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取暖用具

季节的交替变化使得我们必须经历特别寒冷的冬天,在现代我们有空调、有暖气,可以说根本就不用忍受因为天气给我们带来的寒冷。其实在古代,冬天取暖和人们每天都要吃饭是同等的人事大事,也是人类生存下来的基本条件之一。

那么,古代没有暖气、没有空调,人们是怎么取暖的呢?我们先说说一些古代的一些大型取暖设施。


古代取暖用具

最早时期人类冬天为了取暖盖的半地穴式房屋

其实在很早以前的文明时代,为了预防冬天的寒冷,北方人就把房子盖成了半地穴式房屋,那什么叫半地穴式房屋呢?就是房子有一半是在地下的,就相当于现在的地下室一样,只不过那个时候,人们为了防风保暖,就住在地下面的那一层里面,所以通风效果会特别的不好。

古代取暖用具

在房屋里挖的大坑冬天用来取暖的火塘

人们还会在屋内的地面中间挖个大坑,坑的周边在用泥土糊实,用来烧火取暖,在那个年代叫做"火塘"。所以,在人类文明时代的开端,冬天里防风取暖就是人们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古代取暖用具

宫廷里烧火的火墙

到了秦汉时期的时候,就出现了火墙,最早使用的是在皇宫里,秦朝的咸阳宫遗址中就有火墙。东北地区的火炕就是火墙的衍生品,火墙的内部是中空的,从里面把墙烧热,这样屋子里就暖和了,这和火炕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一个是墙,一个是床罢了。

古代取暖用具

东北地区的抗

说到炕,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东北,因为东北地区的天气原因,所以,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的房屋里垒个"炕"。在东北,招待客人最温暖的方式就是招呼你进屋上炕,然后把炕烧的热乎乎的。就算是现在的一些北方地区,也还有在使用火墙和火炕的。

这里还有一个关于火炕的故事:话说在民国的时候,东北某一个地方要征兵,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参军,征兵的负责人就想了一个办法,把村里的年轻人都召集起来坐在炕上,然后在让手下使劲地烧炕,炕被烧的滚烫,很多人因为受不了就站了起来,站起来的就算是同意参军了。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但是故事内容却体现了火炕和东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正所谓"老婆孩子热炕头”,说的就是东北地区的炕上的故事。

以上说的都是古代大型取暖物件,接下来再说说古人小型的取暖物件。

古代取暖用具

古代用铜制的盆取暖,俗称火盆

在古代,冬天里最常见的就是用火盆(也叫火炉)来取暖,就是往铜制的火盆里放些炭,让火烧得旺旺的,然后大家围着火盆坐下,边取暖,边聊天,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

古代取暖用具

"围炉而坐"是古代冬日里最常见的场景,就连诗圣李白都喜欢围着炉坐下。“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在寒冷的日子格外倦怠,可倦怠又有什么不妥呢?邀请三五个好友"围炉而坐",哪怕此时此刻什么也不说什么都不做,任凭门前雪花飘落,日子就是这么纯粹又简单,生活就是这么从容自在。

古代取暖用具

骆驼后面拉的就是人们取暖用的薪炭

有条件一点的富贵人家用的都是精致点的金属火盆,没有条件的则是用泥盆。因为要在火盆里烧木炭或者烧柴火取暖,所以"薪炭"就成了古代人生活的必需品。那个时候官员不仅发俸禄、发钱发米,还要发薪炭。

在古代,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很多人都会为了每个月那一点"薪炭"争的你死我活,因为没有薪炭,冬天就没有办法取暖,就有可能会被冻死。就像宫廷剧里演的,皇帝的那些妃子冬天里都会领一些薪炭回屋烤火,而那些直接被打进冷宫的妃子,冬天是很难熬过去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人会给你薪炭,说不定哪天晚上就给冻死了。在古代,冬天取暖是和每天吃饭同等重要的生活大事,更是生存所必需的保障。所以,形容贫穷得无法生存就叫“饥寒交迫”。

有人会担心,古人冬天在屋里烧火盆取暖,会不会中毒

其实古代房屋的密封效果并没有今天这么好,可是说房屋到处漏风,所以屋内的一氧化碳堆积浓度并不高,达不到中毒的浓度。另外,火盆是开放式的,氧气与火盆的接触面积很大,一般不存在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堆积的情况。所以古代因为冬天取暖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不多。但不多不代表没有,有学者就猜测: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可能就死于一氧化碳中毒。

据说古代人冬天烧火盆时,都会在屋里放一盆冷水,如果发现有人迷昏,就用冷水清醒一下。到了清朝,人们已经知道白萝卜汤能解一氧化碳的毒。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传说:晚清时,一个宫女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慈禧太后就让人把她扶到通风处喂她白萝卜汤解毒。

火盆体型比较大,不方便移动,所以古人又发明了可以拿在手里的手炉。


古代取暖用具

由火炉改进的手炉

以前的读书人,冬天在私塾或书房里读书,手脚都很冰凉,所以会妨碍写字或者绘画,达官贵人,冬天上衙门办公或出门访友,乘车坐轿都不能烤火取暖。于是就有人设计了一种专门捧在手上取暖、却不会烧坏周边物品的手炉,在后来成为文房、民间乃至旧时宫廷广泛使用的取暖用具。

手炉,就是拿在手上的炭炉,里面装着尚有余温的炭灰,盖上罩子,提在手上,或者捧在手里,又或者笼在袖内,慢慢地就演化成了“手炉”,所以,手炉也叫“捧炉”或者“袖炉”,走到哪里都可以拿着取暖。那时,大户人家使用手炉的时候,还会在里面放些香料或药材,这样不光能取暖,还能当香薰用。

手炉常见于隋唐,盛行于明清,在清代末年,取暖的器具多起来,手炉便渐渐沦为历史尘埃。

还有一种便携式的取暖物件在宋代便已出现,名曰“汤婆子”。这种取暖物件,一直到现代,还有地方在使用。


古代取暖用具

放在被窝里取暖的汤婆子

汤婆子一般是金属或陶瓷材质的,形状类似一个没有壶嘴的大水壶,里面加满热水,外面再套上布套,睡觉时就能放进被窝取暖。“汤”就是热水的意思,而“婆子”则是戏指其有陪伴人睡觉的作用。

在黄庭坚《戏咏暖足瓶》诗中写到:“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到明"。汤婆子的作用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暖水袋作用可以说是大同小异,都是放在被窝里为人们取暖。只不过热水袋比汤婆子更安全、方便。热水袋代替"汤婆子"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人们智慧的结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