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這兩天我工作的重頭戲是下基層調研家庭農場。調研的結果很痛苦,要寫八股文,但是架不住調研的過程爽啊!所以一大早我還是屁顛屁顛地去了,換三部地鐵。

地方在我伲浦東的宣橋鎮,很偏僻的,七拐八彎。

農場大名叫生飛家庭農場,來自創始人黃生飛的名字。

農場有500畝土地,一幢三層小樓自己住,另有一間大棚是廚房和餐廳,我們的訪談就在大棚進行。

黃姐特別熱情,一進門還未來得及寒暄,就一個勁兒招呼我們:“吃啊吃啊!”

先上一大盆番茄。有紅有黃,有大有小。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問下來是三個品種,叫龍珠、千禧和皇妃,分別對應的是紅色大番茄、紅色小番茄和黃色大小都有番茄。

仔細品嚐,味道有點不一樣,紅色的偏酸,黃色的甜度高。但不管哪種,都新鮮水靈,吹彈可破。

我說黃姐,你家番茄咋這麼好吃,我家也種番茄,在陽臺上,不行呢,味道又酸,皮又忒厚。

黃姐夫撫掌大笑道,你沒施肥。

關於這個肥,乃是種植農產品成敗之關鍵所在,我後面會細說,這裡且先放一邊。

緊接著上西瓜,正宗南匯8424,惜乎黃姐夫切瓜能力尚有很大提升空間,切得太厚太大,我只能跟豬八戒似的舉著啃。

西瓜只啃了一半,一盤熱騰騰的煮玉米又端上來了。

肚子被番茄和西瓜塞得滿滿的,推辭再三,我跟小鮮肉攝影師一人吃半根。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真乃粒粒珍珠,甜糯清香。這玉米又好吃又飽肚,吃兩根可以當午飯了。

吃好了,跟著黃姐去視察農場。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我特別喜歡的一首詩。秧苗都插下了,水汪汪綠油油的一片,偶爾有一兩隻白鷺鳥飛過。美得像一幅畫。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稻田裡撒的都是黃姐發明、已申請專利技術的有機肥,不用一粒化肥,所以說這生產出的大米完全是純天然綠色的。

稻田裡養小龍蝦,稻蝦共生,既能增加土壤肥力又能降低水稻的病蟲害。

還養鴨,稻鴨共生,一方面鴨子可以吃野草,另一方面鴨糞又是極好的有機肥。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現在因為才插了秧,鴨子們都攔在一個水塘裡,等稻子長大了,就可以把鴨子們放過去。

而水塘裡呢,又種了蓮藕和菱角。

哇偶,都是我最最喜歡吃的水生植物。

接著看玉米地。

一共有五個品種,兩個是生吃的水果品種,三個是煮熟吃的。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兩個水果品種叫田小白和申雪甜,你們聽聽,瑪麗蘇小說女主角既視感有木有!

笑嘻嘻地,我一手舉一個棒子,跟田小白合影。

再去看菜園。

茄子、辣椒、絲瓜、黃瓜、刀豆、豇豆、毛豆……統統都施有機肥!

知道這個是啥嗎?這是紅薯葉,又叫地瓜藤,但是已經不長塊莖了,只長葉。從前餵豬的飼料,現在成了人們盤中的珍饈。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不要忘了可愛的動物們。

黃姐養了100多隻雞,只有一隻公雞,其他的,都是母雞和“太監”雞。

真正散養的,從小養到大,喂稻穀和菜葉,另外它們自己也會刨食吃。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鴿子,黃姐撒了一把玉米粒,都過來啄食了。兩隻在窩裡不動的,一隻在孵蛋,還有一隻是毛未長齊的乳鴿。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還有可愛的羊咩咩,它們自己會把田裡的野草吃乾淨。又省飼料又省除草劑。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注:除了黃姐家的狗,以上所有的動物都是用來吃的。

視察完畢回到大棚,這時候開飯了。

菜其實挺簡單的,清炒豇豆、清炒紅薯葉、毛豆炒蛋、青椒茭白豆腐乾……但都特別好吃,原因無他,唯新鮮耳。

除了豆腐乾,所有的素菜原料都來自農場。

就說那個豇豆吧,我從來沒吃過這麼軟糯口感的,再說那個毛豆,居然吃出鮮味了,這不科學!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葷菜是四個,白斬雞、紅燒黃鱔、油爆蝦、醬爆螺螄。

除了蝦從菜場買來,其他的,雞是自己養的,黃鱔是自己捉的,螺螄是自己摸的。

黃鱔太好吃了,就是醬油加大蒜燒。我跟你們實話實說,什麼綠楊邨的熗虎尾、奎元館的蝦爆鱔、老正興的響油鱔糊,主要勝在做法,但論原料,跟這個都沒得比。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雞也是,簡簡單單的白斬做法,蘸上醬油吃。油光水亮,皮香肉嫩,連雞胸肉都鮮味十足。

我再跟你們實話實說,雖然我寫過這個雞那個雞的,但這是我吃到過的雞肉本身最美味的一次。之前吃的那些草雞土雞笨雞走地雞,統統都得靠邊。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黃姐還給我倒了自家釀的酒。

重點介紹一下這酒。

黃姐原籍紹興嵊縣,1996年,初中畢業才15歲的她來到上海,在服裝廠做工人,2002年與本地人黃姐夫結婚,2009開服裝廠,2015年響應政府號召創辦家庭農場。

黃姐出身釀酒世家,到她這裡已經是第四代了,她把釀酒技術也帶到了浦東。

農場有的是好米,再配以黃姐家祖傳的技術,不愁出不了好酒。

這酒用糯米拌酒麴,二次發酵,不加一滴水,是以醇厚異常,比普通黃酒度數要高出很多。

但是我不知道啊,我喝上去就覺得香香甜甜的,好喝,一口氣喝了半杯,那天回到家後,我睡了三個小時。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一圈菜加酒下來,很飽了,想想還是應該吃點飯的,畢竟這大米才是黃姐家農場最引以為傲的產品,也是我八股文的核心內容。

盛了小半碗,不用菜就吃光。這米叫松早香,種子來自農科院,據說是一個松江老教授培育出來的。

市場上賣10塊錢一斤,別嫌貴,就這還經常斷貨呢!

現在我要跟你們揭露肥料的秘密。

米好吃,全靠施的有機肥,那麼這肥打哪裡來呢?

黃姐的堂姐在紹興養鵪鶉,足足有10萬隻,這10萬隻鵪鶉的便便都被黃姐包了。鵪鶉糞加菜籽餅攪拌,再用機器壓成顆粒,這才有了那麼多新鮮好吃的大米、水果和蔬菜。

我一拍大腿,要是我家的小番茄也撒上這肥,是不是就會……

臨走時,黃姐要送我一點兒紀念品,我說別的都不要,就要鵪鶉糞。

裝了一大袋鵪鶉糞,聞著臭烘烘,心裡美滋滋。

在家庭農場吃了頓飯太好吃了 雞散養黃鱔野生蔬菜水果都新鮮

寫在後面的話

很多精彩生動的細節,八股文沒法體現,我在這裡告訴你們。

說黃姐為人特別大方真不是吹的,並不是因為我在她家又吃又喝又拿鵪鶉糞,我幫她說好話。其實,她對所有人都這樣。

你們知道嗎?那天我們一起吃飯的,除了黃姐和她的家人,我和小鮮肉攝影師,還有三位素不相識的客人,一位從浙江玉環過來,也是經營農場的,想跟黃姐學習先進經驗,還有兩位家住浦東,開車過來買西瓜和雞蛋,因為趕上飯點,就被黃姐留下一起吃飯了。

想起我年輕的時候在黃山腳下的小山村畫畫,坐在人家門前,老鄉看到了,主動給我搬小板凳、倒茶水,招呼我進屋休息。那時候,屋子是破舊的,人心是敞開的。現在,家家戶戶洋樓別墅深宅大院,住房是豪華的,門窗是緊閉的。

這份樸實的濃濃的人情味,久違了!

黃姐是一個傳奇人物,出身農村,學歷不高,但聰明能幹肯吃苦,不到40歲,闖出一番天地。在她身上,我既看到了傳統鄉民的勤奮踏實淳樸熱情,也有新時代年輕人的創新創業奮發有為。

嗨,我就是王豬豬,歡迎搜索並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豬眼看天下,查看更多有趣小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