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一本可貴的書籍,當是一個人的精神伴侶。她會讓讀者在此後的人生中,經常回憶起所有的一切,回憶起自己當年曾經愛過的一切,回憶起自己曾經認為的所有有價值和神聖的一切。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國民情書”《史記》理應是這樣一本書。《史記》之重要性,它所散發出來的光和熱,凡是有接受過基本教育的中國人,大概都非常明白。它屬於常見書,但是讀《史記》,怎麼選擇好的版本,又如何讀法更為恰當,可能一般朋友都有點茫然失墮的吧。

敝人不才而懶,對於《史記》 ,雖多年來心志於中,目存乎鵠,實際閱讀甚少甚淺,屬於偶爾翻翻那種粗人。但是,有名的版本,出於好奇也大致瞭解過。況我的同鄉淑暉姐,她出身名門、負笈名校、承教明師,研習《史記》十餘年,很多篇章甚至熟至能背,我與她誼在師友之間,關於此《史記》問題,她也指點極多,多精切而非門面之語。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北京人藝舞臺劇《司馬遷》,馮遠征主演

因此,這裡面的樞機能探測多少,我自己的淺見固未足與議,惟她的看法那是妥妥值得信賴的。所以,敢摻雜己見,斗膽議論,求教高明。


讀《史記》,首先面對的困擾,其實就是版本的選擇問題。這個問題,說小很小,說大又極大,就看你準備讀它到什麼地步。

過去,中國人讀《史記》,必先從“三家注”入手,除此一途,別無捷徑。俗稱的所謂“三家注”,指的其實就是唐宋以前註解《史記》最成功的三套書:劉宋裴駰《史記集解》、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和唐張守節《史記正義》。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臺鼎文書局《新校本史記三家注》本,楊家駱主編,1981年版

其實,時至今日,我也完全不贊成直接讀白話史記之類的作品。因為這些書固然很淺顯,你是能借此輕鬆看懂情節,但是史記絕不是一部小說,它有他生命的東西,有它文氣、性情、抑揚頓挫,乃至血肉牽連的東西,浮光掠影讀白話本,你是永遠也不可能體會出這種深意的。甚至極端而言,讀白話本簡直味同嚼蠟,論時又不見得比讀三家注省出多少,讀了多半白讀。

但是,三家注之繁難,又實非今之普通讀者如我,所能承受。我們不得已,頗需有緩衝階梯作用的相關書籍作為指引。況且,實話說,自唐至今,新出土的東西已太多了,典籍之整理與研究也進步了很多很多,光知“厚古薄今”實也非讀書良法。為此,《史記》閱讀,最核心的相關書籍\版本,我自以為是推薦五種:

1,白文普及本:中華經典普及文庫,中華書局;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2,泛覽權威本:《史記》、繁體豎排、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套裝全10冊;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3,研習最權威本: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文學古籍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中華書局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若要認真品讀全書,目前最理想的公認本子,當是日本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全書重新標點、考訂、校正,對以往的箋註成果作出整理,並參以巨多的考古成果印證史冊,考鏡源流,去誤存正,還庋集了古今中外名家對史記牽涉人事之點評。在往日《史記》作注的所有著述中,此書研究最深、註釋資料最全、觀點最新、註釋最詳、集評規模最大。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瀧川龜太郎,1865年—1946,號資言,世界級知名漢學家

這套文學古籍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版本,都是豎排刻本影印無標點,直接閱讀痛苦係數很高。建議剛入手讀《史記》,可選中華綠皮小本,內容比會注少,有標點、分行,相對而言比較容易看懂。第二次閱讀史記則可選擇考證本換換口味,有了第一次的基礎,應無問題。

4,選本:臺灣馬持盈《史記今注》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馬持盈先生是著名經濟學家,卻在《史記》研究方面卓有聲譽,實能者無所不能。選本體裁較全,註釋亦力求簡便、精確,為臺灣高校史記教科書。這本書比較偏,很多朋友讀《史記》累年,可能都沒聽說過,但是我意值得推薦。

5,補充閱讀:魯實先《史記會注考證駁議》、 韓兆琦《史記選注集說》、張大可《史記論贊集釋》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魯實先是湖南人,當初楊樹達發掘湖湘人才,最看重魯實先與張舜徽兩位“青年”。而後,張舜徽“蹇誰留兮中洲”,執教在華中師大,為一代大家;而魯實先則流落海島,杏壇設賬於臺師大,為此中領袖。他有感於瀧川,發憤於《史記》,成就最高。

據龔鵬程《四十自述》:魯實先去世後,其門下弟子於其墓地建一碑,碑文雲“功並史皇”。龔評道,“功並史皇,是魯先生的自我期許,也是他學生們對他的讚揚,強調他在文字學上的成就,不在倉頡之下”。


6,史記文學研究書目必備:《史記評林》與《史記論文》等。

《史記評林》是吳興人士凌稚隆“博搜群籍,凡發明馬史者,則標識於別額,積草青箱非一日”而成,是一部歷代批評、研究史記的資料彙編著作。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乾隆54年,和本《史記評林130卷》木刻本,日本寬政元年

此書正文是三家注,眉首分欄輯古今批評者約百家,批評者時間大約止於明萬曆年間。又對史記漢前所取文獻近50餘家進行比勘,有所發現則退格下按於眉首。因資料豐富而故名《評林》。

此書影響頗大,後不斷有人進行增補,其中日本人阿波、有井範平有補標史記評林,其中含明人李光縉增補,補標部分則收入明未至清初諸家批評,從而把批評輯錄時間廣延至清初。日本另有鳳文館本增補評點史記評林,補收明代歸有光之評點,並輯錄清末桐城派代表人物方苞的增評。

由史記評林所形成的《評林》家族諸本,在保存歷代研究史記資料上居功不可沒。

史記評林目前可見有幾個版本:

史記評林. 四庫未收書輯刊本 最易得,但特別不清楚,許多眉批小字讀不出。

史記評林. 凌稚隆校、李光縉補 天津古籍98年版 定價超一千,孔夫子舊書有賣。

史記評林 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的藏本,吳興淩氏萬曆年家刻本高清本 網絡有免費PDF,眉批小字清晰,但是隻有2/3,資料網絡流傳缺失還是原本缺不詳。

增補評點史記評林 早稻田大學藏本 鳳文館明治十五年 全本高清掃描,國學數典上有PDF,要阿堵物。據說該大學圖書館上有免費下載,懂日語朋友可一試。

補標史記評林 臺北地球出版社 鳳文館本 在臺灣東海大學有一面之緣,大陸不詳


另外還有一本偏點的好書,是吳見思的《史記論文》。該書在史記圈評史上之地位,我以為不啻於金聖嘆評點水滸傳。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作者吳見思,是清康熙年間江蘇武進人。其書之優勝,主要在於,重要字加圈,句下有小評,篇末有總評,致力探討太史公機杼心意,對列傳的體格章法更是細緻詳求。剖析特點,批文見心,細緻如髪,往往能發人心中未想口中不及言者。

這書,大陸有韓兆琦整理的一個簡體本史記論文(與史記札記合刊),臺灣東海大學有早年臺灣中華書局單行本,大陸有無不詳。這兩部書主要剖析文法,通常體制精緻,較少長篇大輪。內容多為分析篇章之起、承、轉、合,精文妙筆,而評點者感慨亦隨之而發,形勢較為自由。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韓兆琦教授關於《史記》的東西,我意還是值得看看的

這類批點於當代所謂之“藝術手法”時有觸及,不過當時皆是散論。研究史記的大牛韓兆琦的研究方法,往往就是從這種傳統圈評中汲取養分,加以提取並總結、系統化,然後華麗麗就是一篇文章出來。

所以,這類書說重要或說不重要,不好一概而論。關鍵在看的人會不會“拿來主義”。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今人張新科主編三秦出版社《史記研究資料萃編》。主要框架可以看得出和池田的文章有莫大關係。

這部書將史記研究的話題標號從0001-0267分類進行論述,每個標號起個名字,例如“司馬遷生年”,然後下面再列下標號1、2、3、4,每標按時間順序撰寫該問題研究者研究相關論文摘要,後面圓括號括出具體出處,時間至2007年止。總體而言使用比較方便。2007年以後的研究情況,就只能靠自己查補了。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如果是想找資料,有關沒關的都想看看的話,還有一篇大部頭,是北京華文出版社14冊的《史記研究集成》,不妨看看。


最後一部分,我想斗膽談一下閱讀《史記》,特別是利用這些資料,如何更“划算”的那些事兒,冀希剛接觸此書的朋友,可以堅定點閱讀的信心。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史記》畢竟是一部漢代的古書,閱讀過程中,出現讀不懂是常有的事。這就涉及到要準備幾部備查的書。這些書需要再查下即可,沒必要一字字讀。通常可以先翻查上列馬本《史記今注》,但是由於馬本不是全本,也有查不到的可能,這時候為了照顧閱讀工作順利進行,請另擇今注本或者問度娘都行。

漢代部分由於語言隔閡不深,所以注的也少,有時候讀不懂了,連個參考也沒有。這時候韓兆琦的《史記選注集說》就可以翻看一下。韓本的優點是,他會對細注一些職官,並給出相當於我們今天什麼職位的參考,對於一些俗語也注的比較妥帖,而涉及歷史背景的往往概說一下,這樣對於閱讀和整體理解比較有作用。

史記比較難讀的還有一些議論性的序贊,長段的議論,這些看不懂了可以參考張大可的《史記論贊集釋》,這書實際上不僅有序贊,長短議論文字都有論列到。

要認真讀《史記》,有哪些好版本可選擇,又哪些資料最好蒐集下?

過去,梁啟超有一篇文章,專講史記之讀法,茲借重為本文後殿。這篇文章收在梁新會《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一書中,要言不煩,我以為堪為準則:

讀《史記》法之一讀《史記》有二法:一,常識的讀法;二,專究的讀法。兩種讀法,有共同之入門準備。一、先讀《太史公自序》及《漢書·司馬遷傳》,求明瞭作者年代、性行、經歷及全書大概。二、讀《漢書·敘傳》論《史記》之部,劉知幾《史通》之《六家篇》《二體篇》《正史篇》,鄭樵《通志·總序》論《史記》之部,《隋書·經籍志》及《四庫提要》之史部正史類關於記述《史記》之部分,求略識本書在史學界之位置及價值。

不過,唯心的講,當一個人能把一本書當成“初戀”一般珍重,讀的是什麼版本,甚至是全是缺,都已經不再重要了。“我讀”即是見道之事,是初心的歸來受洗。

午前,亂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