到美國,因為害怕被發現是冒名頂替的,他們拼命融入人群,極力避免與眾不同。

詹姆斯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與眾不同的眼睛、膚色總是帶來異樣的目光甚至嘲諷,他沒有朋友,哪怕考上哈佛、唸完本科和碩士、成為導師眼裡最優秀的學生,他的骨子裡依然自卑、怯懦。

在瑪麗琳眼裡,詹姆斯是如此的與眾不同,而在詹姆斯眼裡,瑪麗琳只是一個沒什麼特別的平凡女孩,但這正是他所需要的,他迫切地希望融入人群,瑪麗琳擁抱他的時候,他感覺彷彿是美利堅這個國家終於向他張開了懷抱。

一個想要與眾不同,一個拼命融入人群,兩個人就這樣結合了。

《無聲告白》:你不要成為別人,你要成為自己

二、傾斜的愛

不久後,瑪麗琳懷孕了,她不得不中斷學業與詹姆斯結婚,她選擇了無期限休學,她想,總有一天她會重新拾起自己的學業,成為一名醫生。

這一天隔了八年。

那一年,內斯七歲,莉迪亞五歲。

瑪麗琳的母親過世了,整理母親遺物的時候,看到了她寶貝的烹飪書,想起了母親對她的期待,她才發現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覺中活成了母親期待的樣子,這不是她想要的,於是她不告而別,離開了丈夫和孩子,去學校裡繼續學習未完成的課程。

在她失蹤的這段時間,莉迪亞一直在找媽媽離開的原因,她認為是自己不聽話、沒有達到媽媽的期待惹媽媽生氣了,她默默地發誓:如果母親能回來,母親說什麼,她就做什麼,她要實現母親的每一個願望。

瑪麗琳回來了,因為她又懷孕了,而這個不受期待的孩子便是家裡最小的女兒——漢娜。

而莉迪亞,從此成了全家的宇宙中心。

《無聲告白》:你不要成為別人,你要成為自己

瑪麗琳把自己的夢想轉移到莉迪亞身上,她希望女兒能成為一名醫生,從小培養她對科學的興趣,希望她完成自己的夢想。

三個孩子裡,內斯和漢娜都是黑眼睛,只有莉迪亞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詹姆斯認為她更能融入人群,完成他一直未能做到的事,他的目光也總是圍繞著莉迪亞。

莉迪亞永遠不會反駁父母,她的回答永遠都是“是的”、“好的”、“沒問題”。

而內斯、漢娜則成了倍受忽略、不受寵愛的孩子。

三、她只想成為自己

三個孩子,都不快樂。

就這樣過了十年。

莉迪亞上了高中,物理、化學她學得越來越吃力,母親還逼著她去上更高年級的課程,她不喜歡科學,也不想成為醫生,但是她不敢反駁母親,從五歲起,她就再也沒有反駁過父母了。

為了讓父親開心,她假裝自己有很多朋友,甚至會對著電話裡的撥號音假裝在講電話,只為了讓父親看到她融入集體而感到開心。

《無聲告白》:你不要成為別人,你要成為自己

父母的愛與期待太過沉重,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她根本不是自己,而是一直在假裝能讓父母滿意的另一個人。

哥哥是她唯一的盟友。

那年,母親失蹤回來後把所有的注意力投到了莉迪亞的身上,兄妹倆一起在湖邊的時候,恍惚之間,內斯把莉迪亞推到了水裡,他想,如果沒有莉迪亞,他得到的愛是否會多一點?

而莉迪亞掉進湖裡卻感受到極大的解脫,她覺得哥哥和她的感受是一樣的,她感激有人理解她。

內斯很快把她救了上來,她緊緊抓住了哥哥的手。

這件事他們沒有告訴任何人。

內斯高中快畢業了,收到了哈佛的錄取信,莉迪亞感覺內斯要拋棄她一個人離開了。

她難過、憤怒,甚至為了跟哥哥對著幹,跟所有人眼裡的壞男孩傑克混在一起。

傑克喜歡內斯,莉迪亞嘲諷他愛上了討厭自己的人,

傑克說:“至少我知道自己是誰,我想要什麼。”

《無聲告白》:你不要成為別人,你要成為自己

而莉迪亞,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她一直在做著父母希望她做的事,完成自己的期待與夢想,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

那個晚上,莉迪亞一直在思考,從什麼時候開始,她變得不再是自己。

從那年夏天母親離家出走開始,她害怕失去自己的母親和父親;而從那次落水開始,她害怕失去內斯。

她給自己許下一個新的承諾,她要重新開始。

她一個人出門,把小船劃到湖中心,她想,只要踢水,就能一路游到碼頭,離開水面,從此做回真正的自己。

以後,她會告訴母親,她不喜歡科學,就算物理不及格當不成醫生也沒關係;她再也不會為了取悅父親,而拿著只有撥號音的聽筒假裝打電話;她會告訴傑克,她永遠不會講出他的秘密;她會祝賀內斯考上了哈佛,並告訴他他會在哈佛度過美好的時光。

她跨出小船,走進水中。

可是,從五歲那年落水之後,她就再沒學過游泳。

《無聲告白》:你不要成為別人,你要成為自己

四、結語

《無聲告白》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

太多的愛和太少的愛都是傷害,對孩子來說,尊重與理解比愛更重要。

作為父母,不應該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以愛之名去剝奪孩子選擇的權利。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自我分化”,它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擁有清晰的自我感,以及能否在外界壓力下依然堅持自我。

大量研究表明,原生家庭是影響自我分化水平高低的核心因素。

詹姆斯和瑪麗琳都是自我分化水平較低的人,他們在處理問題時容易混淆理智與情感,瑪麗琳因為母親的去世不想活成母親期待的樣子而“拋夫棄子”去完成學業,絲毫不考慮她的失蹤會給兩個孩子的成長帶來怎樣的陰影;詹姆斯卻在瑪麗琳失蹤過程中把火氣發洩在孩子身上,打了內斯一巴掌並且砸了電視機,從此父子之間有了深深的裂痕。

這樣的父母,便是悲劇的源頭。

《無聲告白》:你不要成為別人,你要成為自己

作為父母或孩子的我們,應該如何提高自我分化水平呢?

1、感知自己的情緒

自我分化水平較低的人,在處理問題時容易受他人影響而缺乏理性的判斷,當我們遇到問題時,要認真感知自己的情緒,把自己的感受具體化,想想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以及在哪種情境中體會過這樣的感受。

2、區分情感和理智

情感常常是難以抑制的無意識的感受,而理智則是客觀的、需要經過大腦思考的、有據可查的。當你與人發生爭執或者情緒波動劇烈時,要學會區分到底是情感還是理智在起作用。

3、與父母建立適當的邊界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在做決定時,可以參考父母的建議,但是做決定的人是自己,父母無權干涉你的個人決定和選擇。


放棄從外界尋找認同,真心接納和擁抱自己,你不要成為別人,你要成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