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实现水稻高产

相关研究表明,近些年,水稻种植过程中频频遭受三化螟、细条病、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威胁,导致水稻产量难以达到预期,这给水稻种植户带来一定的困扰,且水稻种植户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较低。鉴于此种情况,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科学、合理地利用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也就是基于以往水稻种植中病虫害出现情况,进而合理地规划和运用此项技术,有效地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如此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保证水稻植株健康的生长,为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创造条件。所以,科学、合理地运用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实现水稻高产

1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

从植物病理学角度来分析,不同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不同,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治,如此才能真正保证水稻不受病虫害的迫害。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如下。

1.1稻瘟病发生特点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真菌病害之一。稻瘟病病菌主要是寄住在水稻地上部分,尤其是病水稻上,在第2年通过病水稻传入稻田,侵害新的稻苗,促使水稻患病。稻瘟病的传播主要依靠风、雨、水流和昆虫等,所以水稻很容易患有此病害。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实现水稻高产

1.2纹枯病发生特点

纹枯病又称为云纹病,是迫害水稻的重要病虫害之一。纹枯病病害主要是在分篥期迫害水稻,但此时病害程度并不明显,随着水稻的生长,纹枯病越演越烈,使水稻叶鞘、叶片都出现了纹状不规则病斑,随着水稻病害的不断加重,水稻叶鞘和叶片逐渐枯死,分麋死亡,最终造成水稻倒伏。

1.3三化螟发生特点

三化螟是危害、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害虫。三化螟是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滞育越冬,在6-7月雨水大量,田间隐蔽,湿度大,利于诱发三化螟,直接作用在水稻秧苗上,使水稻受到迫害,影响水稻生长,更影响水稻产量。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实现水稻高产

2水稻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

2.1水稻病虫害的预测预防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应当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水稻病虫害发生进行动态检测,了解水稻病虫害灾情预报,在此基础上,将所获得的信息传输到计算机,直接显示给水稻种植户,以便其采用适合的防治方法来进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

2.2加强病虫害区域治理

在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时期,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不同。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应当积极引用以农作物为单元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基于水稻种植区域及水稻植株生长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水稻治理对策,有效治理水稻病虫害。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实现水稻高产

2.3科学选用水稻品种

培育转基因抗病虫品种,是今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必不可少的关键途径。基于此,在进行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应当考虑水稻病虫害可能发生情况,进而科学地选用水稻品种,达到抗病虫害的目的。

3水稻病虫害生物药剂防治技术

当然,针对不同水稻病虫害还是要采用针对性的生物药剂防治方法来进行处理,如此才能保证水稻不受到迫害,可以健康的生长。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实现水稻高产

3.1三化螟的防治

其实,三化螟的天敌种类很多,如寄生性的有黑卵蜂、稻螟赤眼蜂,捕食性的有青蛙、蜘蛛等。所以,在进行三化螟防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繁殖以上这些“天敌”加以防治。相对来说,目前水稻种植户常用的三化螟防治方法还是利用生物药剂,即生物菌剂,如市面上常见的Bt(苏云金杆菌)系列的。在三化螟卵孵始期用生物菌剂进行防治,可以起到很高的效果。

3.2稲瘟病的防治

为了避免水稻出现稻瘟病病害,在选种之际就应当做好防治工作。也就是将选好的水稻种子进行晾晒1~2d,在将其浸入25%咪鲜胺乳油2000~3000倍液中浸泡,经过48h后,对种子进行催芽、播种。在秧苗起秧前的2~3d,对稻田进行喷药处理,一般情况下采用900gW的75%三环哩进行喷施处理。如若在后期水稻植株生长中出现病斑,则需要对稻田再次喷药处理,也就是根据稻田生长情况,采用适量的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施。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实现水稻高产

3.3纹枯病的防治

采用生物药剂防治方法进行水稻纹枯病病害防治,主要是消灭菌核,也就是在水稻收割之后,在冬季进行稻田深翻处理,将菌核深埋于地下。在初春进行秧苗插秧之前,对稻田进行灌溉,使水浸入地下,让大量菌核浮到土上,再将大量菌核浮渣捞出,如此可以达到防治纹枯病的目的。当然,也可以用药防治,也就是在每667㎡稻田中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配制成1500倍液进行喷雾处理,如此,可以起到防治纹枯病的目的。

4水稻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物理因子及机械设备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为:其一,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害虫捕捉;其二,将水稻上被病虫害侵染的枯叶拔除;其三,在选种播种之前,科学、合理地进行水稻种子选择,并将种子进行药液浸泡处理,从而避免病菌侵入水稻种子。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实现水稻高产

5水稻病害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化学防治见效快、使用方便。当然,要想使水稻病虫害化学防治发挥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5.1适时施药

不同化学药剂的应用方法不同、起效时间不同。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时需要明确化学药剂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及使用方法。进而,科学、合理地进行水稻施药。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实现水稻高产

5.2合理选药

不同的化学药剂具有不同的作用,在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户应当根据水稻生长情况,选择适合的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因为化学药剂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所以一定要杜绝高剧毒农药的使用,最好选用无公害的农药。

5.3科学施药

科学施药,可以使化学药剂充分发挥作用,并保证用药安全。具体的做法是最好采用新型喷雾器进行药剂喷洒;拌药时按照配比比例加入足够量的水;水稻喷药,应当对准部位,以保证药剂可以发挥作用切。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实现水稻高产

6结语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多种,如农业防治技术、生物药剂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等。不同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有不同的优缺点及防治方式。为了保证水稻可以健康的生长,不受病虫害的迫害,在进行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水稻种植区域、生长阶段及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选用适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地进行病虫害防治,从而保证水稻良好生长,实现水稻高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