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在波瀾壯闊的二戰海面戰場上,航空母艦逐漸展露鋒芒,迅速掌握制海權。體型龐大,裝甲厚重,火力威猛的戰列艦就此退居“二線”,二戰結束後再也沒有國家重新設計建造這曾經的“海上霸主”,讓人嗟嘆唏噓。在這其中,美蘇兩國都有兩型戰列艦如流星一般出現,又如流星一般消失。它們就是美國的“蒙大拿”級戰列艦與蘇聯的“蘇聯”級戰列艦。也許是天意弄人,這兩款戰列艦命運相近,一個是為了對付世界最強戰列艦大和級,一個是為了抗衡“第三帝國”的正在建造的“興登堡”級戰列艦而生,卻都因時過境遷而無緣面世,頗有幾分“英雄好漢命運如何,三分努力七分天定”的意味。今天龍行就扒一扒這兩艘戰列艦,看看在紙面性能上,到底誰才是完美戰列艦?

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蘇聯級

機動性

作為被蘇聯海軍寄予厚望的超級戰艦,“蘇聯”級戰列艦在1939年定型時全長269.4米,最大寬度39.9米,最大吃水10.4米,標準排水量59150噸,滿載排水量65150噸,與日本“大和”級的主尺度(長×寬×吃水為256×38.9×10.4米)非常相似。雖然如此,“蘇聯”級戰列艦在設計時受到了意大利人的幫助,其外形上更像意大利的“維內託”級戰列艦,所以該級戰列艦又被西方戲謔的稱為“維內託斯基”。該艦艏採用了與“大和”、“衣阿華”級相同的半圓弧外形以提高航行高速性能。在動力上,“蘇聯”級裝備有6座重油鍋爐和3座瑞士產的蒸汽渦輪機,最大功率2201000軸馬力,最大過載功率231000軸馬力(兩小時內),驅動3軸經過改進的螺旋槳,軍艦相應的最大航速為28節和29節。該級艦整體外形比較“肥胖”,長寬比僅為7.14:1,所以其迴旋半徑(通常為軍艦長度的4-5倍,本文皆取最高值)為673.5米左右,具有良好的戰術機動能力,同時由於其短粗的艦型設計,使得“蘇聯”級成為不錯的海上移動射擊平臺。

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1948年的蘇聯級設計圖,排水量驟然放大到7萬噸級別


“蒙大拿”級戰列艦可以說是美國戰列艦發展史上的“撥亂反正”之作,和前級“衣阿華”戰列艦那種更像高速戰列巡洋艦的設計來說,“蒙大拿”級從一開始就是作為艦隊決戰的“王牌”武器打造的。從艦體外形看,該級艦和“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十分相似。該艦長271.9米,寬36.9米,吃水10.97米,標準排水量61471噸,滿載排水量72104噸。從主尺度和排水量來看,這樣的“身板”即使和假想敵“大和”級相比也不遑多讓。拿掉高速、具備通過巴拿馬運河能力這兩頂“緊箍咒”的“蒙大拿”級,在動力的選擇上也不像“衣阿華”級那樣對高航速性能要求苛刻,其上裝備的8臺重油鍋爐+4臺蒸汽渦輪機驅動4軸螺旋槳的方案直接來源於“南達科他”級戰列艦,比“衣阿華”級動力系統簡化的多,也要輕得多。相應的,“蒙大拿”級最大主機功率也從21200軸馬力,降低到172000軸馬力,最高航速也只剩下28節,而“衣阿華”級最快速度記錄為33節。但“蒙大拿”級戰列艦的長寬比為7.35:1,比瘦長的“衣阿華”(長寬比8.2:1)級粗了胖了,雖說增加了航行阻力,但改善了適航性、機動性和火炮發射穩定性。其迴旋半徑大約為679.75米,在戰術機動和搶佔有利攻擊位置方面比“衣阿華”級要強上不少。

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蒙大拿模型


總的來說,“蘇聯”級和“蒙大拿”級艦體主尺度相差不大,長寬比也幾乎相同,航速也基本一致,就是在艦體外形上也有不少相似之處,在求戰、避戰和搶佔陣位的機會大致相等。所以就機動性能而言,兩者可謂不相上下。

主炮火力

作為戰列艦最有威懾力的“爪牙”,兩級艦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406毫米三聯裝主炮。不同的是,“蒙大拿”級戰列艦以前2後2的方式佈置有4座3聯裝炮塔,共計有12門主炮。而“蘇聯”級則以前2後1的方式佈置有3座3聯裝炮塔,共計有9門主炮。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雖然有些文章認為“蘇聯”級裝備的應是身管比和口徑更大的460毫米主炮,但當時的蘇聯技術儲備不足(西方國家又不願意幫忙,唯一願意幫忙的意大利自己都沒研發出406毫米及以上級別的艦炮)有心卻無力研發更大口徑的火炮,所以在1939年定型直至開建一直準備上艦的就是406毫米主炮。從技術上來說,“蘇聯”級的406毫米主炮是繼承自沙俄時代研製的406毫米主炮,經過改進後表現出了良好的戰術性能和技術性能。其具體型號為B-37型45倍口徑406毫米火炮,高低射界-2°~+45°,最大射速2.5發/分,可發射1915/1928型老式穿甲彈及半穿甲彈。即便如此,當發射穿甲彈時, 炮彈重1108千克,炮彈初速820米/秒,最大射程可達45.67千米。根據蘇聯人自己的說法,當在13900米的距離時,該穿甲彈可以擊穿傾斜角為25°的406毫米裝甲,換算垂直裝甲為460毫米,威力已經相當不錯,顯示了良好的火炮性能。可惜的是,該炮最終僅僅造出4門,其中有一門參加了列寧格勒保衛戰,其發射炮彈給德軍造成800名以上官兵傷亡,摧毀29門火炮,19個混凝土工事,21個碉堡和地堡,10個彈藥庫和2座橋樑,摧毀了德軍在красносельск地區的指揮部和其它5個指揮部,表現出良好的技戰性能。

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蘇聯406毫米試驗性單管炮

相比於蘇聯的有心無力,美國是既有資源也有技術能夠研製出460毫米艦炮甚至500毫米的大炮,但最終裝備“蒙大拿”級的依舊是12門MK-7型50倍口徑406毫米艦炮,MK-7型406毫米艦炮是MK-2型406毫米艦炮的輕量化版本,最大射速2分/發,俯仰角範圍為-2°~45°,可發射MK-8型穿甲彈,MK-13/14型榴彈以及MK-19型人員殺傷彈。 該炮的性能無須多言,是公認僅次於“大和”上406毫米艦炮的佼佼者。尤其是該炮配屬的MK-8型穿甲彈性能十分優異,該種穿甲彈重達1224.7千克,炮彈初速762米/秒,在仰角45°時最大射程38.7千米,在18.3千米的距離上對垂直裝甲的穿深可以達到509毫米,也就是說在此距離上可以擊穿“大和”級主裝甲帶的任意位置。

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Mk7火炮

毋庸置疑,經受過戰火洗禮的MK-7型406毫米艦炮要大大強於蘇聯的B-37型406毫米艦炮。雖然後者的炮口初速比前者快7.6%左右,最大射程也超過將近7千米,但這並不能代表B-37能戰勝MK-7,因為無論是“蒙大拿”還是“蘇聯”,想要在最大射程內擊穿對方裝甲盒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龍行認為“蘇聯”級戰列艦的火力遜色於“蒙大拿”級戰列艦主要依據有3點:第一點,龍行主要考慮到蘇聯的冶金工藝要落後於同時期的美國,而且其配屬的炮彈型號較老,其性能想要超越美國的MK-8型穿甲彈來說非常有難度,更不用說其炮管壽命只有100發(也有資料顯示為300發),而MK-7的身管壽命為300發;第二點,“蘇聯”級僅僅裝備9門406毫米主炮,而“蒙大拿”級裝備有12門,後者單位時間內的火力投送密度和命中率會更高;第三點,如果單純的考慮火炮性能而不考慮火控系統,龍行一直認為這是“耍流氓”的行為。在這一點上,根據解密資料顯示,“蘇聯”級主要依靠光學目視火控指揮儀,裝備有3座КДП-8主炮射擊指揮儀和3座ДМ- 12測距儀,光學儀器最大的問題就是受天候和大氣擾動的影響較大,在夜間作戰當中限制更多,對操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蘇聯”級並沒有裝備任何雷達火控設備。而美國的“蒙大拿”就不用說了,除了光學式測距儀以外,其裝備的MK-38型火控系統及MK8火控雷達性能穩居世界前列,說技術水平甩蘇聯“十八條街”都毫不為過。

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防護性能

按照設計要求,“蘇聯”級的防護水平應能抵禦406毫米穿甲彈和5000米高空投擲的1000公斤炸彈的攻擊。為了能夠達到這樣的設計指標,設計師為“蘇聯”級的裝甲總質量分配了23306噸的重量,這個數字 已經超過了日本海軍“大和”級的裝甲總質量(23262噸)。巧合的是,和“大和”級的主裝甲鋼板都是VH非滲碳鋼板相同,“蘇聯”級也採用了非滲透鋼板作為厚度為200毫米以上裝甲板的主材料,其理由也幾乎和日本完全一樣,都是由於國內冶金行業的落後導致滲碳鋼板產量不足而不得不採取的無奈之舉。“蘇聯”級主裝甲帶長約148.6米,裝甲帶鋼板的平均厚度超過365毫米,從一號炮塔前的第64號龍骨一直延伸到3號炮塔後的196號龍骨,幾乎覆蓋了從動力艙到彈藥庫的所有重要部位。其中作為防護的重中之重,位於艦體前部的1號炮塔和2號炮塔之間的主裝甲帶加厚至406毫米,1號炮塔下彈藥庫舷側裝甲更是厚達402毫米,長度也達到了11米。然而這還不是裝甲最厚的部位,裝甲最厚的部位當屬炮塔的“正臉”了,炮塔正面厚度達到了495毫米,側部和頂部也有230毫米,最有特色的是炮塔背面裝甲板也達到了410毫米。在當時戰列艦的設計裡,唯有“蘇聯”級是這麼幹的,主要是蘇聯的將軍們堅持認為,“蘇聯”級作為最強大的戰列艦,應該勇猛的衝鋒,穿插到兩艘敵艦中間同時在左右兩側接戰開炮交火........嗯,這非常“蘇聯”!

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標紅為蘇聯主炮威力數據


在水下防護部分, “蘇聯”級的防護性能也堪稱優良。該級船體總體上能夠達到抗擊500千克TNT當量水下爆炸的防護水平,並保證艦體在任意5個相鄰水密艙損壞進水、或受到3枚魚雷擊中同一舷側、或被2枚魚雷擊中艦體底部的情況下維持航行。在這其中,從美國購買的兩套普列賽雙重圓筒式防魚雷系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普列賽雙重圓筒式防魚雷系統是一種多框體結構的水下防護系統,安裝在“蘇聯”級艦體低64號到底153號龍骨部位及153號到170號肋骨部位,分別長123米和33米。這種水下防護系統主要採用了7毫米至14毫米厚度不等的框架結構,但也在水下船體的關鍵部位,如主機艙處適當增加了厚度。

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蘇聯級水密艙和武器示意圖

“蒙大拿”級充分吸收了“衣阿華”級戰列艦的經驗教訓,其防護能力是美國戰列艦史上最強的,以當時美國人的口吻來說,其防護能力與“大和”級並列世界最強。到底有多強?其裝甲堡結構和“衣阿華”級戰列艦內置主裝甲帶完全不同,到是和1937年開工建造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高度相似,重新使用了外置式主裝甲帶。艦舷兩側主裝甲帶與主防雷裝甲拼接為一體,厚度從“衣阿華”的厚307毫米(傾斜角19°)躍升至409毫米(傾斜角19°),以這樣的厚度足以在16500米的距離上抵禦自身主炮發射的MK-8型超重穿甲彈。“豪”氣沖天的美國在主裝甲帶防禦鋼板上全部使用了A級滲碳鋼,即使是水平裝甲和專門防水下彈的附加裝甲都是用了B級滲碳鋼材料。這可不是“窮酸”的蘇聯及日本能比的,在相同厚度下,A級滲碳鋼的裝甲性能是絕對超越非滲碳工藝的鋼板,這是美國在二戰後對“大和”級“信濃”號戰列艦試驗後得出的結果。當然任何裝甲鋼材都有自己的最佳厚度,例如大和級上採用的VH鋼厚度超過650毫米性能就會下降(大和主炮塔正面厚度就是650毫米),A級滲碳鋼也不外如此。美國仰仗強大的冶金工業,片面的追求提高鋼材中的滲碳厚度,最終結果就是在20世界30年代中期就研發出了滲透厚度比例為55%的A級表面滲碳鋼裝甲領先全球。不過隨後就發現這種A級滲碳裝甲韌性奇差,在承受較大重量的彈丸撞擊時非常容易發生崩裂,而且厚度越大韌性越差。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蒙大拿”4座主炮塔只好退而求次,使用了B級滲碳鋼裝甲,正面厚度為571.5毫米,頂板最薄為197毫米,側部裝甲厚度254毫米,背部裝甲也沒有像蘇聯人那樣追求絕對防禦,只有305毫米。除此之外,美國人顯然對自己的B級滲碳鋼不是那麼放心,在炮塔正面上,表面使用了457.2毫米的B級滲碳鋼裝甲和內裡為114.3毫米的STS鋼結構,在這戰列艦設計史上也是比較罕見的。

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建造中的蘇聯級首艦


在水下防護方面,“蒙大拿”級戰列艦的水下防護也從“南達科他”、“衣阿華”級的雙層隔艙+裝甲背板的形式轉變為“北卡羅來納”級的多層隔艙體系,總共設計了5道防雷縱壁,將船底分為5層防雷構層。其中最外面兩層是為了緩衝爆炸衝擊波的空艙,中間兩層則儲備重油,最內層仍然是空艙。為了加強防禦能力,在第三道防雷縱壁上還安裝有內置附加裝甲,從艦艏彈藥庫一直環繞至艦艉彈藥庫,形一個“裝甲匣盒”的裝甲結構。其厚度根據防禦部位不同而變化,如彈藥庫最後為215.9毫米,動力艙段則為38.1毫米至180毫米不等。有意思的是,“蒙大拿”級充分吸取了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的經驗教訓,在艦艉專門設計了保護驅動軸和舵機的厚重裝甲,防護效能與主裝甲帶大致相當。

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左衣阿華右蒙大拿水下防護結構示意圖


總的來說,兩種戰列艦的防護設計雖然都很強,但也同時存在或多或少“不完美”的地方。比如“蘇聯”級厚度200毫米以上的主裝甲帶沒有使用滲碳鋼材,防護能力下降一個等級;在重點防護的指導思想下,其裝甲防護體系被設計成了獨特的內置不完整雙裝甲艙式(前蘇聯曾向美國求購戰列艦未果,但得到不少圖紙和幫助,這種內置主裝甲帶的佈置方式和“南達科他”、“衣阿華”如出一轍),在艦艏和艦艉均有一道厚度更大的裝甲隔牆,結構複雜不說還佔用了寶貴的裝甲重量,最大問題在於這樣的設計使得“蘇聯”級水線附近沒有什麼防護能力,即使被小口徑主炮擊中也會大面積進水;另外二戰後的試驗表明,從4000米投下一顆500公斤的穿甲彈即可穿透“蘇聯”級的三層水平甲板(裝甲鋼板總厚度為230毫米),完全沒有達到預期設計目標。而“蒙大拿”級也存在相當大的問題,雖然該級戰列艦的防護水平總體上與“大和”級差不多,但“大和”偏向於防“防彈”,而“蒙大拿”偏向於防雷,最大的問題是其安裝在第三道防雷縱壁上的附加裝甲位置比較尷尬,上不能防炮彈,下不能防魚雷,在關鍵時刻還不能阻止艦體漏水,這種“不上不下”的設計也只能來應付應付命中水線下艦體的炮彈。同樣佈置有三層船底結構的“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就因為被一枚日本95式魚雷射中,由於防雷縱壁安裝的附加裝甲較厚失去了抵抗爆炸所需的韌性,導致整個防雷縱壁失去了原有的韌性而發生斷裂,沒能阻止魚雷彈頭爆炸產生的煙火進入彈藥庫,並引發大量海水倒灌,險些致使該艦沉入海底。雖然兩級艦在防護方面上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非要選出誰更優秀一些,龍行認為必須得是“蒙大拿”級。

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上衣阿華,下蒙大拿


總結

經過一番性能比較之後可以看出,在機動性上,“蘇聯”和“蒙大拿”級不相上下,旗鼓相當,在火力和防禦能力上,“蒙大拿”更勝一籌。雖然戰列艦綜合性能指標不能在“機動、火力、防禦”三大項上完全體現,但這三大項對戰列艦的戰鬥力卻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從這個方面來說,集美國50年製造戰列艦經驗的“蒙大拿”級雖然不是最完美的,但在當時那個年代絕對是綜合性能最均衡的,即使裝備460毫米大炮的“大和”級也不能說穩壓一頭。和英國“獅”級、德國H39型相比,“蒙大拿”級是二戰中所有未付諸建造的戰列艦中唯一完成了總體設計,能夠投入實際建造的,並具備“一對一”和“大和”級正面“硬鋼”之力的超級戰列艦(德國元首的10萬噸戰列艦和日本裝備510毫米的“超級大和”尚停留在想象當中)。

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上蒙大拿,下大和級

相對而言,“蘇聯”級雖然也是蘇聯的巔峰之作,但無論是在噸位、火力(包括主炮火力和防空火力)以及防護等方面多少都存在差距。“出道即巔峰”的“蘇聯”級又是蘇聯“不可承受的阿喀琉斯之踵”。根據解密資料顯示,首艘“蘇聯”號戰列艦的造價高達是118000萬盧布,後續艦才降低至85000萬盧布。整個“蘇聯”級建造工程已經佔用了蘇聯海軍建造計劃中70%以上的原材料、資金和熟練工人。這顯然是羸弱的蘇聯海軍無法容忍的,即使是蘇聯陸軍也非常反對“蘇聯”級的建造計劃,認為如果把這麼多錢投入陸軍預算裡,可以建造數十個坦克建造廠從而快速完成陸軍的“摩托化”,陸軍將領在私下裡也直接稱其為“領導人的大玩具”。最終,被暗中指責為“靡費國帑”的“蘇聯”級已開工的四條船體在船臺上被拆解並最終下馬,取而代之的是蘇聯十年艦艇建造計劃。不能否認的是,以蘇聯當時的國力和科技水平,在無法獲取西方國家大量幫助的前提下,能比較獨立的完成設計並建造“蘇聯”級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炮彈威力示意圖

事實上,即使在“戰列艦”為王的年代裡,像追擊“俾斯麥”號這樣驚心動魄的戰列艦大對決也非常少見,更不用說像日德蘭海戰、萊特灣海戰這樣大規模的戰列艦艦隊對決了。在對戰雙方將戰列艦視若珍寶的情況下,只有在決定最終戰爭命運的前提上,戰列艦之間的決戰才能讓高級將領們願意拋出手中的王牌豪賭一把。可惜的是,航空母艦時代的降臨,把過時的戰列艦,包括讓人血脈僨張的大艦隊互相“懟”轟的場景全部統統掃進了歷史的“垃圾桶”,再無出頭之日,讓我等大炮鉅艦愛好者悵然若失,聊以此文過一過“嘴癮”罷了。

賭上“蘇聯”之名,美蘇“紙上”戰列艦大比拼,到底誰才更勝一籌

男人的大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