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文博會 50國 132個文化機構及企業參展滿滿國際範兒

5月20日,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落下帷幕。據統計,本屆文博會展出10餘萬件海內外文化產品,近6000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

第十五屆文博會 50國 132個文化機構及企業參展滿滿國際範兒

圖為參觀者從文博會現場展示的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動畫前走過。(新華社圖片)

5月16日上午8點30分,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幕表演拉開了第十五屆文博會的序幕。此次文博會採用開幕表演代替開幕儀式,藉助由405顆金屬感球體組成的現代裝置藝術,使用機械動力精準控制金屬球移動。文博會logo、新中國成立70週年、改革開放40週年、第15屆文博會等主題在金屬球的排列變換中徐徐呈現在觀眾眼前。隨後,伴隨著慷慨激昂的音樂聲,由滑軌搭載著的兩塊LED大屏幕緩緩向中心靠攏,象徵著第十五屆中國(深圳)文博會正式拉開帷幕。

此次文博會主會場設在深圳市會展中心,共設有9個專業展館,除1號主場館—文化產業綜合館以高質量的展品佈置、高水平的參展團隊吸引眾多觀眾目光外,2號館—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館、5號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館以及媒體融合·新聞出版館等展館亮點紛呈。為凸顯“新中國成立70週年”這一主題,本屆文博會特地設立“媒體融合·新聞出版館”,館中“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數字出版成果展”專區通過文字,影像,實物及互動體驗等方式,帶領觀眾深入體驗新中國成立70年來文化發展變遷。此外,為突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本屆文博會將5號館設置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館”,吸引大批粵港澳文化及創意設計企業參展。

10.5萬平方米展廳創往屆之最 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經過十五年的洗滌與積澱,文博會在展會面積﹑國際影響以及成交數量等方面均取得驕人成績。據悉,主會場展示交易規模已達到105000平方米,展商數量從首屆700多家增加至第十五屆的2312家,連續十年實現全國31個省市及港澳臺地區全部組團參展。此外,作為文化產業重要的展示及交易平臺,文博會的交易額亦呈逐年遞增趨勢,此次文博會匯聚了海內外10多萬種文化創意產業展品、近6000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和交易,品牌效益凸顯。

國際影響力方面,今屆文博會再攀新高。50個國家的 132個文化機構及企業參展,海外參展面積佔展館主會場總面積23%有餘,2.1萬餘名海內外專業採購商進入會場進行參觀、採購、洽談。進行參觀、參展、採購的國家和地區亦從首屆10餘個增加至本屆的103個,分會場數量從首屆1個發展至今次的66個。

海外招商方面,文博會除常規代理合作模式外,還幫助展商與企業進行點對點招商。目前,文博會已在全球範圍內與60多家海外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以7號館為主導的“一帶一路·國際館”以“推動'一帶一路'框架下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為主題,吸引了英國、法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一大批國家與地區的參展機構,藉助文化藝術、創意設計、影視動漫、文化教育、文化旅遊、工藝美術等視角,採用雕塑、新媒體,裝置藝術、科技手段等展示方式,全方位寬領域展現參展國家的獨特地域風情與歷史文化。據悉,在103個參與此次文博會的國家與地區中,波蘭、立陶宛、羅馬尼亞、捷克、匈牙利、瑞典等國家更以政府組團形式參展,以更高層次呈現國家精品文藝。

第十五屆文博會 50國 132個文化機構及企業參展滿滿國際範兒

6000餘冊香港《經濟導報》進入會場,並開設封面專題:“文博會彰顯中國文化自信”。

文旅融合新業態 科技助推文創發展

本屆文博會為響應“文旅”結合的號召,凸顯文旅融合新業態,設置了“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館”,展館深挖“文化”與“旅遊”的組合優勢,以“文化+”概念作為旅遊新業態引入大眾視野,以“美麗中國”作為主線,引進國內重點旅遊省份的文化旅遊特色產業,異彩紛呈的文化菜單與新興的文旅項目吸引大批觀眾駐足。展館內集中展示國內外知名文化歷史古蹟、人文景觀、博物館、文化創意主題公園、精品旅遊演藝項目和旅遊科技等內容,配套文化和旅遊產業專項債券及投資基金、金融對接等簽約活動,不僅在平臺上,更在資金及項目對接上,切實推進“文”“旅”深度融合。記者在展會現場觀察到,不少旅遊大省紛紛推出文旅大餐,十足吸睛。極具代表性的湖南省展團此次參會主推“文創+”新業態,以湖南獨有的非遺文化“苗繡”以及舊時才情女子互通心跡的“女書”作為主展館的文創元素,吸引大批觀眾駐足,以非遺文化與現代傳播手段相結合,以獨特文化優勢助推旅遊業發展。此外,河北展區今年在文旅板塊表現亮眼,該省展區帶來68家企業的780餘件展品,尤其在“綠水青山”板塊,充分展示河北全域旅遊地圖50個景點,包括“十大旅遊目的地”“十大旅遊網紅打卡地”,還囊括了“不得不訪的精品博物館”、“不得不走的最美自駕線路“等, 以“甩屏”等現代科技手段豐富展覽形式,全面展現出文旅融合發展新特點、新趨勢。

文化龍頭企業集聚 “文博”品牌效應凸顯

今次文博會展品多達10餘萬件,彙集海內外文化精品。48家文化類上市企業、68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及示範基地均攜精品項目參與此次展會,近6000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和交易,文博會在為公眾獻上一場文化的饕餮盛宴的同時,亦為參展商與投資方搭建了國際化高水平的投融資平臺,文化龍頭企業的積極參與使文博會的品牌效應進一步凸顯。此外,本屆文博會“以展帶商”的集聚效應明顯,文博會主場館內專門設置“採購洽談區”,在展會開展前,提前連結展商與採購方,在展會期間直接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等項目洽談活動,提高現場效益效率。

本屆文博會“全國文化企業30強”中有23家參展,其中以湖南為代表的文化大省參展力度尤甚。2018年,湖南文化產業增加值達2,112億元,佔GDP比重6.2%,文化產業對湖南省經濟發展影響顯著。此次湖南展團中,以中南傳媒與芒果傳媒為代表的文化龍頭企業攜最新產品與頂尖項目亮相文博會,相類似的,文化產業在GDP中佔有大比重的省份均看重文博會這一展銷平臺,紛紛攜本省文化龍頭企業齊聚展會,充分展現了文博會這一平臺高端屬性及品牌集聚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