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王羲之的平淡,恰是文徵明的遗憾!

书法,王羲之的平淡,恰是文徵明的遗憾!


书法,王羲之的平淡,恰是文徵明的遗憾!

王羲之行书笔法

公开课系列之二十四


#24

章法:星羅棋布


字字独立型行书章法由于不借助于牵丝引带或实笔连绵的形迹节奏变化,其虚空 把握和整体联系之理颇难言传,正如唐太宗《圣教序》所谓:“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


书法,王羲之的平淡,恰是文徵明的遗憾!

《孔侍中帖》


传世唐摹王羲之行书尺牍善本中,《孔侍中帖》《何如帖》《奉橘帖》三件属字字独立型章法,布白之妙,比之《频有哀祸帖》《得示帖》等连属较多的作品更为深隐蕴藉。其状若何?强为之名,曰“星罗棋布”


“星罗棋布”的对立面是“布算”,托名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讲道:“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很遗憾,明代的大书家文徵明就是这么写字的,所有字都是一种面目,以同一种姿态摆布集 中在一起,假使写上万行,也只如一个无限加长的大算盘。


书法,王羲之的平淡,恰是文徵明的遗憾!


书法,王羲之的平淡,恰是文徵明的遗憾!


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可绝不是算子书,布白疏旷,字间行际虽邈若河汉,而意脉相连,清空绝伦,“宋四家”皆不能及。


可是,拿《韭花帖》对照《何如帖》,就会明显感觉到缺了点什么。是什么呢?


书法,王羲之的平淡,恰是文徵明的遗憾!


如果也以星星来比拟,那么,《韭花帖》的意境就仿佛“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诗·召南·小星》),的确悠远闲静,可终嫌过于小巧凋疏了,它所完全不具备的是《何如帖》“星罗棋布”的笔阵堂堂气象。


王羲之布白的和谐之美显示为字间行际的一种引力和斥力的不停顿的牵扯互动,错落而又严整,不会像《韭花帖》那样显得太松,当然也不会显得太紧,甚至“布白”的“布”字用在这里语感都似乎太刻意了些。杨凝式在精心地调配着每个字的空间关系,所谓“经营位置”;王羲之却仿佛不作任何“经营”,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星汉灿烂,不假人力。


书法,王羲之的平淡,恰是文徵明的遗憾!

把楼兰墨迹“九月十一日”一纸与《孔侍中帖》并置一处,前者素朴而后者华美,但章法出乎天然、姿态横生的意味却是若合一契的。


在这一点上,魏晋的普通书手亦非后世的大家所能及。杨凝式和文徵明的遗憾,用米芾《论草书帖》的话来讲,便是“时代压之,不能高古”。(文/杜萌若: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书法学博士)


【王羲之行书笔法公开课】

01、王羲之“骨法用笔”,谁与争锋?

02、王羲之的“切笔”,不是谁都能学到的!

03、王羲之的“尖鋒”笔法,已被兰亭世俗化

04、王羲之的“万毫齐力”笔法,小王亦是不如

05、王羲之的实锤“牵丝引带”用笔

06、王羲之的“点”,神妙“衄挫”笔法

07、王羲之的“横”,“变起伏于锋杪”

08、王羲之的“折钗股”,篆籀圆通

09、王羲之的“空际摆宕”,王铎学得如何

10、王羲之的“折笔”,更厉害的在后面

11、王羲之的“折笔”,更难的在于“逆势”

12、王羲之的“收锋”,打开了行书“新世界”

13、王羲之“断连”,并不只是“提按”

14、王羲之:如何化方为圆、刚柔相济?

15、王羲之“圆融之笔”,超强自信的表现

16、王羲之:竖笔,当如鹤立

17、王羲之的书学思维,我们为什么学不到?

18、王羲之的“紧敛之势”,瘦硬拔俗

19、王羲之的“宽展之势”,取法何在?

20、王羲之“错位”中的结构美,是有方法的

21、王羲之《频有哀祸帖》章法“秘境”

22、王羲之“笔阵”:独特的“行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