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鵬程為重印《容齋隨筆》作序並手書

龔鵬程為重印《容齋隨筆》作序並手書


隨筆一詞,今為熟語,或以“筆記小說”為成詞。其實一說一筆,淵源自異。說之大者,為王言誥令、史巫盟祝、士夫箴誦談諧;小者為巷議街談、道聽途說,《漢志》所謂小說家者是也。後世言語流播,上焉者為《語林》《世說》,下焉者為宋時說話人說合生說參請說銀字兒等。筆記,則《文心雕龍.才略篇》稱“路粹、楊修,頗懷筆記”之類,指不勝屈;然以為書名者,遲至宋朝宋祁始。嗣後沈括《夢溪筆談》等,皆於口說之外,別標一宗,欲以筆舌凌鑠口語也。作者絡繹,蔚然稱盛,而洪邁《容齋隨筆》則其魁傑焉。

洪邁,南宋饒州鄱陽人,字景盧,號容齋。父洪皓,任禮部尚書時使金,遭拘留荒漠十五載,全節而歸,時人譽為蘇武第二。歸贈太師魏國公,卒諡忠宣。長子洪适,官右丞相、太師,著《隸釋》等。次子洪遵,右丞相、同知樞密院事、少師、信國公,贈太師,著《泉志》等。洪邁則其第三子也,歷任翰林大學士、端明殿學士、副丞相、魏郡開國公。門第清貴,仕學兼優,一時無兩。故文天祥舉以比方北宋蘇洵蘇軾蘇轍父子,曰:“三洪氏以其宗工大筆掌朝廷文字,以為繅籍粉澤,功光當時,垂休無窮,豈曰小補之哉!”

故洪邁為當時所推崇為大手筆者,乃不僅在典謨廷誥,而亦在其短書筆記,如《夷堅志》、《容齋隨筆》等。此等書,隨筆輒錄,若不經意,與古人專心撰構,欲以名世垂後者,頗不相同。一者體例儼然,一者仿若漫錄、近乎小說,抑何可稱為大手筆耶?

《容齋隨筆》自序言:“餘老去習懶,讀書不多,意之所之,隨即紀錄。因其後先,無復銓次,故目之曰隨筆。”語極謙下,而其實創格可貴,體例不可貌襲。書凡五集,七十四卷,一二二O條,經史諸子百家、詩詞文翰、歷代典制及醫卜星曆等等,靡不有所考論。識見明通,博贍可喜,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推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乃後世學人筆記一體之權輿也。凡日知之錄、野獲之編、蘆浦之記、甕牖之評、愛日之叢抄、困學之紀聞,博觀識小,質疑補缺,或談麈於巖下,或夜話於冷齋,其沉沉夥頤者,殆皆由此衍出。四庫歸於雜家,而實與古雜家如《淮南》《呂覽》等迥不相侔。故即謂容齋新開一大傳統可也。

所記皆讀書心得,述要辨妄,平實通達中又足以見人情事理,正與其《夷堅志》相表裡。《夷堅》藉怪力亂神以申勸誡、以志世情;茲則正面論說,考訛正偽,定學術之途向,示義理之所趨,而同歸於懲惡勸善。故大旨極為端正,然出語絕無陳腐說教氣。說詩解頤、快談破睡之處,往往有之。歷來讀者眾多、刊刻不絕者,即以此故。

今茲重印以饗讀友者,為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明崇禎三年版。有賴古堂印、武道專門學校圖書收藏印。賴古堂乃明末周亮工齋號。彼著述既豐,藏書亦富。唯晚忽自悔曰:“一生為虛名所誤,老期聞道,何尚留此耶?”盡取所著書版並藏書百種焚之。此本蓋不在劫中,其後遂或由反清志士攜入東瀛,繼而流入燕京學社。善本猶如美人,紅塵輾轉,增人憐猜。茲復重刊,不昧本來,是誠愛讀其書者之幸事也。

龔鵬程先生《容齋隨筆》序並手書

龔鵬程為重印《容齋隨筆》作序並手書

龔鵬程為重印《容齋隨筆》作序並手書

龔鵬程為重印《容齋隨筆》作序並手書


龔鵬程為重印《容齋隨筆》作序並手書

龔鵬程為重印《容齋隨筆》作序並手書

龔鵬程為重印《容齋隨筆》作序並手書


龔鵬程為重印《容齋隨筆》作序並手書

龔鵬程


龔鵬程,1956年生於臺北,當代著名學者和思想家。著作已出版一百五十多本。


辦有大學、出版社、雜誌社、書院等,並規劃城市建設、主題園區等多處。講學於世界各地。並在北京、上海、杭州、臺北、巴黎、澳門等地舉辦過書法展。現為美國龔鵬程基金會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