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抗疫”失敗?新加坡全面封國

昨天下午四點,新加坡總理發表電視講話,從4月7號起(學校從8號起),非必要服務場所將關閉一個月。

其實,新加坡對待這場特殊戰役反應是最快也是最堅決的,如最先在機場測體溫,最先封鎖武漢和有武漢旅遊史的遊客,最先與中國斷航,最先從武漢撤僑(補充一句,新加坡採取這些措施之前,都先知會並取得了中國政府的諒解),最先封鎖所有外國人進入或過境新加坡……

“佛系抗疫”失敗?新加坡全面封國

再看當地一些醫生的文章,發現他們在去年12月聽到風聲就開始準備了:每一個醫護人員都重新經過嚴格的N95口罩佩戴和PPE(個人防護裝備)穿戴訓練。

為了最大限度減低所有醫護人員的暴露風險,所有管理ICU的醫生,重新培訓了PAPR(動力濾淨式呼吸防護具)。

更確切的說,他們從2003年沙斯之後,就一直嚴陣以待,耗費巨資建造了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在去年9月剛剛投入使用,可說是恰逢其時。

“佛系抗疫”失敗?新加坡全面封國

一位NCID的一線醫生在他的公眾號文章裡說:

今年的1月2日清晨,就收到科主任的短信,每個住院病人都要詢問旅遊史,如有可疑旅遊史,且有肺炎表現的,需要上報,隔離,篩查。

2月8日晚上,普通病房發現一例確診病例,全院立刻修改入院流程,所有肺炎病人,不管有沒有旅遊史,可疑接觸史,全部收入NCID。

所有的醫護人員取消假期,隨時待定。

800多家發熱門診按照衛生部的標準,齊齊開放:診斷,隔離,轉送……儘量避免醫療擠兌和交叉感染。

衛生部也追蹤、隔離每一個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幾乎每隔兩三天就會出臺一些法律條規,可以說為了抑制疫情傳播使出了“洪荒之內力”。

然而新加坡抗疫戰還是被扣上“佛系”。

最受人詬病的是要不要“戴口罩之爭”。對於看不見的傳染病毒,普通人都知道戴口罩比不戴口罩好,然而在昨天之前,新加坡一直強調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勤洗手和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比戴口罩能更有效阻隔病毒。

那為什麼新加坡政府昨天轉變口風,要求全民戴口罩了呢?

其實很簡單,新加坡當時沒有足夠的口罩

抗疫之初,新移民幾乎買光了當地的口罩寄回國內,等到本地民眾有所反應的時候,口罩已經脫銷了。

如果買不到口罩,又要求全民戴口罩,這樣的後果是可怕的。因為比疫情更可怕的是恐慌,出臺任何規則之前,就必須要考慮到民眾執行的可行性,否則就是把抗疫的責任推給了普通民眾。

看到一個新聞,印度要求民眾隔離,生活在擁擠逼窄的貧民窟的老百姓只能爬在樹杈上自我隔離,人生實苦,無限心酸與無奈啊!

“佛系抗疫”失敗?新加坡全面封國

為了安撫民心,也為了緩和部分本地人和新移民的矛盾,新加坡政府還是在疫情爆發初期預備了500萬個醫用口罩分發給每個家庭,每戶可領取四個。

據後來的報道,有57%的家庭並沒有去領取免費口罩,原因不外乎是,大家認為四個口罩的象徵意義多於實際作用,不如留給醫護人員。

為了配合勤洗手的要求,政府也為每戶分發了500毫升的洗手液。

“佛系抗疫”失敗?新加坡全面封國

為了保持1米的社交安全距離,可以說,有人流處就有一米之隔的條條與框框。

“佛系抗疫”失敗?新加坡全面封國

雖然沒有口罩,但本地衛生程度高,民眾的保健意識也高,所以政府還是因地制宜,有效地梳導了民眾的恐慌。

如今中國已經成功控制了疫情,復工復產,口罩供給相對比較穩定了,本地也能生產可重複使用的口罩了(每個人都可以免費領取一個),所以在疫情有社區感染的苗頭時,立刻要求民眾在公共場合戴上口罩。

“佛系抗疫”失敗?新加坡全面封國

可以說,新加坡不是不知道戴口罩的重要性,她只是以靜制動,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因為恐慌比病毒更能摧毀一個人。

許多疫情後發之地,都早早停工停學,新加坡還要到下個星期才開始執行。一向高效的新加坡,為什麼總是慢幾拍?

經濟的考量肯定是有的,這個內容太深奧,作為普通人的我無法深入探討,但有幾個細節,可以看出政府的良苦用心,每一個政策後面都是深思熟慮。

剛過去的一個星期,各個階段的學生先試行停學一天,讓家長和學生適應:星期三小學停課,星期四中學停課,星期五高中停課。

插個段子:一週下來,用來打孩子的藤條脫銷了,那些天天跳著要教育部停學的家長好像明白了點什麼。

“佛系抗疫”失敗?新加坡全面封國

停學停工,制止人員流動的“封城令”昨天還是如期而至了。

查看昨天的新聞,原來中新兩國的商務部長通過了電話會議。

新加坡的貿工陳振聲昨晚在面簿貼文指出,他與我們的商務部長鐘山進行了富有成效的電話會議。雙方重申將致力於維護供應鏈聯通,確保在冠病全球大流行期間商品的自由流通,尤其是醫療必需品和食品供應。

在全球疫情全面爆發,周邊鄰居自顧不暇之際,得到從疫情中已經抽身的中國的支持,一切靠進口的新加坡才有底氣“內外全封”,與在社區開始漫延的病毒全力“開戰”。

與之配合的,大的方面是又一輪的經濟救民救市,小的方面,連一些在必要領域工作的家長無法照顧停學在家的孩子,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沒有網絡電腦上網課,如何陪伴和保護老人度過這個艱難時期……事無鉅細都有安排。

與其他地方封國封城的慌亂相比,新加坡的封國之舉顯得是水到渠成,短暫的搶購風潮過後,是人民耐心的期待。

回頭來看,

新加坡“佛系”的後面,是小國寡民的堅韌,是站在風尖浪口的政府以最大的努力化解驚濤駭浪留給民眾的心安。

她一點都不佛系,她也深深地知道,這場風暴的嚴重後果,負責抗疫的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在國會彙報工作時,哽咽了近三分鐘,眼淚包含了他對抗疫前線人員堅辛付出的感激,其實也是他在重壓之下剎那間的崩潰。

“佛系抗疫”失敗?新加坡全面封國

現任總理李顯龍在談到疫情時,眼圈明顯紅了,這場疫情,對小小的新加坡是生死存亡之戰,那敢佛系?

這樣的戰役,沒有勝利,只有結束,期待各個國家根據自己的國情,早日帶領民眾平安駛過風暴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