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会造反的阴谋家!一句话改变整个败局,却回去当和尚?

俗话说功高盖主,一般陪主公的功臣都得不到善终,特别是朱元璋,打江山时是我兄弟,天下太平都是乱臣贼子。

明朝时有个叫姚广孝的和尚,这个人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和尚,被称为黑衣宰相。是有善终的功臣了。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成祖朱棣是靠篡位成功的当上皇帝的,而姚广孝就是那个蛊惑朱棣造反,同时帮助他造反成功的人。

朱棣和朱元璋一样,都是能够共患难但不能够同富贵。而姚广孝却能够全身而退,生前位高权重,死后还能被送入太庙受后人敬仰。

姚广孝出生在一个行医世家,他们家在当地也非常的有声望,毕竟悬壶济世、救人于疾病之中的医者在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但姚广孝对行医问药不感兴趣,对于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也不感兴趣。

在姚广孝十四岁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让家人非常震惊的事情,削发为僧。姚广孝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出家了,他是一名和尚不假,但他不是一个正常的和尚。

别的和尚都青灯古佛,吃斋念佛而这位和尚却挖空心思钻研兵法。姚广孝出家后学了一段时间的佛经,只不过后来的他又做了一件让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去拜了道士席应真为老师。在名师的指导下。姚广孝太公兵法,阴阳数术,奇门遁甲,兵法战略。无一不通,儒学也有长进。一个和尚学这些,可见其志向不是只做一个高僧而已。

姚广孝有很大的志向,自身有才。不愿蛰伏。

历史上最会造反的阴谋家!一句话改变整个败局,却回去当和尚?

1348年,朱元璋剃发当了和尚,同在这一年,姚广孝也剃发当了和尚。

这一年,朱元璋20岁,姚广孝14岁。

姚广孝生不逢时,如果早出生几年,一身抱负可能有所展现。

对比同样的和尚建立大明朝的朱元璋,半生碌碌无为的姚广孝还只能是潜伏爪牙忍耐。也许他曾经想过,再没有机会的话,也许一身所学被历史埋没下去了。

1382年,朱元璋的原配妻子马夫人去世,朱棣跟随朱元璋一起来到京城天界寺祈福。

姚广孝的时机来了。

当朱棣随着人群路过时,姚广孝装作不经意的样子碰了下朱棣,小声地说出了那句酝酿几十年的话:

“王爷,有没有兴趣当皇帝?”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建文帝继位,并实行削藩之策。燕王朱棣朝夕不保。

姚广孝劝朱棣起兵,而朱棣犹豫不决,自己不占优势,实力不足难以和朝廷抗衡,而百姓民心归属朝廷。

朱棣问,“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答,“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对朱棣来说,他有牵挂,有顾忌,在当时看,论天时地利与人和,他的胜算十分渺茫。但对姚广孝而言,这已经是最好的机会,蹉跎大半生,年过六十,没有声色的享受,只有孤独和寂寞相伴,一心只想抱负得到施展,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几率,哪怕是入地狱,也在所不惜。

随之坚定信念的朱棣真的反了。号称奉天靖难。

历史上最会造反的阴谋家!一句话改变整个败局,却回去当和尚?

朱棣的奉天靖难打了三年,而他所有的地盘也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

朱允炆还是占有着帝王的宝座和全国大多数的军队和地区。论人力论物资,朱允炆占据绝对优势。

而朱棣,拼死拼活也不过在山东附近小打小闹,军队也越打越少,每天还面对着方孝孺等人的口诛笔伐。而自己连山东都突破不了。

朱棣此时已进入僵局。

失败不过时间问题。

姚广孝真堪称把死棋下活之人。

有的时候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可能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个和尚。

“殿下,大事要成,何不直取京城?”

“我连山东都拿不下,谈何京城?”

“殿下,去京城何必一定要走济南呢?”

“我明白了。”

一子落,活全局。

真的是把死棋全部下活。

建文四年元月,朱棣取道馆陶渡河,连克东阿、东平、单县,兵锋直指徐州。

三月,朱棣绕开徐州,进军宿州。

四月,于灵璧击溃南军主力。

六月,进京,江山易主。

以燕地一地之兵敌全国兵马而获胜,历史仅有这一次。

历史上最会造反的阴谋家!一句话改变整个败局,却回去当和尚?

朱棣也是个狠角色,姚广孝是亲眼目睹他篡位的人,知道他很多秘密,更是他打下天下的第一谋臣,而朱棣取得帝位后却没有杀姚广孝。

朱棣上位了,对于这个帮助过自己的和尚,看得比谁都要重,立马册封姚广孝为太子少师,帮助处理天下大事。

虽说明朝没有宰相这个职位了,但在朱棣眼中姚广孝就是自己的宰相。

姚广孝负责为朱棣迁都,规划设计了北京城;

姚广孝主持编纂了明代最重要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有时候会想,如果没有这个和尚,大明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永乐大典不会有,郑和下西洋不会有,甚至整个中国的历史也许会走向另一个航道。

姚广孝在帮助朱棣上位后,自己却极为节省。朱棣想赐给他荣华富贵,都被姚广孝拒绝了。甚至在朝当权的时候仅仅上朝穿着朝服,退朝之后依旧穿着自己的袈裟,当回自己的和尚。

很多的功臣参加造反是为了财富和名利,姚广孝却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一生之中无欲无求,他造反就是为了造反,就是为了把自己所学施展出来。姚广孝将造反当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只为造反而来。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大家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