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是"血管清道夫",但你是否真的瞭解?教你挑選純正三七!

三七自古以來就被公認為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消腫定痛效果,具“金不換”、“南國神草”之美譽。近代醫學也廣泛運用三七的實用價值,依然成為中醫養生中一顆代表性的明珠!

可大部分還是停留在聞三七,卻不知三七,那究竟三七好在哪裡?到底哪裡種植的三七才是最好的?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三七製品,哪種才是最有效的?今天就讓我們來一一解答!

三七是

三七的功效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僕腫痛。《本草綱目》雲:"三七止血,散血,定痛。"《玉揪藥解》雲:"三七和營止血,通脈行瘀,行瘀血而斂新血。"

1.止血:三七有"止血神藥"之稱,散瘀血,止血而不留瘀,對出血兼有瘀滯者更為適宜。

2.抗血栓:三七具有活血散瘀功效,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有效成分是三七皂苷,主要是人參三醇苷Rg1。

三七是

3.促進造血:三七"祛瘀生新",現代研究證實三七具有補血作用。

4.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三七散瘀,消腫定痛,PNS及其他活性成分對心血管系統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

5.抗炎:PNS對組胺、醋酸、二甲苯、5-羥色胺,緩激肽等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升高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三七是

6.保肝:三七具有抗肝損傷作用。

7.抗腫瘤:人參皂苷Rh1對離體肝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8.鎮痛:三七為治療跌打損傷的常用藥,有確切的鎮痛作用。

為什麼只有雲南文山才能種出好三七?

三七是雲南白藥、片仔癀、複方丹參片等很多知名中成藥的主要原料,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文山三七譽之為“金不換”,當代醫學專家則稱“人參之王”、“南國神草”,其質量和效果得到廣泛認同。

三七是

【歷史悠久】

三七是中藥中唯一用兩個數字來作為名字的藥材,之所以稱為三七,不僅是因為每株三七都是三枝七葉,而且還因為三七的生長週期是3到7年。文山種植三七歷史最為悠久,人工栽培已有400餘年。

三七是

目前全國有500多家制藥和保健品、化妝品企業都在用三七做原料,而文山三七不僅質量好產量也高,產量佔到中國總產量的90%,因此被譽為“三七花開的地方”。

【自然條件】

三七是享譽國內外的名貴藥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在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有奇效。只是三七對生態環境有著特殊要求,適宜種植的地區僅分佈於雲南文山六詔山脈下的很小一部分,而文山自然氣候得天獨厚,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正適合種植三七。

三七是

其他地方也曾引種過三七,但無論外觀性狀還是內在質量,都不敢和文山三七相比,相差不是一星半點。

【文山三七】

1.文山高海拔,高日照,海拔1500米以上,日照時間每天要比其他地區長3個小時以上,同時還要三分陽七分陰,才能利於三七根吸收營養!

2.三七對溼度要求苛刻,太溼容易腐爛,太乾它不長根只長葉子。三七喜溫涼、忌酷熱。多栽培在海拔1500~1800米的山區。適宜年平均溫度18~19℃,年降水量1700~2000毫米,空氣相對溼度70%~80%,土壤含水量25%—30%的地區生長。需半陰半陽的光照條件,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塊栽培。

三七是

正是由於三七對生長環境的特殊要求,很多地方地理環境不適合三七生長,而云南文山就為三七提供了最好的生長環境。

3.土壤要有豐富的氮磷鉀,氮磷鉀的含量是生成三七皂苷的主要成分,文山正是典型的超氮磷鉀含量的紅土地,,文山長出來的三七,皂苷含量比較高,所以只有雲南文山三七,才能吃出最好的效果!

三七的加工過程

文山被稱作是“三七之鄉”,是很多人到雲南文山必定購買的,三七雖看似不起眼,卻渾身上下都是寶,三七根、三七花、三七葉子都價格不菲。

三七當中皂苷含量最高的部分是三七芽下面的一段,也就是連接大根和莖的部分,最好的成分都集中在這裡,價格相對要高,行家稱之為“蘆頭”、“小指根”。

三七的交易是按“頭”來計算,頭數指的是每一市斤三七中三七的個數,一般來說,頭數越少,三七個頭越大,質量越好。


三七是

三七粉的製作工藝總個可以歸納為七大工藝環節,分別是:挑選、修剪、清洗、乾燥、打磨、分級、貯藏等。

1.除雜與挑選

就是把夾雜在三七中的三七葉、松毛、石塊、等雜質挑選出來,同時還要把壞三七、病三七等挑選出來,只剩下好的、完整的優質三七。

2.三七修剪

三七修剪一般有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去除三七殘留的莖稈、雜物和表面的大量泥土。

第二個步驟:用剪刀剪除三七鬚根、筋條等;

第三個步驟:將混合在一起的鬚根和筋條進行分揀。

3.清洗

清洗是保障三七質量最簡單的操作環節。一般都是用清水清洗。

清洗三七的方式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人工手洗(傳統工藝)

第二種:高壓水槍清洗

第三種:機器清洗(現代工藝)

三七是

4.乾燥

乾燥是三七產地加工的關鍵技術和核心環節。

第一種:大棚曬乾(傳統工藝)

第二種:機器烤乾(現代工藝)

第三種:凍幹(現代工藝)

現代工藝乾燥三七,容易出現溫度過高,導致三七成分流失,易產生焦糊,導致成分變形。

溫度過低,三七乾燥不足,容易發黴等。

所以購買三七要注意,現代工藝低溫打磨,才是最好的加工方式。

5.打磨

打磨在傳統三七加工過程中是三七加工工序的關鍵。

打磨的主要目的是去除三七表面未能修剪乾淨的鬚根、泥土等,使三七表面變得光滑、潔淨,提高外光品質。

6.分級

就是把三七按照個頭的大小分為:20頭三七、30頭三七、40頭三七等。

7.貯藏

在產地,三七的貯藏為常溫貯藏,三乾燥後,用編織袋或這麻袋定量包裝。放入倉庫儲存。

傳統工藝對三七的有效成分和完整性,幾乎沒影響,但傳統工藝週期長、人工成本高;

現代工藝對三七的有效成分和完整性有一定的破壞,但週期短、成本低,這也是導致市場上三七價格高低不一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