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卡壓系列之——梨狀肌綜合徵,不是你所瞭解的腰間盤突出

之前發了一篇關於解說坐骨神經痛後引起腰痛,腿及臀痠麻脹痛等症狀的文章,引起很多留言私信諮詢,我想還是有必要再進一步詳細科普一下這些常見卡壓神經的點,必竟大部分人是沒有醫學常識的,要看完文章就明白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希望自己用最通俗的話和一些經典圖片結合描述,能讓大部份有需求的人有更好的認識。

今天就分享坐骨神經常見被卡壓點之一:坐骨大孔處卡壓,這個位置的卡壓引起坐骨神經痛等症狀,在臨床上有個常見的診斷,叫梨狀肌綜合徵,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經痛的常見疾病。

首先,上個圖更好的認識一下坐骨神經走行。

坐骨神經卡壓系列之——梨狀肌綜合徵,不是你所瞭解的腰間盤突出

圖中,黃色粗大自上而下的就是坐骨神經,是我們人體最粗大的神經,它從我們下腰椎和上骶椎(L5、S1、S2、S3神經前支組成)發出,途經骨盆,並從坐骨大孔穿出,抵達我們的臀部,然後再沿著大腿後面下行到足部。

其次,還是上個圖,來認識一下梨狀肌張在哪?是什麼樣子的?

坐骨神經卡壓系列之——梨狀肌綜合徵,不是你所瞭解的腰間盤突出

圖中圈起來的這塊肌肉就是梨狀肌,處在股骨大轉子與骶椎之間。它起自小骨盆的內面,始於骶椎(S2、S3、S4)的前面,通過坐骨大孔出我們的骨盆,然後再進入臀部,以狹窄的肌腱止於附著在股骨大轉子上,開如梨狀而得名。

這塊肌的作用就是旋轉我們的骨盆,比如在生活中最常見的動作就是“翹二郎腿”,就是它在發揮作用。

然後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坐骨神經與梨狀肌之間的走行關係,還是上圖哈。

坐骨神經卡壓系列之——梨狀肌綜合徵,不是你所瞭解的腰間盤突出

圖中的藍色圈起來的位置是坐骨神經,而綠色圈起來的就是梨狀肌。可能大家一看圖就明白這兩者的關係,但是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圖中這種走行關係僅僅只是對大部分人而言,約65%左右的人是坐骨神經幹經梨狀肌下孔出骨盆,如圖所示。

可還有那麼一小部分人是存在坐骨神經與梨狀肌關係的變異。也可上個圖,隨便認識一下。

坐骨神經卡壓系列之——梨狀肌綜合徵,不是你所瞭解的腰間盤突出

圖中,除I型外,神經幹有的從梨狀肌上方穿出,有的從梨狀的肌腹中間穿出等。好的,這些變異也不影響我們認識這個疾病,有這方面的印象即可。

都應該對前面的神經和肌肉有個清晰的瞭解了吧。那接下來呢我們就來看一看究竟什麼叫做梨狀肌綜合徵?

梨狀肌綜合徵——我們也稱它為坐骨神經出口綜合徵;就是梨狀肌因為某些因素(如損傷、緊張痙攣、變性)導致坐骨神經的梨狀肌出口處狹窄,使通過該處的坐骨神經和其他骶叢神經及血管遭受牽拉、壓迫刺激而產生一系列的症狀。

某些因素很多,在此列舉幾個比較常見的。比如

神經或其分支穿過梨狀肌的先天性異常;

肌肉的損傷、血腫;

運動過度使用;

長期翹二郎腿,肌肉的緊張縮短;

下肢的不等長;

骨盆的不等高等

這些因素會致梨狀肌損傷,充血、水腫、痙攣、粘連、攣縮等使坐骨大孔間隙變窄。

一系列症狀也很多,比如

臀的深部疼痛,臀和腿的痠麻脹痛;

梨狀肌處觸摸有纖維性條索感;

坐骨神經支配區域的放射痛;

咳嗽、噴嚏或是解大便時腹壓增加後疼痛會加重;

嚴重者,患肢不能伸直,自覺短縮;

走路呈“間隙性跛行”,就是走路不能堅持太久,需要蹲下來休息片刻方可繼續前行等;

當然在這個地方呢需要與一些陰部神經刺激導致的症狀進行鑑別,因為陰部神經對於國人而言還是比較隱晦的,也剛好今天有人評論留言時,問及,所以務必多加詢問。

最後,對於診斷而言:

結合詳細病史和體徵初步判斷,這裡有兩個典型的檢查試驗,一個呢就是直腿抬高試驗,可以和腰椎間盤突出後卡壓導致的椎管內神經相鑑別,比如如果是梨狀肌卡壓神經導致的,往往在做直推抬高的時候,腿抬高在60°之前,疼痛是顯著的,高於60°後就會疼痛減輕,因為這個角度梨狀肌不再被拉長。

坐骨神經卡壓系列之——梨狀肌綜合徵,不是你所瞭解的腰間盤突出

另一個試驗呢就是梨狀肌緊張試驗。還有可以結合MRI、CT、B超等進行判斷。

對於治療交給醫務人員因人而異選擇不同的治療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