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诛弟,则汉法不行;诛之,则太后寝食难安。田叔解景帝两难。


不诛弟,则汉法不行;诛之,则太后寝食难安。田叔解景帝两难。

梁孝王作为汉景帝的唯一同父同母兄弟,因平“七国之乱”有功,景帝赏赐给这位弟弟只有天子才有的礼仪,出入警跸,随从千乘万骑。

梁王宠信两个人,一个叫羊胜,一个叫公孙诡。这两个人诡计多,想让梁王成为景帝的继承人,自己可以跟着主子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当然也是主子的心愿。

太子刘荣被废,太后想让老儿子梁王作大儿子景帝的继承人,曾经专门设酒席对景帝说:“安车大驾,就用梁王继承吧。”景帝跪拜,高举着酒杯说:“听母后的。”散了宴席,景帝就访问诸大臣,袁盎等就马上说:“陛下,这可不行!以前,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因此生祸乱,五世都没停息。小不忍,害大义,故《春秋》大居正。”由此,太后的提议被搁置,再也没被提起。梁王又曾经上书:“希望赏赐能修一条路,从梁都直达长乐宫,以便能随时朝拜太后。”袁盎等都大臣认为不可。

不诛弟,则汉法不行;诛之,则太后寝食难安。田叔解景帝两难。

梁王由此怨恨袁盎及参议的大臣,就与羊胜、公孙诡阴谋,暗中派人刺杀袁盎及其他议事大臣十余人。凶手却没有抓到,景帝推测是梁国所为。派人侦查追捕,果然是梁国人干的。就派使者到梁国督促地方官抓捕羊胜、公孙诡。二人躲藏到梁王宫中,使者十余次到梁国,督促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办案。梁相轩丘豹、内史韩安国以下官员满梁国收捕,一个多月过去也没抓到。

韩安国听说二人藏匿在王宫,就来拜见梁王,哭着说:“君王受辱,臣就应当死。大王无良臣,才有今天的局面。今羊胜、公孙诡不得,安国请辞,请赐安国死在这!”梁王说:“何至于此!”韩安国泣下数行说:“大王自己寻思,对于皇上而言,您与临江王(废太子刘荣)比谁更亲?”梁王说:“那不如临江王。”韩安国说:“临江王可是皇帝的嫡长子太子,以一言之过,就被废为临江王。因为宫垣事,最终自杀于中尉府。为什么啊?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如今您位列诸侯王,惑于邪臣胡说,违犯上禁,阻挠明法,天子以太后之故,不忍致法于您。太后日夜涕泣,幸您自我改正,您却终不觉醒。假如太后宫车即晏驾,您尚能攀附谁呢?”话还没说完,梁王眼泪数行而下,谢韩安国说:“我这就交出羊胜、公孙诡。”梁王令二人皆自杀。

不诛弟,则汉法不行;诛之,则太后寝食难安。田叔解景帝两难。

景帝由此怨望梁王,梁王恐惧,就派邹阳到长安斡旋。

邹阳到了长安,先去拜见皇后的哥哥王信说:“您兄弟受皇上宠信,后宫中无人能及。今袁盎事追究到底的话,梁王就得受死,太后无所发泄怨怒,就会切齿痛恨贵臣,私下为您担忧啊。”王信说:“那我该怎么办呢?”邹阳说:“您若能说服皇上,不再追究梁王,您必定自行结好了太后,太后感念您就到了骨子里,那您就被两宫宠信,这样尊贵就非常牢固了。往昔舜之弟象,每天都想着杀舜,等舜立为天子,封象于有卑。仁者对待兄弟,没有藏起的怒气,没有积累的怨恨,厚加亲爱就是了,所以为后世称道。用这些话劝说天子,侥幸梁事不被奏明。”王信答应了,入见皇帝乘机劝说,景帝怒稍微缓解。

不诛弟,则汉法不行;诛之,则太后寝食难安。田叔解景帝两难。

此时,太后忧虑梁王事也不吃饭,日夜啼哭,景帝也非常担心母亲。正赶上田叔等查梁王事回来,近长安就把有关的狱词都烧了,空手来见皇帝。景帝问:“梁王事确实吗?”田叔回话:“死罪。确实。”景帝问:“那证据证词呢?”田叔说:“陛下就不再追问梁王事了!”景帝问:“那为什么?”田叔说:“今梁王不伏诛,则汉法不行。伏诛,则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景帝认为极对,就派遣田叔见太后说:“梁王不知情,这是羊胜、公孙诡瞒着梁王私下所为。二人已经伏法,梁王没事了。”太后听到这些,立马就起来吃饭,气色完全恢复了。

不诛弟,则汉法不行;诛之,则太后寝食难安。田叔解景帝两难。

梁王趁机上书请朝拜。入关,茅兰劝说梁王,乘布车,就带着两骑,先到长公主家。汉使到关上迎接,梁王已经入关,车骑都留在关外,不知梁王在哪。太后一听就哭了,说:“皇帝果然杀了我的儿子。”景帝忧恐。而梁王此时正在大殿之外跪着请罪。太后、景帝大喜,相泣,还如从前一样,令梁王从官皆入关。

景帝更加疏远梁王,不再与其同车。以田叔为贤,提拔为鲁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