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全面复盘"非典"对宏观经济和股市的影响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以史为鉴,全面复盘和分析03年"非典"对股市的影响,对于我们准确判断当前"新冠"肺炎笼罩下的经济走向,提前布局和谋划个人投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按照惯例,先说结论:宏观经济上,03年"非典"对中国经济只是在短期内形成了小幅冲击,整体影响不大,最终03年全年GDP增速为10%,比02年的9.1%还略有回升;股市方面,A股只是在疫情爆发和控制期间(疫情中后期)出现过大幅度的调整,而整体来看,整个"非典"时期,大盘指数整体上涨了19%。

1."非典"的三个阶段

"非典"于2002年11月在中国广东发生,随后从2003年3月至5月不断扩散,于6月后逐步得到控制,从开始到扩散再到逐步控制,约持续半年。整体而言,"非典"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酝酿期(2002年11月至2003年2月)、爆发期(2003年二季度)和消退期(2003年三季度)。

(1)扩散期(2002年11月-2003年2月),2002年11月16日,首个非典病例出现在广东佛山,2003年2月,更多病例在世界各地被发现。

(2)爆发期(2003年3月-2003年5月),2003年3月12日,世卫组织发布非典全球警报,此后全球非典病例爆发式增加。

(3)稳定期(2003年6月之后),2003年6月之后,非典得到控制,截至2003年底,全球非典约8100例,其中中国大陆5300例,中国香港地区1800例。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从疫区中除名。

2."非典"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回顾2003年非典期间,虽然疫情在02年11月就开始爆发,但政府实施各种交通管制直到03年4月23日才开始,到4月末疫情爆发进入高峰,各种管制措施在5月份继续实施了1个月,到6月份疫情基本结束、各种管制开始取消。因此,非典疫情对经济影响主要是4月下旬和5月份。 从数据上可以得到印证,2003年四个季度实际GDP同比分别增长11.1%、9.1%、10.0%、10.0%,数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看。"非典"对经济影响主要发生在2003年二季度,从全年来看整体并未改变其上行趋势,经济增长于三季度企稳回升。

以史为鉴!全面复盘

图1:2003年各季度GDP增速

从需求来看,消费增速很快就恢复正常并且创出新高,6月份的社零增速回升到8.3%,而7月社零增速升至9.8%; 03年下半年的投资增速稳定在30%左右,出口增速则是进一步回升。

总结来说,03年"非典"对中国经济只是在短期内形成了小幅冲击,但整体影响不大。最终03年全年GDP增速为10%,比02年的9.1%还略有回升。

3."非典"对当年股市的影响

"非典"在股市的最早记载始于2003年初的2月11日,那一天恒顺醋业(600305)开盘即涨停,并带动三九医药(000999)等医药股的大涨,正式宣告"非典"已经登陆股市了。但此时,"非典"对股市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并未引发恐慌情绪,市场更多是把其当做一个炒作热点。03年一季度甚至出现了所谓"春季行情",1月6日-1月16日第一波涨幅达12.56%,短暂调整后开始第二波上涨,3月27日-4月15日涨幅达12.03%。而变化出现在当年4月中下旬,随着非典疫情的持续蔓延,国家进入紧急状态,A股恐慌情绪也不断蔓延,4月中下旬的9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下跌8.85%。经历一波短暂调整后,市场再次回到上升通道,4月底至6月上旬市场整体上行。

以史为鉴!全面复盘

图2:2003年A股整体走势

具体来看,"非典"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版块全线下跌,仅医药行业存在炒作行情,行在疫情之后的行情修复期,前期跌幅较大的信息设备、家电等行业也迎来了一波领涨。

总体而言,整个"非典"时期仅疫情持续升级阶段对市场造成了短期冲击,A股整体走势比较平稳。全年来看,2003年的上证指数、深证指数、恒生指数表现,其实都跟非典的关系不大。那一整年,其实恒生指数涨了34.9%,上证指数涨10.3%,深证综指跌了2.6%。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基本结束的下半年,A股迎来了月线五连阴,但这更有可能是受当时突然收紧的货币政策有关,这就需要具体分析了。

以史为鉴!全面复盘

图3:2003年各大指数整体涨跌

"非典"的影响,整体如上,大体可控。

每一次的危机,其实都是危中有机,既会带来风险,也会带来机会。17年后,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冠肺炎,中国经济和A股的又会有如何表现,我们又应该如何提前进行布局和谋划,将"危"转为"机",我们下期再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