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被害,总理惊闻茶杯落地,妻子追凶十年终得申冤

1968年6月8日,一位两弹一星元勋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一群身份不明的歹徒给抓住了,然后不分青红皂白,拳头和钢管就砸在了他身上,当时他就没有了任何反抗的动力,就这样被打的血痕累累,没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当他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彻底的失去了生命迹象,看着那满身的伤痕,无数人都为之震惊,而他距离家门口也就只有200多米。家里的妻子煮好了饭,和三个女儿正在等待着他的回家,可是再也没有等到他活着回来了。

当这一个消息被传到中央的时候,所有领导都非常的震惊,正在开会的国家总理周恩来手中的茶杯一下子就掉在地上,这个消息来的实在是太突然了!总理当即就要求立即查明这个案子的真相,并且要对这样的科学家进行保护,甚至还要加派军队。

这一个人物到底是谁?为什么这一群歹徒要迫害他?而他又为什么能够让当时的国家总理周恩来大惊失色?现在让我们来揭开历史的真相,来了解一下他的故事。

一个自强不息的穷苦学子

姚桐斌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却是中国导弹研制的权威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在那个混乱的十年之中被一群自称是革命的群众,以反动学术权威的名义毒打而死,年仅49岁。

两弹一星元勋被害,总理惊闻茶杯落地,妻子追凶十年终得申冤

姚桐斌青年时照片


1922年9月30日,姚桐斌出生于江苏省,家里并不富裕,他勉强读完了小学。

本来他毕业之后,家里已经供不起他上学了,准备让他做一些卖香烟等民国时期小孩子都做的事情。但在小学的时候,其优异的成绩让校长都感到非常的震惊,在校长的劝说下,又让他继续读了下去。(校长是他的贵人)

经过兜兜转转,终于是完成了初中的学业,并且是在1941年的时候高中毕业会考成绩,达到了江西省个人总分第一,也因此获得了一笔奖学金,才能够继续读大学。(在我们今天依然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早在他读处初中的时候,都是靠着自己卖着地摊货,做家教老师,就这样靠着一点点钱,最终是熬过了初中的三年,家里已经是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父亲听说他还想要去上海考取私立高中(当地没有高中),顿时就非常的生气,要断掉他的经济来源,可是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依然想要继续读书。

两弹一星元勋被害,总理惊闻茶杯落地,妻子追凶十年终得申冤

读书时期合照


当他到了私立高中读书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究竟经历了什么,住宿费交不上,课本买不起,每天还有伙食费,不知道他到底是靠着什么坚持下去的,尤其是在那个战争纷飞的年代。(此时的日军已经全面侵华了)

但他最后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被当时的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七所大学录取,可是出于对矿业专业的喜爱,他当时选择了一个普通的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

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4年的大学生活,都在竭尽全力地埋头苦干,最终是以第1名的成绩在学校毕业。

毕业之后,姚桐斌经过考察之后,在国民政府经济部做一名研究助理,这是当时一个非常好的工作,但是他的人生还没有结束。

一个志在报效祖国的留学青年

过了一年之后,从事研究工作的他早就已经准备好出国留学了,在1946年被录取为公费留学生,而这一次他终于回到了家里,父亲当年写信来的指责,依然在他眼中历历在目,今天他可以回家光宗耀祖了。

当他回到家里,父亲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怒气冲冲了,反而是充满仁慈的眼神,嘴角挂着微微的笑容,家里修上了两层小楼,日子开始变得好起来,并且是起了当地有名的先生写下了“跟读家风”这一块牌匾,背后讲述着当地第1个留学生的励志故事。(现在依然激励着当地的学子)

1947年6月,他乘坐着一艘远航的轮船,载着他立志报效祖国的愿望,进入到了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工业冶金系研究生,照理来说,就这样子,姚桐斌凭借着自己努力学习而来的优异成绩,同时又有留学经费,自然是不怕毕不了业。

可是没想到1949年国民政府就倒台了,他只得到了两年的学费,后面两年怎么办呢?只能够省吃俭用,又过上了以前那种艰苦的生活,但是大丈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在1951年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取了英国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两弹一星元勋被害,总理惊闻茶杯落地,妻子追凶十年终得申冤

毕业照片


可是他却做了一件让英国人非常不高兴的事情。

由于当时新政府成立的消息传到他耳里的时候,身为留英学会主持者的他就积极的传播关于新中国的个人消息,遭到了英国保守势力的敌视,尤其是有着共产主义倾向,最终是被英国人驱逐出去,1954年的他来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

一个远在他乡的共产党员。

姚桐斌在德国工作了不久,仍然是在不断的研究学习,并且发表了几篇论文于当时德国最著名的科技刊物《铸工》、《工业通讯》、《铸工科技副刊》上。

他当时的职业是德国亚堔工业大学冶金系系教授助理,同时也担任着铸造研究室研究员,靠着自己的努力研究,终于是成为了金属粘性及流动性的研究专家。

两弹一星元勋被害,总理惊闻茶杯落地,妻子追凶十年终得申冤

姚桐斌


并且是努力的对德国的工业进行考察,汲取各方面有关经验,甚至是深入到了冶金工厂进行实习,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牢实的基础。

他依然没有忘记祖国还在百废待兴之中,在1956年9月,因为当时的联邦德国没有和中国进行建交,可是他迫切地想要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经过考察之后,姚桐斌在瑞士的中国大使馆加入到党员的行列之中。

经过这10多年来的留学生活,他早已经是对祖国满怀期待,他当初来到英国留学,就是为了能够学习外国的先进科技,不想再看到中国被日本欺负的惨状了。

于是他冲过重重的阻碍,在1957年的9月,时隔一年,终于是回到了甚是思念的祖国。

一名选择隐姓埋名的奉献者

当时的中国,经历了无数战争,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百废俱兴,那些留学在海外的留学生们都冲破了层层的阻碍,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在回到国之后,姚桐斌参加了一个留学生舞会,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最爱彭洁清,过了不久之后就踏入到婚姻的殿堂。但是虽然是非常相爱,可是建设祖国的任务更加重要,当时的聂帅找到了姚桐斌,经过仔细的谈话,姚桐斌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决定将自己这一生奉献给祖国的建设,并隐姓埋名下去。

两弹一星元勋被害,总理惊闻茶杯落地,妻子追凶十年终得申冤

工作的地方


姚桐斌被分到了当时航天材料研究室,负责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研究,他的保密程度非常的高,就连他的妻子都不知道他究竟在干什么,丈夫连办公室的电话都没有告诉过妻子,甚至孩子出生的那一天,丈夫也不在身边,但妻子知道他肯定是不容易,所以也非常的理解。

当时的姚桐斌并不是一个导弹的专家,而只是一个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材料学专家。但在祖国的建设之中,需要大量关于导弹学的人才,为了能够尽快的研制出原子弹,他临危受命,当时中国的工业材料很落后,别说是研发航天材料,就连最低等的合金钢都生产不出来。

两弹一星元勋被害,总理惊闻茶杯落地,妻子追凶十年终得申冤

研究工作


这是一穷二白的一切,当时的研究所虽然他是所长,可是总共13个人,也就只有桌椅板凳和一台显微镜,其他的是什么都没有,资料也什么都没有可进进苏联把所有的科技都已经撤退了,只能够靠着他自己去研究。

这么多年来艰苦奋斗的意志不让他认输,他带领研究所的同志争分夺秒经过了仔细的实验,终于是创造出了高温焊合金,此时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而后他在研究之中发现火箭发射的时候,材料零件容易烧坏,如何面对3000多度的高温,他把这个做一个课题,可是很多人都在反对他,以为这是没有结果的,但他依然努力的去做好了,通过研制出来的新材料和工艺,使温度大大降低,同时也使导弹推进力增大,增加了射程。

两弹一星元勋被害,总理惊闻茶杯落地,妻子追凶十年终得申冤

导弹研究


并且是很有远见的提出了要做好新型导弹,就要做好材料,为未来嫦娥神舟飞船上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今天的中国航天事业能够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姚桐斌功不可没。

1963年,姚桐斌出国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的时候,遇到了从前英国德国的同行,遭到了他们无情的嘲笑:“为什么要舍弃我们那么好的条件和个人待遇而回到中国去呢?”

姚桐斌坦然的回答,我是中国人,当初出国就是为了回到中国,现在中国是比较落后的,但未来一定会强盛起来。

但是这个隐姓埋名的英雄,并没有看到这一幕,一个悲剧发生了。

一名惨遭迫害的两弹一星元勋

1966年已经是进入到了10年的动乱之中,国家出于对很多专家的保护,希望他们能够待在家里,不要出门,可是姚桐斌还是不愿意做那个闲下来的人。

他每天坚持上下班,就是为了能够尽快的研究更多的东西。他所在的研究所开展了500多个研究课题,80%都用在了火箭发射和卫星升天的事业之中,填补了我国很多方面的空白,就是因为他如此努力,中国的两弹一星才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1968年6月6日,也就是在他牺牲的前两天,他还在参加一个关于东方红1号卫星的技术会议,并且是做好了卫星防热系统的工作,按照这样下去,他可以看到中国第1颗人造卫星上天。

但是在1968年6月8日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上下班,只不过这一次再也没有回到家中了,当他被邻居发现的时候,距离家里也只有200米,他的浑身充满了伤口,大大小小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温文柔弱的先生竟然被打成这样。

两弹一星元勋被害,总理惊闻茶杯落地,妻子追凶十年终得申冤

十年动乱


本来还有抢救的机会,好心的邻居帮他的妻子把他送到了医院,可是医院居然不敢收这样身份的人,最终是导致他不治身亡。

当这一个消息传到国家总理周恩来的耳朵时,当时的他就瞬间惊落了手中的茶杯,下令一定要进行严查,可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面,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最终是没能为他申冤。

丈夫的死,对于身为妻子的彭洁清打击极大,发誓一定要让殴打丈夫的人血债血偿,可惜当时时局动荡没能办法。

但正义总有一天会来临的

当这一场动荡结束的时候,姚桐斌已经去世了8年,彭洁清上书含冤终于得到了回应,而在两年之后伤害姚桐斌的凶手于某和高某,被判了15年和12年,这一刻姚桐斌,终于可以瞑目了。

历史不会忘记这个名字——姚桐斌

上世纪70年代,国家因为某个型号的火箭发动机材料不过关,实验屡屡失败,由于没有外国科学家的帮助,只能够查询外国的相关资料,后来终于是根据一个国外期刊的一篇法语论文解决了发动机材料的问题。

当科研人员为解决发动机材料问题而感到高兴的时候,却被上面的论文作者名字给震撼到了,这个论文作者的名字就写在材料上面,姚桐斌这三个大字让人感慨万千。(要是姚桐斌还活着,还需要真的去这么艰苦的寻求帮助吗?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损失之一)

从那以后,周总理就加强了对科学家的保护,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到了1983年6月1日,姚桐斌被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国家没有忘记他的名字。

1999年9月,两弹一星元勋颁奖会开始了,姚桐斌被授予勋章,他的妻子替他领了这一份勋章,在大会之中听到国家领导人,高度赞扬了那些隐姓埋名甚至付出生命的科学家,彭洁清早已泪流满面。

两弹一星元勋被害,总理惊闻茶杯落地,妻子追凶十年终得申冤


几个月之后,彭洁清将这一枚沉甸甸的金牌献给中国博物馆,为的就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记住他的名字——姚桐斌。

让我们再一次回顾关于他的历史。

当年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全家十口人靠着他父亲艰苦劳作,但是他父亲认为孩子需要接受教育,于是把他送进了学校,聪明他总是能够取得第1名的成绩,可是由于家境贫寒,也只能够送到小学读书而已。

当时的他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个贵人校长,不肯放弃这个难得一见的天才学生,多次劝说,终于是让他父亲能够让他继续读书了,可家里的条件很差,他还得自己去赚钱供自己读书。

在这个艰苦的读书岁月里面,他明白人穷志不穷,珍惜以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考上了一个私立高中,考取大学,最终是获得留学的机会。

当时的中国饱经磨难,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他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间惨状,在留学的生活之中,一直都在关心着中国的事情,同时尽可能的学习,让积弱积贫的祖国尽快强大。

当他回到国家之后,国家需要他隐姓埋名,他第一时间就答应了,并且做到国家在前家庭在后,妻子从来没有埋怨过他,在他的内心始终是充满着愧疚,但国家始终是第1位。

而后成为当时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所长,虽然是有着这一个头衔,在当时却是一穷二白,人手只有十几个,要工作环境也没有。外国同行嘲笑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可是却不知道他来到自己的祖国,就是最大的满足,报效祖国更是他一生的理想。

当他惨遭迫害,妻子是经过了10年的申告,终于是为他沉冤得雪,国家始终没有忘记他,追认他为烈士,并且颁发两弹一星勋章,为他的卓越贡献证明。

两弹一星元勋被害,总理惊闻茶杯落地,妻子追凶十年终得申冤


与姚桐斌一起奋斗的钱学森同志为他提词:鞠躬尽瘁为航天,德昭日月感后人。

高度评价了他这一生辉煌的奋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