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和變性“伴侶”的美好生活:沒有一種愛情是錯誤的

2020年1月6號,李銀河的微博上,分享了一組她和大俠迎接第一場雪的圖片。

這不是她第一次主動秀恩愛,她願意把私下的生活分享出來,一定是內心溢滿了愛意。


李銀河和變性“伴侶”的美好生活:沒有一種愛情是錯誤的

1

1993年,大俠第一次見到李銀河。

推開門的第一眼,大俠就看見了李銀河穿著一套灰色的套裙,坐在床邊。

“我不知道她姓甚名誰,也不知道她的身份,根本就不認識她,只是深深地感受到她的文雅和安靜,心中暗想這個人如果和我生活一輩子該多好啊!


後來我們都發現,原來她長得有些像我的媽媽,哈哈。”

1997年,隔了4年,兩人再次見面。那時王小波剛剛去世,知情人認為這是大俠的機會,勸她去告白。大俠認為不妥,相互之間只留了個電話。

這一次雖然沒能表白上,但大俠記住李銀河當時說的一句話——“7月10號之後我可能就沒什麼事了,到時候我聯繫你”。後來,大俠就一直等,一想到李銀河,胸口就發燙。到了10號李銀河一天都沒來電話,大俠著急了。

第二天,大俠送完客人,把車停靠在公共電話亭邊,給李銀河撥了電話。

一向不記人名字的李銀河,在電話那頭一口報出了大俠的名字。兩人約了在附近的麥當勞見面。

大俠本應該調轉車頭,但她心急火燎地連這點時間也不肯浪費,“嗚~”地猛踩倒檔,直接衝上主路。急急忙忙趕到了餐廳,李銀河正拿著紙筆等著。李銀河那時候還是把大俠當作採訪對象,大俠心想“也好,想和你在一起,也要讓你瞭解瞭解我”。於是,非常配合地做了“調查”。

談話結束後,大俠直接說:“我看上你了。”

李銀河吃驚地說:“啊?不會吧,這怎麼行啊。”

突如其來的告白,讓尚未走出喪夫之痛的李銀河選擇了拒絕。但是大俠並未沒就此放棄,她用排山倒海的愛情,讓李銀河接納了她。現在回過頭來看大俠曾經給李銀河的詩,感覺那詩也是充滿了真誠和熱烈。

“我想你

在每個沒有你的夜晚

我的世界淒涼而孤獨

我是那麼愛你

以至一想到你

我的心就開始深沉

直到哭泣”

李銀河和變性“伴侶”的美好生活:沒有一種愛情是錯誤的

他們的關係直到2014年12月,通過李銀河更新的博客文章《對所謂拉拉身份曝光的回應》,才向世人坦承。

李銀河稱大俠是“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transsexual(變性者)”。

的確,大俠認為自己骨子裡就是個男人,但卻長了一副女人的軀殼。這種痛苦是我們大多數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她為了“像一個真正的男人”跑去做手術,身體承受很大的痛苦,但她心甘情願。因為在李銀河這裡,她受到了尊重。也許這就是愛情的力量,讓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而李銀河認為,她們能生活一起,就是愛,沒有別的理由。

2

22年的感情過去,他們之間的感情很恆定,很美好。

在大俠心裡,李銀河是一個溫柔,文雅,睿智,浪漫、包容,大氣的女人,她崇尚人性的自由以及超凡脫俗的思想,從沒有停止過對美的追求……這些都令大俠崇拜。

大俠在精神上很依賴她,但在李銀河最痛苦的時候,讓她感受到陽光、溫暖和愛。

22年來因為有大俠的照顧,李銀河才能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投入更多的時間。


李銀河和變性“伴侶”的美好生活:沒有一種愛情是錯誤的

李銀河和大俠的愛情讓人羨慕,也讓世人驚愕。

但是,“

大俠的出現讓李銀河成為一個傳奇,如果沒有大俠,李銀河肯定仍然是中國最重要的社會學家,著名學者,著名作家王小波的妻子和遺孀,但大俠的出現讓李銀河的生命開啟了另一維度,這恰恰說明李銀河是一個多麼不世俗的人,她是真正的言行合一,崇尚的是真正自由的精神。”

愛情裡邊非理性的成分挺大的,有的時候你平白無故就愛上一個人。像楊振寧與翁帆,馬克龍的婚姻;像金星的婚姻,張國榮的伴侶等等。這些都是反世俗的,跨越階層、跨越性別、跨越年齡的愛情,但是它就是那麼發生了。也許他所愛非人,也許他心中的他是誇張的,完美化的,甚至是偏離真相的,在這個意義上是一種錯覺,一個錯誤的認知。但是他愛上他這件事本身卻不是一個錯誤。

世界上沒有一樁愛情是錯誤的。


李銀河和變性“伴侶”的美好生活:沒有一種愛情是錯誤的

3

李銀河和王小波、大俠的兩段愛情都讓人十分羨慕,她是特別幸運?還是有特別的“愛的能力”?@20克教養認為,李銀河一方面當然很幸運,遇到了對的人。另一方面,她在戀愛關係裡的獨立、自由的精神值得大家借鑑:

一、要有足夠的精神生活

李銀河認為,如果你想找到一個靈魂伴侶的話,首先要有足夠豐富的精神生活。有的人本身就無趣,奢望遇上一個有趣的人與你產生共鳴,可能嗎?

二、要有愛的能力

愛的能力實際上就是要懂得愛,要會愛,當愛來到的時候你能夠認出它來,不要跟它失之交臂。一個人要先愛自己,如果連自己都不愛的話,他不可能去愛上另外一個人,不可能有愛的能力。

三、不是必須同樣的條件

有些觀點說有共同的愛好,勢均力敵的愛情才會長久一些。當然,兩個人在一切愛好上全都趨同,他們容易好。可是相反的情況也有,就是兩個人在一切方面都不一樣,但是他們也會相愛,也會非常好。從戀愛心理學上來講,兩種情況都應該有,不是說有一種是不成立的,另外一種是好的,那種是壞的。

四、30+的未婚男女不必焦慮

李銀河很反對“剩男剩女”這種說法。她認為,人們在每一個歲數都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權衡,自己規劃自己的人生,選擇他的生活方式。

選擇了單身,並不是說就剩下來了。

愛情、婚姻和年齡的關係並不太大,不管是30歲、40歲、50歲,都有可能遇到好的結婚對象,要有信心,繼續追求、等待。有單身焦慮的朋友不必擔心,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生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形態。

五、女性應該改變自己的擇偶觀

有一種觀點認為,女性特別需要平衡家庭與事業。李銀河認為這是不公平的。

“過去傳統社會是男主外、女主內,女人不出去掙錢。但是現在女的也出來工作,為什麼所有的家務就全是女人的活,女人做兩份工嗎?這個是不公平的。”

她建議女性去選擇那些尊重“婦女人格”的男人,那些願意承擔家務的男人,那些願意為女性在家庭中的巨大付出承擔更多經濟責任的男人,而不是那些讓女人放棄自己的工作和獨立收入專職伺候他的男人。


李銀河和變性“伴侶”的美好生活:沒有一種愛情是錯誤的

現代社會,人們對包括特殊群體在內的人的愛情,都已經有相當的包容度。但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卻不願在尋找真愛上費力氣,他們嚮往美好的愛情,但又拒絕真愛。用他們的話來說:談戀愛這件事太麻煩。

相比他們,68歲的李銀河現在依然沉浸在熱烈的愛情裡。

比起金錢、權力與名譽,她認為“愛情能給人帶來的快樂是最多的”。愛情於她而言,似乎總是有“山呼海嘯般的響應”。

年輕人應當警惕的是,如果你認為人世間找不到真愛,那可能是愛的能力正在衰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