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茅臺酒,為什麼有時候口感會不一樣?

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茅臺酒,為什麼有時候口感會不一樣?

都是茅臺酒,為什麼有時候口感會不一樣?

1

客觀因素

因為不能保證每一次的原材料和人工操作都100%相同,所以茅臺酒的口感也無法100%相同。

不同調酒師的口感不同,即便是同一位調酒師,味覺也無法靈敏到每次都一致,只能儘量貼近標準,細微上還是有一點不同的。

茅臺酒的香氣成分多達一千餘種,同一款酒隨著時間和溫度的變化,它本身的味道是會發生變化的。

茅臺酒裝瓶出廠後,隨著時間的延長,酒質會有明顯的優化。所以,即便您喝的是同一種茅臺酒,因為出廠時間的不同,口感也會不同。時間的跨度越大,口感的差異越大。

事實上也只有醬香酒符合“越陳越香”的描述。在常溫通風儲藏環境下,酒體中豐富的脂類物質和酚類物質會繼續熟化反應的進程,這種儲存中繼續進化的過程,稱之為“熟化”。

打開一瓶茅臺老酒先別急著喝,先用嗅覺感受一下老茅臺獨特的醬香味,後慢慢的把酒倒入醒酒器中醒10-20分鐘。前面3杯不可以經過舌頭的前半部分,一口一杯,為了讓我們的口腔和整個味覺,嗅覺系統適應醬香味。

從第4杯開始,再將酒杯送到唇邊,輕巧地、緩緩地呷一小口,在嘴裡細細抿品,然後輕咂嘴巴,於慢慢品評中將酒嚥下,自然發出咂或嗒之聲。酒下肚之後,迅速哈氣,讓酒氣從鼻腔噴香而出。

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將儲存10年以上的老茅臺酒與新茅臺酒按1:1比例自行勾兌在一起,口感絕對超乎你的想象,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調節新老酒的比例,到你感覺滿意為止。

此外,茅臺的酸、甜、苦、辣、醬、枯、糊七種味道的強弱程度,都與溫度有著一定的關係。不同的溫度會影響茅臺酒香味成分的揮發以及酒液在口腔中的擴散速度,所以茅臺酒應該在適宜的溫度範圍內飲用,口感最佳。

那麼茅臺酒的適宜溫度是多少呢?敲重點:21—35℃為適宜。

都是茅臺酒,為什麼有時候口感會不一樣?

2

個人因素

剛出廠的茅臺酒,口感相差無幾。由於每個人的存放方式不一樣,受光照、通風、揮發的影響,時間長了,口感也會有少許差別。

所有食品食用時,心理都會發揮很大的作用。比如:到西湖邊上的獅峰山龍井村去喝龍井茶、到臺灣阿里山茶園去喝凍頂烏龍,您一定會覺得非常好喝,但是同樣的茶您帶回來再喝,感覺味道就差了,這其中除了水質、茶藝的因素以外,心理起了很大作用。

同樣的茅臺酒,如果您到茅臺酒廠去喝,或者與茅臺酒廠的員工同桌飲酒,可能感覺就很不同。

佐酒的菜餚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吃後會影響味覺系統敏感度,因此吃菜前後兩次品酒的味道可能會有變化,品不到第二次酒的香醇、優雅、細膩。

都是茅臺酒,為什麼有時候口感會不一樣?

為什麼喝茅臺要配礦泉水?就是用礦泉水漱口保持味覺系統的敏感,這樣才可以不斷體會到醬酒“從辣到甜”“越喝越順”等的變化,感受醬酒幽雅、細膩、口感飽滿、諸味協調的美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